
专题Subject
对我国能源管理体系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议 O文/王王世岩
能源管理体系与传统的管理体系不同,它更加注重实施的节能效益。因此,突破传统管理体系的实施、监督与评价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运行模式,对于能源管理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推广路径,建立一个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监督机制,提出一种科学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
一、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推广方
式和节奏的控制,对其是否能够引导社会用能单位切实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产生节能效益、达成节能目标具有关键作用。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推广过程分为试点、总结和推广三个阶段进行。
1.试点阶段
虽然质量、环境等管理体系在国内外已经有了长期的实施推广经验,但是这些管理体系在实
36万方整摄术》2011·10
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实施有效性问题、认证有效性问题、形式化问题、工具有效应用问题等。因此,试点阶段对于能源管理体系未来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试点阶段应考虑开展以下工作:分析我国能源利用状况和用能结构,从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重点领域入手,选择典型行业进行试点,为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推广积累代表性的经验。同时应考虑控制试点数量,提高试点质量。应注重能源管理体系与常用节能管理活动相结合,以排除矛盾,协调一致,用最低的能耗代价产生最佳的节能效果。
2.总结阶段
结合试点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可考虑形成以下成果。
(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与技
术规范,具体包括:通用实施指南、重点行业实施指南、能源管理体系管理工具指南、能源管理体系评价准则等。
(2)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监管制度,具体包括:能源管理体系认
编辑/徐航
证审核技术规范、能源管理体系人员管理制度、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管理制度等。
(3)能源管理体系应用与评估制度,具体包括:能源管理体系在某些行业或重点用能单位强制/推荐制度、激励政策引入能源管理体系制度、能源管理体系绩效评价制度等。
3.推广阶段
能源管理体系的推广可考虑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并注重推广效果的控制,力争将能源管理体系做成一个精品管理工作,真正为我国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在推广阶段应做好以下工作。
(1)政策引导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推广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具体引导方式可以考虑:对重点用能行业和用能单位提出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强制性要求;将能源管理体系作为节能奖励补贴政策的必备条件之一。
(2)推广质量控制
能源管理体系的推广实施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