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汽车内饰件产品认证风险分析

汽车内饰件产品认证风险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11:38:5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汽车内饰件产品认证风险分析 专题Subject
编辑/徐航
汽车内饰件产品认证风险分析 O文/王启唐杨辉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一汽车内饰件产品》(编号:CNCA-02C-060:2005),采取“产品抽样检测+初始工厂审查+ 获证后监督”的模式对汽车内饰件产品进行强制性认证。这种认证模式涉及到认证的委托和受理、产品抽样检测、初始工厂审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监督等基本环节,而在认证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各种风险。
一、认证标准滞后的风险例如,CNCA-02C-060:2005中
产品的检测标准GB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规定内饰材料的水平燃烧速度不大于100mm/ min的技术要求。
但水平燃烧性能并不能完全反
应汽车内饰件产品的实际燃烧状态,因为汽车内饰件产品在汽车内有的处于水平安装状态,有的处于秉直安装状态,如左右侧围内护板、座椅靠背面料等。另外,车顶的内饰材料在燃烧的同时,还有可能形成燃烧的熔融物滴落下来,引燃其他内饰材料。
2012年12月4日,发布的较新的ECER118法规《用于某些类型机动车辆内部结构的材料的燃烧特性和/或耐燃油性能或耐润滑油性能的统一技术规定》规定了以下内容。
1.超过500mm以上的座垫和车
34(认证技术》2013·10 万方数据
顶的单一材料和层积复合材料以及
平燃烧速度应小于等于100mm/min
发动机舱内和单独的供热舱内的隔
时,检验结论为合格。就可能会出
热材料法规附件7,进行熔融性能试
现水平燃烧速度小于等于100mm/
验,应无点燃棉累的滴落物。
2.车箱内部垂直安装的单一材
min而大于70mm/min的内饰材料获得认证证书而应用于客车和校车的
料和层积复合材料以及发动机舱内
风险。
和单独的供热舱内垂直安装的隔热材料法规附件8中进行垂直燃烧性能试验,水平垂直燃烧速度应不大于 100mm/min或火焰在烧坏第一标线前熄灭。
3.导线按照国际标准ISO6722: 2006进行抗延燃性能试验,导线试样在移去火焰后70s内,并且在试样
上保留50mm未燃绝缘体。
二、认证受理环节的风险
例如,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客车
内饰材料的燃烧速度应小于等于 70mm/min。
GB24407-2012《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发动机舱隔热材料等最大水平燃烧速度为0mm/ min;柔员舱内饰材料的最大水平燃烧速度应不大于70mm/min。
然而,认证机构在认证受理时
并未要求注明审请认证的内饰件产品所应用的车辆类别,认证机构在给检测机构下达监测任务时,认证标准为GB8410-2006,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判定的依据也是GB8410-2006,即内饰材料的水
三、抽样检测环节的风险 CNCA-02C-060:2005规定:样
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随机抽取,抽样基数应不低于样品的10倍。从抽取的样品上截取五块(件)标准试样。
从实际情况看,内饰件产品的描述报告中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供应商一般不仅仅只有一家。检测机构在抽样时,仅仅针对不同的材质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随机抽取样品,抽样基数不低于样品的10倍,抽取的样品上能够截取五块(件)标准试样,但并未抽取不同供应商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行差异试验。可能会出现抽样试验的样品(仅为其中某一家供应商)检测合格,而其余供应商提供的材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
另外,检测机构抽取的样品通常仅能截取五块(件)标准试样,并且五块(件)标准试样全部进行燃烧试验,试验后没有留样,当出现检测不合格,认证申请人/代理人要求进行复检时,将存在无样品的风险。
上一章:基于GBT27025-2008准则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化设计 下一章:食品超市HACCP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用

相关文章

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模式的选择 CNCA-C11-09-2014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汽车内饰件 汽车内饰件翘曲变形的CAE分析及优化设计 HG/T 5988-2021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内饰用胶粘剂 汽车内饰件设计与制造工艺 第二版 T/CNCIA 01008-2018 汽车塑料内饰件涂料 汽车内饰件挥发性有机物测试方法及比较 GB/T 34402-2017 汽车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