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模式的选择

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模式的选择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29.5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10:30:3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模式的选择 专题Subject
编辑/徐航
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模式的选择 ①文/徐志钧黄正标
面对汽车内饰件的环保特性所涉及到材料、生产工艺、储存等诸多环节,如何采用合适的认证模式,有效实施环保认证?本文进行如下探讨。
一、通行认证模式
国际上通用的认证模式归纳为八种。
其中,第五种为通行的产品认证模式,其认证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也是 ISO向各国推荐的认证制度。ISO 和IEC联合发布的有关认证工作的国际指南,产品认证均以第五种模式的认证方法为基础。
二、认证模式分析
对于内饰环保认证可以从认证结果的可信度、认证活动的可操作性、认证的风险性、认证的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在保证认证结果可信的基础上,应在认证参与各方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追求认证的成本最小。
1.认证结果的可信度
一般来说,认证结果的可信度是指为达到特定的认证目的而实施某一种认证模式产生的认证结果获得社会信任的程度。
目前,检测内饰材料的方法主
36合遇整术》2013·10 万方数据
要有两种,采样袋法和气候箱法。这两种检测方法从前期的样品取样、包装、运输、贮存以及处理、检测等均有严格要求,最大限度的保证测试样品的VOC含量与新车出厂前车内空气的VOC实际含量相吻合性。
如采样袋法,样件需在生产出来后要求七天内寄达检测实验室,运输过程中用无破损铝箔包装后再用聚乙烯袋/薄膜密封。当样品送到实验室后,如不能及时测试,则应储存在温度为22±3℃,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最长存放七天。又如气候箱法,零部件的取样必须是交付状态下的零部件,零部件的包装,运输和储存需确保其不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化学物质的污染,最大可能地保留其固有的排放特性。同时,包装还应确保零部件不会因辐射(例如阳光辐射)发生材质变性。临时储存及运输零部件的过程中,环境温度不得超过 23℃。
所以,现场抽样的方式和样品的处置,对最终的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影响很大,而且要保证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必须到生产线末端进行抽样,而不宜采用工厂送样的方式或市场抽样的方式进行,这样会直接影响到VOC的检测结果的可信
度。因此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必须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而且需到工厂现场进行合理的抽样,这样才能量大程度地确保认证产品的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2.认证活动的可操作性
认证活动的可操作性是指按特定认证模式实施认证活动的难易程度。对某一种认证来说,可操作越高、难度越低,认证越易推广。
汽车内饰件VOC的影响因素有许多,而工厂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控制方法尤为重要,因此,对工厂生产现场的审核是必要的。目前,大部分产品的认证均需要对工厂的生产现场进行审核,这表明,对生产现场的质保能力的审核和抽样是易于操作的,且难度不大。如果采用市场抽样,不仅不易进行操作,而且产品的生产状态不易确认,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VOC含量。如果采用100%检验也不易操作。因此,采用第五种模式中对生产现场质保能力检查和抽样是易操作的,也能反映产品真实的VOC 含量。
3.认证的风险性
认证的风险性是指获证产品出现不符合认证要求,并由此导致的
上一章:浅析皮革材质鉴别方法标准ISO 17131:2012 下一章:浅议检查机构中人员能力的保证与提升

相关文章

汽车内饰件产品认证风险分析 CNCA-C11-09-2014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汽车内饰件 汽车用环保PVC电缆料的研制之一——PVC聚合度的选择 RB/T 314-2017 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模式选择与应用指南 RB/T 314-2017 合格评定 服务认证模式选择与应用指南 GB/T 27207-2020 合格评定服务认证模式 选择与应用导则 GB/T 27207-2020 合格评定 服务认证模式选择与应用导则 汽车内饰件翘曲变形的CAE分析及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