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卷第4期 2017年4月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2853(2017)04-0058-04
基于卓越计划背景下“过程流体机械”
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林国庆,时黛,,王海波,高艳(吉林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
Vol.34 No.4 Apr.2017
摘要:为了提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对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通过采取相应课程改革措施,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复杂间题能力。阐述课程改革对工程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卓越计划;过程流体机械;工程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Ol; 10.16039/j.cnki.cn221249.2017.04.01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为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1],我校于2011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简称过控)专业被列为试点专业。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与建设,目前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学院及省重点建设学科。本文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基于工程教育理念对“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目前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际情况,阐述对“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改革与相关措施。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及能够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分析并解决复杂间题的现代工程师。
一、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
“卓越计划”是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改革,企业深度参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3+1"校企
收稿日期:2016-11-08
基金项目:吉林化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合作的培养模式,联合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现场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包括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即:学生人学后,累计3年左右的时间在校内完成理论和部分实践环节的学习,累计1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完成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卓越计划”前期基础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的三个核心理念(2):产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代表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组织,但仍处于刚起步阶段,需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理念,推进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和认证体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过程流体机械课程需培养学生掌握相关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具有问题研究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作者简介:林国庆(1986-),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化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过程装备安全评定技术及优化分析
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时然,E-mail:10dai@163.co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