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大视野
转源南环境 1672720
应急事故水池现状分析与整改建议
边归国1肖毓铨?(1福建省环境保护厅
2福建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近年我国发生多起水体污染事件,主要原固之一是缺乏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介绍我国关于设置应急事故水池的规定、应急事故水池的布局、类型和应急事故水池的容量计算方法。
关键词环境保护应急事故水池突发环境事故
中图分类号:X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9064(2016)05-067-03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水体污染事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完善的事故污水导排系统和足够容量的应急事故水池。我国至今尚无制定应急事故水池的技术规范,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发现许多企业未建或者以其他水池充当应急事故水池,一旦发生安全生产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根本无法处理事故排放和消防污水。因此,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应急事故水池的
研究,已成为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当务之急 1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的企事业和行业
(1)标准与导则明确的企事业和行业。《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规定化工项目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13)明确了石油化工企业、石油库和石油储备库:《水污染应急防控技术指南》(质安字[2006]100号适用于现有石油化工企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 34号)提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规定生产、储存或使用有毒有害等危害土壤和水体生态环境的场所应设置消防事故水池。另外,石油库、印染、港口码头罐区、钢铁(焦化化产贮罐、液氨储罐、煤气柜)、火电(液氨罐区、油罐区)、饮用水水源地周边高风险区域、医院、染料工业、合成氨、制浆造纸、饮料制造、发酵类药工业、淀粉工业、采油、味精工业、焦化、制糖、制革及皮毛加工、电镀、酿造、纺织染整工业、急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等企事业均应设事故应急水池。
(2)工业园区和市政公共设施。张海洋1提出了市政污水处理厂应急事故水池的设计方法。程慧级(研究了化工园区应急事故水池的规划原则。李焱煌3建议将化工园区内现有河道、沟渠、及主要控制设备事故闸门作为公共应急事故水池,道过雨污收集系统引人污水处理厂后续处理。其观点符合《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三级防护的要求,但是提法欠妥,不能作为公共应急事故水池,只能作为事故缓冲设施。
(3)其他企业、行业。冯荣煊*指出,危险品运输车辆穿越水源保护区发生翻车,可能导致水源污染,必须设置隔油
沉淀事故应急池用以临时储存泄漏液体。陈施文(5认为印制板企业至少要在盐酸、氨水、废蚀刻液储罐建立大于储罐总容积的应急事故水池或者应急罐。莫红兵6报道某选煤厂设置应急事故水池,用于检修粑式浓缩机的备用池以及打扫卫生用水的收集池。
综上所述,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凡是生产、使用、储存化学危险品和环境风险物质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可能造成环境质量显著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予以应对的企业均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 2应急事故水池设置的布局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对应急事故水池的要求是事故排水收集设施位置合理,能自流式或确保事故状态下顺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石油库设计规范》要求应急事故水池应设在低洼处,并采取隔油措施。《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规定,应急事故水池宜采取地下式,有利于收集事故排水,以防止到处漫流。通常应急事故水池应设置在厂区清净下水管网末端、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且宜采用地下式,以便于利用重力流收集事故排水。在高差较大的企业内,应急事故水池大多建设在厂区最低洼处,便于污水自流。《水污染应急防控技术指南》要求,应按照临近装置区、罐区考惠事故缓冲池平面布置。如果全厂雨水管网汇集到1个排水口,收集雨水均要纳人应急事故水池,其容积将很大,不仅增加了土建投资,而且占地面积也较大。这对于沿江、河、海、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浮力将对
应急事故水池产生较大影响。 3应急事故水池的类型
石化企业是根据厂区内最大物料储存量(去除防火堤内有效容积)结合消防水量建设应急事故水池或事故罐,一般会选择建设在污水处理场内便于事故后处理。多数企业首选建设应急事故水池,但对于老企业改造、平面布置难度很大,建设场地不能满足应急事故水池所需要求时,可以事故罐的形式加以补充。如果应急事故水池容积在1000m以下,用
基金项目:稿建省环保厅2014年度重点科技项目
作者简介:边归国(1952-),男,山东泰安人,教设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应急管理,发表论文150多篇。
2016.NO.5.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