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源卤环境 188N1-727200
节能减排
中国碳金融市场现状余孝云何斯征姚烨彬黄东风
(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碳排放交易带动了碳全融市场。碳金融是市场机制的产物,增强了碳市场的活跃度。中国开启7个碳交易试点以来,碳全融产品从无到有,不断创新,推进了碳排放交易机制。
关键调碳金融碳市场创新
中图分类号:X31
文献标识码:A
1碳交易与碳金融的概念
文章编号:1672-9064(2017)01-050-03
融衍生品交易和投资的衍生型碳金融。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镁变暖问题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负外部性间题,因为排放这些温室气体的主体虽然给外部带来了危害,却没有支付任何补偿,最终把应由私人承担的成本转嫁到外部,变成全社会的成本。根据科斯定理,产权界定清楚,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选择最有利的交易方式,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从雨通过交易来解决各种问题。如果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权视为一种归属明确的权利,则可以通过在自由市场上对这一权利进行交易,从而将社会的排放成本降为最低")。
在科斯定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总量与交易"(Cap andTrade)理论,政府根据环境容量及希缺性理论设定污染物排放上限(总量),并以配额的形式分配或出售给排放者,作为一定量特定排放物的排放权。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戴尔在此基确上率先提出了排放权交易体系(ETS)。ETS最初的成功应用是在排污权交易方面,即美国1995年开始实施的著名“酸雨计划"。随后在《京都议定书》谈判过程中,ETS 被用于解决全球变暖间题,确立了国际排放贸易(IET)、联合履约(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3种碳交易机制。IET是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体系,JI和CDM2种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则可以用于抵消部分配额,两者结合形成了强制碳交易市场。此外,一些机构及个人出于社会责任目的,通过购买项目减排量实现自身碳中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愿碳交易(VER)市场,也是碳市场的重要补充。
碳金融市场指金融化的碳市场。由于欧美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碳金融与碳交易一致,即出售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或者交易碳排放许可所获得的一系列现金流的统称。世界银行碳金融部定义碳金融是向可以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量的项目提供资源。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定义碳金融是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融资。广义面言,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主要包括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及衔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直接与间接投融资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碳金融包括4个层面:①基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对低碳项目投融资的贷款型碳金融;②基于低碳项目的风险投资和直接融资的资本型碳金融:③基于碳排放权实物交易的交易型碳金融;④基于碳排放权和其他碳金
资助项目;新江省科技计则项目(2015F30026)
作奢简介;余孝云(1979~),女,硕士,主要从事能源经济与低碳研究。
国外碳排放交易现状 2
得益于《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及三种灵活机制特别是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的有效实施。基于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欧洲和北美成立了欧洲气候交易所、欧洲能源交易所、北欧电力库、绿色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等温室气体交易场所,并衍生了EUA、ERU和 CER类期货产品、期权产品,EUA和CER类现货产品、期货期权产品等。
欧盟碳交易体系(Europeemissionstrading system,EU ETS)是全球最成功的碳交易体系,2015年,EUETS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8.72亿t,总量设定为20.27亿t,免费配额为9.23亿t,拍卖量为6.49亿t,平均碳价为7.69欧元2)。 200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防止全球变暖解决方案法案》(AB32),建立了上限与交易体系(Cap=and-tradepro-gramme),自2013年到2020年,二氧化碳总量日标年均减排 3%,至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值为3.342亿1。
国内碳排放交易现状 3
到目前为止,我国碳市场的主体仍是现货交易,主要包括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各自的碳排放权配额和项目减排量两类交易产品。项目减排量以CCER为主,主要用于7省市的控排机构在履约时抵消其一定比例的碳配额,还有少量用于部分机构及个人的自愿碳中和行动。
随着国内7省市碳交易试点的持续深人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的布,国内碳市场建设将稳步提速并将在2017年正式启动国家统一碳市场。国家发改委2016年1月印发的《关于切实傲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遇知》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了统一的部署,要求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将(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列为预备项目;6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全国碳市场建设全面进入快车道。
中国碳市场在2014~2015年发展迅速,以北京碳市场交易情况为例,至2016年5月13日,北京市碳配额成交量 662.08万t,成交额2.79亿元(3)。自2014年起至今,北京、上
50
2017.N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