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
基于OFDM技术的高速有线传输系统研究
梁伟温晓松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分公司设备维护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165·
摘要:现如今,有线传输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将OFDM技术应用到其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接收端,第二部分为发送端。每一端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PC、DSP等等。其中PC主要是对人机交互的间题进行解决,保证系统适行的高效性。DSP主要是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以实现发送和接收端的一体化为主,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分层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应用到其中。具有较高的复用性。另外,在软件开发以及PC编程等方面电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前录广阔。
关键词:OFDM技术;高建有限传输系统;DSP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技术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主要是利用多载波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同时还存在着较大的干扰。另外,这种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利用率,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辅助信息传输技术。将这一OFDM技术应用到实际的有限环境当中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高速有线传输系统硬件设计分析
从这一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整个系统的构成部分有两个方面构成.其中包括发送端、接收端。这两个端日都是由三个方面构成,分别为PCDSP以及调制解调器。其中PC结构集成了存储器的接口部分,初次之外还包括EMAC结构,其频率可以达到1.2GHz 左右。同时还可以对有效数据进行高速传输和处理。另外,DSP和 PC两种结构之间是由网络进行连接,DSP和调制解调器之间也是由EMIF接口进行连接,可以对模块的内部及进行访间,做好数据信息的存储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百兆以太网和EMIF的接口部分都属于高速接口的范畴。其体来说,系统硬件主要表现在图1中。
2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在整个系统中,只有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一体化才能够实现系统整体设计的一致性。其中软件构成情况可以从图2中表现。从软件系统的构成方面上看,同样是由PC和DSP软件构成这两种软件系统是构成C-S结构的主要因素、另外DSP结构是服务器结构。一般情况下,PC是客户端结构。二者之间是通过IP协议来进行通信的,这样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另外,在软件系统运行的过程中,PC应该向DSP提出相应的连接请求,实现两个漏口的连接,最终实现数据交换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系统的研究流程来说,应该由接收端首先发出请求,建立顺畅的连接之后,相互建立连接,实现数据的精准传输,同时对调制解调器的模块进行控制。
3PC端软件设计
众所周知,PC段软件的主要功能就是收发数据信息,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分层设计的原则。在项层位置主要以主界面为主,然后直接进入到发送和接收界面,二者可以进行实时交互。从发送界面上看,其功能比较全,用户可以通过相关的文件数据类型来选择科学的数据存储方式。传输数据的数量以及传输速度都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二者在完成交互之后,主要是通过发送和接收线程来实现数据的大规模传输。其中,PC软件中比较重要的一层就是最底层,主要是进行数据包的接收和发送。PC端软件框架可以从图3中获得。PC端软件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一体化设计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按照科学的流程来进行。在系统运行之后,首先要进行的是人机交互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对相关的参数进行配置,同时还可以对网络进行配置。在服务器和网络建立连接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的传递和处理了。
4DSP端软件设计
4.1DSP端软件框架。DSP端软件框架中,整个DSP端软件系统由应用层、DSP/BIOS操作系统、网络开发包(NDK)、底层驱动组成,各个部分之间的依赖关系。整个系统建立在DSP/BIOS操作系统的基础上,DSP/BIOS操作系统是一款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拥有可抢占式内核和任务同步与调度机制。本系统中,DSP/BIOS操作系统负责加载底层驱动,对应用层任务进行调度。4.2底层驱动设
网口 PC
EME调款发选端
SDSP
以模决
EMIF解调接收端
网口
EDSPP
模块
PC
图1系统硬件实现
PC端软件(网络客户端)
主界临
发送界面发送线程
接收界面接收线程
Socket层
图3PC端软件框架
计与NDK的移植。本系统驱
TCP/IP DSP端软件(网络服务器)
图2系统软件架构
动包括GPIO、PLL、EMIF、 EMAC,其驱动均在TI提供的 CSL库基础上进行设计,采用统一的接口和数据结构,具有很高的模块化程度和良好的复用性。NDK是TI提供的网
络开发包,本系统使用的NDK版本为NDK2.0.采用NIMU架构,主要包含以太网驱动和协议栈两部分,具有良好的层次性和移植性,对于不同的硬件系统只需要移植以太网驱动部分即可。本系统使用TMS320c6455集成的EMAC接口,IIxi97la网卡芯片,根据 NDK的接口要求进行了移植。4.3应用层软件设计。应用层程序构建在DSP/BIOS操作系统中,以任务形式组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任务:主任务,自检任务,用户任务,中断。(1)主任务:主任务用来建立网络运行环境,配置网络参数(IP地址、网关、子网拖码等),配置网络服务,配置网络缓存,启动网络,程序结束时关闭网络环境。(2)自检任务:网络自检,检查网络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当系统添加或移除 IP地址时运行。(3)用户任务:用户任务负责DSP与PC以及DSP与调制解调模块的数据交互,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PC与调制解调模块之间的数据通道。(4)中断:负责数据同步以及对紧急事件的处
5结论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介绍的是高速有线传输系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OFDM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数据信息传输的速度,还可以有效的提升系统运行的效率。通过对OFDM技术的全面阐述,可知,这一技术的可靠性较强,优势比较明显,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参考文献
[1]邓勇,发小峰,宫新保,一种资入式高速通信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实现信息技术.2011(3)
[2]闽建强,马箱.基于DSP/BIOS的视频监控系统多线程调度研究[J] 机电工程,2010(9)
[3]岳世为,尹为民.基于DSP/BIOS的以太网通信接口程序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2)。
[4]赵金保,许枫.基于TMS320C6455的千兆以太网设计[]微计算机信息,2011(2
[5]罗家融,徐浩,未琳,季振山,田一海,江海点.Socket通信编程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微型机与应用,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