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下旋发球练习浅论

下旋发球练习浅论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13:48:3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下旋发球练习浅论 科技论坛
下旋发球练寸浅论
孙瑜棋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109·
摘要:本文以文献资科法、专家访谈法、承象观累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对乒乓球下获发球进行了探讨。进行了下获获转理论分析,发下旋球力学分析,简要述了继习发下旋球的步录和练习发下旋球的方法,
关键词:乒乓球;下旋;发球
1概述
发球是乓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球的开始,它是乓乓球技术中惟一不受对方来球制约的技术,可以让使用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已的战术意图,其主动性显面易见。正因如此,它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项技术。发球主要作用有:利于自已技术风格和特长的发挥,为发球抢攻创造条件,破坏对方的战术,限制对方技术特长的发挥,直接得分造成对方的心理思惧,增强自已获胜的信心。
2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乒乓球下旋能转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以乒乓球发球为关键字,查阅了十年内的体育核心期刊和相关论著资料上的关于丘乓球发球的文章,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开图了专业视野
2.2.2专家访谈法。通过向国家队教练、省队教练等各级教练请教诸如下旋发球身体动作,练习下旋发球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向体校乒乓球教师请教诸如乓乓球下旋旋转理论和力学分析;同下旋球发得质量高的运动员读发下的心得体会等诸多环节,从实践到理论积累与本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2.2.3录象观察法。通过观看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象,特别是马琳、马龙发下旋球的比赛录象,学习他们发下旋球的技术动作、旋转变化、线路变化、落点变化等技术细节
3结果与分析
3.1下旋旋转理论分析。乓球有三个基本旋转轴和六种基本旋转:左右轴是通过球心与乒乓球飞行方向相垂直的轴,俗称"横轴”,球绕此轴向前旋转为上旋球,球绕此轴向后旋转为下旋球
上下轴是通过球心与台面相垂直的轴,俗称"纵轴”,球绕此轴向左旋转为左侧旋球,球绕此轴向右旋转为右侧旋球。
前后轴是通过球心与球的飞行方向相平行的轴,也称“失状轴”,球绕此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为顺旋球,球绕此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为逆旋球
在乒丘乓球运动训练、比赛中,单纯的上旋、下旋、侧旋、顺旋、逆递旋球是极少的,回理单纯给横轴、纵轴、前后轴能转的球也是极少的,大多是三个基本放转轴的偏轴旅转,这样就产生了可看做由两或三种基本旋转合成而成的合成旋转球,比如:侧上旋球、侧下旋球、顺侧旋球、逆侧旋球等等。
综上可知,下旋球的基本旋转轴为左右轴,但由于单纯的下旋是几乎不存在的,所以实际情况是我们所谈到的下旋球严格地说都略带侧旋、逆能等其他旋转成分,只是下旋成分为主,比例上大约是下旋占九成,其他旋转占一成左右,
3.2发下旋球综述。身体站位: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倾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前方。眼晴注视球。抛球拍左手将球向上抛起,眼睛注视球,同时右手直握拍的手伸,横握拍手略外展和伸。迎球挥拍:右臂从身休右后方向左前下方挥动(其体动作见下步骤)。
球拍触球:
随势挥拍: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左前下方随势挥动,然后迅速还原。发力部位:主要是前臂和手晚,整个过程中配合重心的移动。
注意事项:发力部位以前臂、手和手指为主。动作过程中应该体会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多体会球拍切球的动作。特别是横拍,可以想象自己拿着菜刀向下切东西的感觉。下旋发球的旋转质量如何,其关键取决于球拍对球的突然媒发摩擦力是否集中和摩擦角度是否适宜,以及前臂由曲到伸向前下方用力的程度。在训练中加强自已的发球高质量意识,应重点体现出下旋发球其有强烈的能转特点,
3.3与身体有关的力学分析。以侧身位发下旋为例,发球者为右手执拍,站位时左脚在前,右脚在侧后,抛球的同时执拍手向后上方引拍,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接下来产生了一个间题,重心沿什么轨违回到左脚,或者说腰是该沿斜直线平动还是该沿后上往左下转动
其实两种方式都有道理,首先讨论第一种情况,腰并不转动只是措斜直线平动即重心沿斜直线由右脚上回到左脚上,此时由于身体的运动轨违是一条自后上往左下的斜直线,所以执拍手乃至板的运动轨动都是一条自后上往左下的斜直线,此时击球部位为球后面中下部至下中部摩擦,即如果把球截面看作表盘的话,是从4点至5点方向摩擦,拍面稍后仰,由于这种发下能发力方式为自上而下,所以其所发的球下旋成分很多,约占95%以上,另外的不到5%为侧旋成分
3.4与球有关的力学分析。球产生旋转的本质是力对球的旋转轴有力矩的作用。那么要想下旋球发得转就意味着在力的大小一定时需要尽可能合理地增加与左右轴的距离,之所以说是合理地增加是由于使球产生旋转的力除了拍对球的力在切向的分力外还有一个摩擦力(此力等于拍对球的力在法向的分力与胶皮和球之间摩擦系数的积),如果-味增加与左右轴的距离,可能会发生切球太薄,基至打滑的现象,反而影响旋转。另外,如果下旋发球发力方式是腰转动的方式,则在触球瞬间手腕要有一个快速下摆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人会间,腰转动的发力方式怎么会发出下能成分多的球,应该是侧旋成分多。其实由于拍形是后仰,击球部分是下中部,所以与左右轴的距离远大于上下轴的距离,即对左右轴产生的力矩作用远大于对上下轴的力矩作用,故即使看似腰是转动的,但所发的球还是下旋成分居多
35练习发下旋球方法。练习发下旋球的方法,笔者总结为一是训练时记数练习法,二是比赛时强化使用法。训练时记数练习法即是首先把对方球台分为6个区域,对方台内左中右3个区域.对方临球台端线左中右3个区域;然后进行发球训练时以完成相应区域一定数量的发球为考核标准。如:某运动员练习“侧身位中抛加转斜线下旋长球“时,则每天需发到对方球台临端线左、中两个区域各200个球.发一周后,经
发球练习(这个项目需要发到对方球台临端线右侧区域每天200个球)。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有基础练习才可以进行进阶练习。
4结论
本文针对下旋发球这个技术进行了下旋旋转理论分析,发下旋球力学分析,简要阐述了练习发下旋球的方法。通过组织运动员进行下旋发球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运动员对于下旋的理解,发球的质量都
A:击球时间: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稍高于或平于网高时,前臂加速向
有显著的提高。
左前下方发力,同时直拍握法手晚屈内收。
B:击球部位:击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尽量擦球要薄,出于球由上向下降落,面摩擦要薄的拍形几乎与地面平行,故拍与球成垂直,不必担心正压力不够的间题。
C:拍形角度:后仰(接近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和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张博乒乓球技术原理新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唐芳式乒乓球发球旋转在实战中的运用分析适动训练学,2012[4]主期如何提高乒乓球发球质量]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
[5]赵慧博。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翼发球待征研究[运动,2013
D:出球轨速:球击出后第一落点接近球网。如发长球,则球发出后第一落点接近自己球台端线。
上一章:与方正书版相比word排版的优势 下一章:PCB阻抗值控制的技术研究

相关文章

能源金融浅论 节能减排浅论 浅论耐火电缆质量的控制 浅论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 浅论微型谐波齿轮传动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浅论 浅论装饰涂料的市场建设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