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PCB阻抗值控制的技术研究

PCB阻抗值控制的技术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13:48:3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PCB阻抗值控制的技术研究 科技论坛
PCB阻抗值控制的技术研究
刘欢
(大连崇达电路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 15 -
有要PCB制程错综复杂,在其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缺陷也非常多,阻抗值超差是PCB十分常见的一种缺陷,其缺陷产生的原因很摘
多.其中包括介电常数,介质厚度,阻抗线的线底宽度,阻抗线的线面宽度,铜厚,相邻线路与线路之间的距高,基材阻婵厚度,阻焊介电常数以及生产线上的各项参数的设定等多个方面,也正固为如此,阻挑值超差需要严谨的数据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本文从图形设计、物料选择、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实际生产板缺陷相结合,提出切实有效的改善方案
关键词:阻抗值:控制:研究
1概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度,电子产品逐渐向高密度化方向发展 PCB的种类和功能也越来越多.特性阻抗板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线路板。特性阻抗的定义:在某一频率下,电子器件传输信号线中相对某一参考层,其高频信号或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所受的阻力称之为特性阻抗,它是电阻抗,电感抗,电容抗.·.的一个失量总和。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和客户要求,确保产品能够准确的控制阻抗要求,为生产减少没有必要的损失。本文主要针对阻抗值的超差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具体案例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案。
2阻抗超差的成固分析及解决方案
特性阻抗的分类:目前我司常见的特性阻抗分为:单端(线)阻抗、差分动阻抗、共面阻抗此三种情况
2.1阻抗设计流程为:接收资料一了解阻抗要求(原始线宽,线距,阻抗值及公差要求)一→确定阻抗类型(确定阻抗的类型,以选定 POLAR软件中的计算模型)→确定层压结构(按客户指定结构或根据阻抗的要求确定层压结构)→软件试算(用POLAR软件进行试算)确定线宽(根据软件计算结果确定理论线宽)一→设计阻抗测试 COUPON(模拟板内线路情况,设计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的 COUPON)→注明管控范围(在MI中注明PP厚度和线宽的管控范围)一阻抗测量(测量阻抗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2.2阻抗值超差成固的分析:a.线宽:W1:阻抗线线底宽度;W2:阻抗线线面宽度、与阻抗成反比。b.H1.H2.H3.:线路层与接地层间介质厚度,与阻抗值成正比。e.E:介质介电常数,与阻抗值成反比。d T:铜厚,与阻抗值成反比。e.S:相邻线路与线路之间的间距,与阻抗值成正比(差动阻抗)。fC1:基材阻焊厚度,与阻抗值成反比;C2:线面阻焊厚度,与阻抗值成反比;C3:线间阻焊厚度,与阻抗值成反比;CEr:阻焊介电常数,与阻抗值成反比。g生产线蚀刻药液的浓度与阻抗值成反比。h.生产板在蚀刻过程中的传送速度与阻抗值成反比,
解决方案:a.调整线宽,线宽预大值越大阻抗值越小,根据实际阻抗值确定线宽是需要预大还是缩小。b.根据成品板厚和公差的要求调整线路层与接地层间的介质厚度,这包含芯材厚度或是半固化片的厚度。半固化片的厚度要根据板材的类型的不同而不同。e.确定介电常数。介电常数是根据所选的板材的类型的不同面不同。所以要确定板材类型。.铜厚的确定,外层首先要确定基铜和镀铜的厚度,内层要确定基铜的厚度。e若是差动阻抗的适要确定差动阻抗的线间距,这是与阻抗线的线宽调整成反比的,线间距和阻抗线线宽的总和是固定的。确定油墨厚度的确定是跟阻焊油墨的印刷次数有关的,通常分一次,两次。这是根据客户要求的阻焊油墨的厚度来确定印剧的次数。阻焊介电常数是固定的,接3.4计算。h.调整生产线的蚀刻液的浓度,浓度越大,线条的蚀刻量越大.阻抗值越大。称之为过蚀。反之为欠蚀。调整生产板的蚀刻传送速度,速度越慢,线条的蚀刻量越大,阻抗值越大。
3实例分析
3.1实例现象:我司在生产制作一份2层板时在阻抗生产板时客户要求线宽/间距0.2mm/0.15mm,阻抗值及公差要求90欧姆 +/-10%,不良率达100%。不良板叠层以及切片测量图,阻抗值计算图如图1.图2
0.50Z
0.265mm(不含铜)
-0.50Z
图1
Po
图2
3.2分析过程:
3.2.1利用polar软件将计算理论数据填入,发现阻值与客户要求基本吻合,
3.2.2将生产板切片的实际数据填人软件中,发现阻值比客户要求大了7欧姆。
备注:此板基铜厚度为0.50Z,W1=W2+0.8mil.孔铜单点最小 25UM,T=55UM,印两次阻焊油墨,C1值为60UM,C2值为25UM C3值为60UM,使用ITEQIT180板材,0.265mm芯材的介电常数为
4.2。
根据以上的理论数据和实际切片数据的计算确认工程设计人
员的理论数据以及图形上的线宽预大值是一致的正确的,而实际生产板的阻值是超差的。这就证明是阻抗线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过蚀的间题。
3.3改善措施
3.3.1调整蚀刻渡的浓度
3.3.2降低生产板在蚀刻池中的传送速度, 4结论
阻抗值超差产生的原因很多,以上只是列出了比较典型常见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并不十分的全面,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体间题具体分析。但是只要对上述解决方案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会有效的避免此类缺陷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何思军.PCB特待性阻抗控制精度探讨,2008,6.
[2]黄书伟,赵丹玲.PCB设计的阻抗控制和阻抗匹配,2005,4.
上一章:下旋发球练习浅论 下一章:Ni(OH)2微球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相关文章

液压驱动单元基于位置∕力的阻抗控制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PCB数控钻床的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基于阻抗能耗的气体静压电主轴制动技术研究 PCB的电磁辐射研究 基于FPGA核心控制板的PCB抗电磁干扰设计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PCB板设计研究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过程的电化学阻抗研究 基于压电阻抗的钢管混凝土柱界面缺陷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