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论坛
浅谈防爆电气设备检查项目和内容
王海斌
(鸡西矿业集团张辰煤矿,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结合实际,探讨了防爆电气设备检查项目和内容。关键调:防爆电气设备;检查项目;内客
国家将煤矿列为高危行列,矿井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我们熟称瓦斯。其中甲烷约占90% 以上。甲烷(CH)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0554、它本身无毒。但在空气中含量增加时、氧气的含量就会相对减少,当甲烷含量达到43%时就会使人室息。甲烷在空气中含量较低时、遇火可以燃烧、当含量达到5%--16%之间遇
表1安装圈孔径DO与密封围外径D的配合尺寸(mm)
D D≤20 20
60
火花就会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我们首先保证矿井通风、降低瓦斯浓度、尤为重要的是做好电气设备的防爆工作。现在我们着重谈一谈防爆电气设备检查项目及要求。
1检查项目
1L1电气设备必须由正规厂家生产,且有"EX"安全标志。
12防爆电气设备的结合面不得有严重锈蚀、。 13外壳不得有严重变形、不得有裂纹、开焊。
14闭锁装置不齐全、变形、起不到闭锁作用的不得人井。
1.5电气设备外壳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外壳均应能承受8公斤/ 厘米"的水压试验。
2检查要求
21紧紫固螺钉时,使用弹簧垫圈防松,在疗紧螺栓时,只须将弹黄垫圈压平即可,不宣得太紧。
22螺母要上满扣,一般螺栓长出爆母的抑扣数可在1—3扣范围内。 23紫固用的螺栓、螺母、要采用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垫圈及弹黄
垫、并与电气设备相匹配。
24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3技术措施
3.1引人装置中的密封圈应采用部尔氏硬度为45°55°的橡胶制成,为了使密封圖有一定的通用性、以适合不同直径的电缆、可以在密封圈上切同心槽。
32安装密封圈的孔径DO与密封圈外径D应配合,其直径差应不大于表1中的值
3.3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不小于1mm。
34密封通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以上,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以上,但必须大于4mm(70mm2的橡套电缆例外
35低压隔爆开关引人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铅皮上。 3.6电缆护套(铅皮)进人进线器壁长度一般为5mm一15mm。
3.7低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垫、板封堵压紧。挡板直径与胶圈直径相符。高压隔爆开关空闲接线应用与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堵封压紧。
年来,共有46人次获国家级/国际级奖项、77人次获省级奖项。此外,本专业鼓励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组织优秀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有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占43%,省部级项目占11%,市厅级占 15%,横向及其他占26%。学生获得的3项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均来源于国家科研项目,参与的横向开发“集成电路芯片测试仪”、
。
DO--D 1.0 1.5 2.0
· 89·
3.8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不得使用多个密封圈。
3.9密封圈的单孔内不得穿进多根电缆、一个线嘴只能引进一根电
310引入装置须有防松与防止找脱的装置、压紧装置以压到电缆直
径的10%、电缆直径细的可以加装垫皮以达到压紧、不得抽签。 3.11接线嘴不得亲嘴。
3.12压紧螺母号人装置应在螺母和密封圈之间加设金属垫圈。 3.13电缆与密封圈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3.14电气装置的接地或接零、防静电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应牢固可靠。
315接地相线应超长于其它相线10厘米、以保证接地安全。
3.16电源、负荷接线不颠倒、相线之间不得交叉、接线无压胶皮绝缘现象,在线芯处线端子的垫圈(板)不压线芯绝缘。
3.17没有任何一相绝缘触及另一相导体部分、相线绝缘不得漏铜。
3.18闲置的螺施线嘴必须上紧、用单手不得旋进半圈。 4对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膜与隔爆间有何规定
4.1对于子口转盖式电气设备,其转盖与外壳主体的结合面的间隙不大于05mm
42对操纵杆的隔爆接合面有何规定
对操纵杆和杆孔的隔爆接合面,当杆径d不大于6mm时,接合面长度须不小于6mm,杆径d不大于25mm时,长度L须不小于25mm。
43对隔爆接合面的粗糙度有何规定隔爆接合面的粗糙度须不大于63。 44隔爆接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
将其伤痕两面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①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lcm2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②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③隔爆接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如有锈迹角棉纱摄净后,留有呈青揭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6
[3]划风春面向卓越计划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2011,33,5[4]陈志则等,地方高校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
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实验教学示范系统”、“电子竞赛综合训练实验箱”等自制实验设备
[5]谢华林等.化工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大
项目成果,已经批量应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显著效果。由此也证明了南京邮电大学在探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改革及其实践方面已经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万方数据
学教育,2016,4.
[6]郭小芳等,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环境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人才,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