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科技
论水土保持措施以及类型特点
张海彬
(贵州长阳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2)
-141·
摘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已经成为世界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而且水土流失现象还在持续,形势危急。水土流失的存在,不仅使得土肥力大为退化,降低土壤营养成分的含量,更为重要的是会形成地质灾害,固此无论世累各国,都在积极势力的采取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间题。日前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就是保持水土,而保持水土主要有三种方法,下文笔者将进行介绍,市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土保持;指施;类型特点
1概述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经过长期实践应用,相
2.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人员已经找到了比较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法:一是生物林草水土保
是指通过改变一定范围内(有限尺度)小地形(如坡改梯等平整土
持方法,二是耕作水土保持方法,三是工程水土保持方法,这三种方法应用在不同的类型的水土流失中,其对水土保持,缓解水土流失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上述两种方法还能够发动广大的人们群众积极的参与其中,因此值得尝试。
2水土保持措施与类型特点
水土保持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所适用的情况不同,因而其所其到的水十保持的效果也势必不回,保持水十既利于十境差分不流失,更利于保护环境,而实际上,水十保持就是一种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各级政府都十分关心水十保持工作,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其类型与特点如下:
2.1生物林草水土保持方法
这是水土保持最普遵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也是对环境保护作用最大的方法,其环境效益十分突出。该种水土保持方法就是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裁种树本花草,利用各种植被将其盖上,以此防止地表土壤再次受到侵袭,造成更严重的水土流失。生物林草水土保持的方法不仅可以涵养水源,同时对改善周围湖泊的水文不利情况,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固为植被的存在使得土琅具备抵抗冲刷的能力,因此有效的避免土壤受到严重的侵蚀,久而久之,生态环境就会有所好转。我国使用生物林草来进行水土保持由来已久,其功能突出,不言而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作物种植也属于生物林草水土保持的方法之一,这主要是因固为农作物本身就属于生物,而且也将地表覆盖上,对水土保持有者一定的作用,所以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鼓励水土流失地区种植农作物,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这样既能够的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广大群众也能够从中获得收益,但是政府应该指导人们进行种植,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或者其他环境间题,
2.2耕作水土保持的方法
耕作水土保持的方法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水土保持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实现保水保土的目标,又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谢、杷等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使得局部区域地形有所改变,利于水土保持,或者是局部地表结构能够有所改变,以使该地的水土流失情况有所缓解。耕作水土保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横坡耕地,也可以将这种耕作方式称之为等高耕作,这种耕地方式主要是沿着高线。并且使得高线与坡度垂直,这是一种对水土保持非常有效的耕作方式,固为这种耕作方式能够形成很多的蓄水沟,将地表所产生的径流都纳人其中,加快水分渗人,进面缓解了水土流失,而且对农作物的生产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举两得。
其次,垒作区田,这种耕作方式主要是在坡地上型沟垒,将所要种植的农作物耕作在半坡上,在沟望中,每隔一段距离就需要进行土挡,这种耕作方式不仅能够蓄水保肥,还能够阻止径流的出现
最后,少耕免耕:少耕免耕技术是指在上在作物收获后,后续作物种植时只做极有限的土地耕整或不进行耕整而直接种植后茬作物。经过较长时间的免耕,农田土填有机质含量不断提高、土填结构持续改善,土壤的容水能力和人渗性能极大提高,从而达到涵养水源、提高地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所有上述耕作方式统称为(水土资源)保护性耕作措施。
地的措施)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降雨人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利用光、温、水土资源,建立良性生态环境,减少或防止土壤侵蚀,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而采取的措施。我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可分为: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其中防止坡地土壤侵蚀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指山坡防护工程,主要有:
2.3.1水平梯田:水平榜田是我国年代久远的水土保持方法最早起源于稽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产物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如北非、法国、中美洲及亚洲、日本、印度、韩国及东南亚等地。梯田的田面呈水平,各块梯田将坡面分割成整齐的台阶,为高标准的基本农田,适宜种植水稍和其他旱作作物、果树等
2.3.2反坡梯田(水平阶)适用于15°~25°的坡.阶面宽约 1.0-1.5m,外高内低,具有3°-5°的反坡,阶面可容纳一定的降水径流。要求暴雨时各台水平阶间斜坡径流在阶面上能全部或大部容纳人渗,树苗栽种在距阶边0.3~0.5m处,适宜种植旱作和果
树
2.3.3坡式梯田:账坡向每隔一定间距沿等高线修筑地而成的
梯田,依靠逐年翻耕、径流冲泌加高地埋,使田面坡度逐渐减缓最后成为水平梯田。其实是一种渐变形式的梯田。它采用筑地埋截短坡长.通过地硬的逐年加高,坡耕地在多次农事活动中定向向坡下深需,土琅在重力作用下逐年下移,并由于坡面径流的冲刷作用,逐渐变为水平梯由,也称大埋梯田或长埋梯由。具有投人少、进度快,既能保水保肥又能稳定增产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曾在黄土高原普通推广,但由于对建设坡式梯田的技术和效益研究不够,实施中埋地间距太宽,地质量差等原因,影响了坡式梯田的应用,而被一次性整平的水平梯田所代替。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已经危及到人类生存发展.因此对其治理十分必要,针对水土流失的特点,其所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就是水十保持,水十保持的方法不仅能够通养水源,同时对优化土地结构也有积极的作用,上述三种水土保持的措施,现已经被我国大范围的采用,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更为规模的推产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满良.略论水土保持措施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战略意艾[].水土保持学报,2002(06)。
[2]程军.皖南山区造林营林与水土保持播施[]安微林业,2002(02)[3]王子春,伦增营,赵志友,李文军.高崖水库除险加固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播施[J1.山东水利2002(05)
[4徐向红.江苏沿海滩涂水土保持播施探计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