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
2015 Vol.34 No.3 Serial No.277
China Brewing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有效性的分析和建议
何平王煜红江小明*杨永
(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湖北武汉430012)
摘要介绍了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种类、工作流程、其有效性定义分析了当前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开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议如下树立间题导向、提高抽检覆盖面将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有机结合加大跟踪抽检力度加强对抽检工作规范性的监管理充分利用抽检监测数据形成典情分析报告加大食品检测机构整合投入扩
大抽检监测信息公布范围和力度等以期提高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有效性关键词食品安全监替抽检风险监测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82/j.issn.02545071.2015.03.039
文章编号:02545071(2015)03016204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to improvethevalidity of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HE Ping, WANG Yuhong, JIANG Xiaoming*, YANG Yong
(Wuhan Institute for Food and Cosmetic Control, Wuhan 430012, China)
Abstract: The types of food safety monitoring, workflow, and effectiveness definition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situations of current food safety monitoring and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fter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China 's actual situation, several suggestions oaaeooaesooaeraroneaoaoaodaa se aodda increasing the tracking sampling efforts,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the work, making full use of monitoring data, food inspection
agency integration, and expanding the scope of information relea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Key word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risk monitoring; validity
食品安全涉及干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
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型化剂等以及近期发生的“上海福喜事件”一次次挑战人们的神经、国家的道德底线,虽说成因都有若复杂的社会背景。可以说是多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很多都与我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实施的有效性有关。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质疑。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是为了掌握和了解食品安全状
况对食品安全水平进行检验、分析、评价和公告的活动间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是监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实行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把握食品安全状况、促进食品行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暴露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存在的问
题其有效性没有充分发挥 1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种类 1.1按组织方式划分
收稿日期2014-11-19
(1)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3)针
对部分食品或风险项目的专项抽检监测 1.2按组织实施部门划分
(1)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2)省市地方食品安全监警抽查
1.3按环节划分
(1)生产环节抽检监测2)流通环节抽检监测(3)餐
饮环节抽检监测。 1.4其他
食品质量安全飞行抽检、执法抽查可作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有效补充。
2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流程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流程按组织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2.1食品安全监警抽检工作流程(2
抽查计划→实施方案制定、及部署一→抽样、检验→结果反馈、
确认一→检验数据统计、汇总、分析一→对外公告一→后处理 2.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流程
作者简介河平(1981-)男工程师颈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
*通讯作者江小明(1970-)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
ICS 03.080
CCS A 12 3402
芜
湖 市 地 方 标 准
DB3402/T 89—2024
医院物业服务 物品运送管理规范
Hospital property service—Specification for item transportation.
2024 - 12 - 16 发布
2025 - 01 - 01 实施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02/T 8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明运后勤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明运后勤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市标准化研究院、珠海市丹田物业管
理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福建实达物业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中医药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志远、李宇、尹运时、李娟、钱骏、胡四海、张磊、吴明生、夏天。
I
DB3402/T 89—2024
医院物业服务 物品运送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院物业服务物品运送服务中的基本要求、物品运送种类、运送要求、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医院物业所属的服务项目物品运送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9217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
GB/T 200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GB/T 28842 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
GB/T 42060 医学实验室 样品采集、运送、接收和处理的要求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000.1和WS 31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服务机构
4.1.1 应建立健全物品运送质量管理体系和运送不同物品的基本规范,明确作业方法和工作流程,明
晰岗位职责,建立质控标准。
4.1.2 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废物意外泄露、作业人员意外伤害和意外暴露等事件的应
急处置。
4.1.3 定期开展质量控制管理督查,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
4.2
运送人员
4.2.1 宜 60 周岁以下,初中及以上学历。
4.2.2 身体健康,统一着装、挂工号牌、服务规范。
4.2.3 应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沟通能力强,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3
设施设备
4.3.1 应统一设立物品运送工具、作业工具的管理和使用要求。
4.3.2 物品运送工具应专物专用,外观清洁、标识明确,规范摆放,并符合安全和医院的相关要求。
1
DB3402/T 89—2024
4.3.3 运送设备应按规范进行清洁消毒、定期保养。
5 物品运送种类
5.1
标本类
包括血标本、尿标本、粪便标本、其他标本等。
5.2
大输液类
包括电解质类输液、营养类输液、胶体类输液等。
5.3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物品类
包括手术器械包、诊疗器械包、敷料包、特殊器械包等。
5.4
医疗废物类
包括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弃物等。
5.5
药品运送类
包括普通药品、特殊药品、冷链药品等。
5.6
其它类
包括办公用品、办公家具、生活垃圾等院内转运的物品。
6 运送要求
6.1
标本类运送
6.1.1 在收集标本前准备好运送篮、封闭箱、一次性手套、登记表等相关运送工具。
6.1.2 在收集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操作前、中、后都要进行仔细核对,核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科室、
姓名、住院号、条形码、标本类型、急/平诊、接收点。同时,要对核对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与交
接人员进行双签工作,确保标本收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6.1.3 在运送过程中应轻拿轻放注意防滑防摔,确保标本的安全性,宜符合GB/T 42060中的相关规定。
6.1.4 如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履行报告制度。
6.1.5 运送完毕后,将相关运送工具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登记。
6.2
大输液类运送
6.2.1 运送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操作前、中、后都要进行仔细核对,核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领用科室、
输液类型、规格、数量、输液包装是否有破损,同时,要对核对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与交接人员进
行双签工作,确保标本收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6.2.2 按照输液领用单的内容,对各科室输液需要的品种、数量进行配置、装箱并配送至相应科室。
6.2.3 摆放至指定位置,并与交接人员做好交接并签字。
6.3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物品类运送
6.3.1 运送前对运送推车进行检查和清洁消毒擦拭,车上应配备消毒用品。
2
DB3402/T 89—2024
6.3.2 做好手部卫生,与收、发人员进行交接核对,收、发时宜符合 WS 310.2 相关规定。
6.3.3 进行各病区洁净物品的送达及污染物品的收集工作,洁净消毒包运送时应注意闭合完好性。
6.3.4 收集过程中应洁污分开,做好个人防护,拿取无菌物品前应用速干手消毒液进行手部卫生处理。
6.4
医疗废物类运送
6.4.1 医疗废物运输应使用专用车辆,车辆应符合 GB 19217 相关要求。
6.4.2 应有统一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规定收集转运路线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运送人员应每
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6.4.3 运送医疗废物应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6.4.4 医疗废弃物应日产日清,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医疗废物暂存地点、设施、运送工具及
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6.4.5 对已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6.4.6 盛装医疗废弃物时,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3/4 时,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
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6.4.7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6.4.8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录中文标签,
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等。
6.4.9 应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
存地点。
6.4.10 应防止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在收集过程中穿戴好防护用品,
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6.4.11 医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分类收集各科室送交的医疗废物,与各科室在指定位置做好交接,
登记并执行双签。建立医疗废物收集统计表,按日按月按科室统计汇总送相关科室备案。
6.4.12 收集人员应定期提供身体体检报告及相关疫苗注射证明。
6.5
药品运送类
6.5.1 药品运送应使用专用车,并针对运输药品的包装、药品特性以及道路、天气状况等宜参照采取
以下措施:
a) 启运前检查运送车状况;
b) 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避免颠簸;
c) 保持运输环境清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
6.5.2 冷藏/冷冻药品运输应符合 GB/T 28842 的规定。
6.5.3 特殊药品(如麻醉类药品、精神类药品等)运送应由医院专业医护人员负责运送。
6.5.4 在规定时间内送至指定科室与科室做好交接工作,确保药品名称、剂量及数量准确,包装完好。
交接双方应签字确认,记录交接时间和药品状态。
7 评价与改进
7.1 根据医院物品运送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考核与检查,接受医院方、行业和行
政主管部门等单位的指导、监督和考评。
7.2
应建立并完善服务检查和考评机制,考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 服务机构定期或集中开展自我考核和满意度评价;
—— 医院方评价;
3
DB3402/T 89—2024
—— 第三方评价。
7.3
对于评价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应在规定的限期内给予解决方案并持续改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