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0.6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5:23:5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专论与综述
中国酿造
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成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李忠军",黎或*,黄利,方楚生3,周丽琴3,彭志,赖志彬
2011年第2期
总第227期,15
(1.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化妆品科学系,广东广州51052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系,
广东广州510300;3.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污染大及后处理困难等缺点,微波协同树脂维化合成酯类具有反应快、高效、能耗低及安全等优点。该文综述了微波协同树脂催化合
成酯类的研究进展,并展望该方法在酯类合成中的发展前景。关键词:微波;树脂:催化:酯类
中图分类号:TQ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11)02-0015-03
Research advance in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of esters catalysized by resin O
(1.Department of Cosmetic Science,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0520, China,; 2.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Guangdong Indu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300, China,
3.College of Pharmacy, Guangdong College of Pharmac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Esters are important fine chemical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perfume,antiseptic, antioxidant, plastic and medicine, etc.The microwave aeooaaaaenaneaeaeaeaaas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of esters catalysized by resin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microwave; resin; catalysis; esters
酯类是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和有机化合物,酯可作为溶剂、增塑剂、香料、食品添加剂、乳化剂、抗氧剂和药物等。酯类的合成通常采用酸与醇缩合酯化这一反应途径,但合成中往往用到三乙胺、二乙胺、吡啶、DMF等挥发性强、毒性大的有机溶剂和强酸强碱等一次性催化剂,该传统工艺存在反应温度高、时间长、能耗物耗大、酸碱等三废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分离操作繁琐和成本较高等缺点。
微波辅助有机合成是近年来发展的对环境友好的新
型绿色合成方法,微波加热是由里及外的体加热,具有快速、均匀、简便的特点,还能催化(酯化、水解、酰化和成环等)多种有机反应,该技术具有选择性高、耗时少和能耗低等优点,可克服传统合成方法的缺陷,与相转移催化合成等技术相比,适用面更广,且设备投资不高,是目前国内外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0。
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较大,树脂作为催化剂合成有机物具有价廉易得、可循环利用、反应温度低与环境友好
收稿日期:2010-08-14
等优点,能有效催化烷基化、酰化和开环等有机反应[-12),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尝试用微波-树脂协同催化这一新型绿
色合成方法应用于酯类合成,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1肉桂酸酯类
肉桂酸酯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各种香型香精的稀释剂和定香剂,也用作日化和食品工业的调香剂:在医药工业中,用来制造心可安、局部麻醉剂、杀菌剂、止血药等:在农药工业中作为生长促进剂和长效杀菌剂而用于果蔬的防腐: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有机溶剂。工业上合成肉桂酸酯主要是采用肉桂酸与相应的醇缩合成酯的途径,一般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和强酸强碱等一次性催化剂催化,这种合成工艺存在反应时间长、耗能大、产率不高且环境污染较大等缺点围。近年来有些工作者改进了催化剂,采用固体酸如对甲苯磺酸和固载杂多酸盐如TiSiWO/TiO,为多相催化剂等,其产率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反应时间需1.5h~4.0hl9。目前文献报道采用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的新工艺合成了7种肉桂酸酯,并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023571);广东轻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Y200813,KY2010):广东轻院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课题JG2010)
作者简介:李患军(1964-),男,河南信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的研究工作;繁域*,研究员,通讯作者。
[32]范利华,杨洁彬,张宽.番茄汁乳酸发醇饮料的研究[]食品与发
醇工业,1991,2:22-29
[33]陈惠音,杨汝德.超低盐多菌种快速魔技术[].食品科学,1994,5 18-22.
[34]盂宪军.大白菜发醇菌种选育及发醇特性的研究[D].沈阳:沈阳农
业大学博士论文,1999
[35]张素华,葛庆丰,首晓霞全面提高魔滤菜质景的研究[]江苏衣业
科学,2001,22(2):72-75.
上一章: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快速诱变选育γ-氨基丁酸高产菌株 下一章:纤维素酶水解稻草纸浆制取乙醇的研究

相关文章

四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微波辐射合成及性能研究 C5石油树脂合成过程中催化剂脱除方法的研究 合成对位芳香酮类化合物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硫酸高铈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丁酸异丁酯的研究 微波-超声波协同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微波辐射合成2-苯基吲哚的研究 AlCl3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 聚合物前驱体法合成SmAlO3及其微波介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