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一种改进的浓香型白酒品评方法

一种改进的浓香型白酒品评方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8.2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6:32:4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一种改进的浓香型白酒品评方法 ICS 65.020.20
CCS B 05
5329

理 白 族 自 治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29/T 118—2024
夏秋播鲜食蚕豆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2 - 27 发布
2025 - 01 - 27 实施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29/T 118—2024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定起草。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宾川县种植业发展中心、鹤庆县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银妹、尹雪芬、李江、陈国琛、宋余笑、罗清云、涂芥兵、段江华、张炳英、
徐爱敏、张睿、张宽华、朱建宇、施丽娟。
I
DB5329/T 118—2024
夏秋播鲜食蚕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夏秋播鲜食蚕豆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秸秆处理、建立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大理州海拔 2000 m~3000 m 蚕豆主产区的山区半山区夏秋播鲜食蚕豆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 部分:豆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蚕豆
蚕豆(Vicia faba L.)属豌豆族(Vicieae)、野豌豆属(Vicia)植物中的一个栽培种(V.faba)、
蚕豆在植物学分类上为巢菜属(Vici L.)。
3.2
鲜食蚕豆
以采收鲜豆荚为目的,鲜豆粒或鲜豆瓣作为蔬菜食用的蚕豆。
3.3
夏秋播鲜食蚕豆
于 6 月下旬~8 月初播种,9 月中下旬~11 月底收获的鲜食蚕豆。
4 产地环境条件
4.1 海拔范围
大理州蚕豆主产区海拔范围 2000 m~3000 m 的山区半山区。
4.2
气候条件
1
DB5329/T 118—2024
年平均温度 8 ℃ ~26 ℃,绝对最低温度≥1 ℃,从 6 月到 11 月活动积温 1500 ℃~2000 ℃。
4.3
土壤环境质量
符合 GB 15618、NY/T 391 的规定。
4.4
空气环境质量
符合 GB 3095、NY/T 391 的规定。
5 栽培管理技术
5.1 选地
在冷凉的山区半山区坡度小于 45°的平缓山坡地,土壤以砂壤土和山基土为宜。
5.2
整地
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块,播种前采用机械旋耕、碎土、平整土地,3 m~5 m 开墒,沟深 30 cm,
沟宽 30 cm。
5.3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本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的优良蚕豆品
种。
5.4 种子处理
5.4.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达到 GB 4404.2 标准。种子均匀饱满、无病斑、无霉烂、无虫蛀、无损伤。
5.4.2
晒种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晒种处理 2 d~3 d。
5.5 播种
5.5.1 播种期
播种期为 6 月 20 日~8 月 10 日,雨水来临后分批播种。
5.5.2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
5.5.3 播种密度
播种基本苗为 2.5 万株/667 m 2~3.0 万株/667 m 2,株行距为(15~20) cm×15 cm,播种量根据品
种籽粒大小确定,一般为 35 kg/667 m 2~40 kg/667 m 2。
5.6 施肥
2
DB5329/T 118—2024
5.6.1
施肥原则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严格遵循 NY/T 496 标准要求。
5.6.2 施肥量
每 667 m 2施用过磷酸钙 20 kg~30 kg,农用硫酸钾 10 kg~15 kg,氮肥 5 kg~10 kg,有条件地区每
667 m
2增施腐熟农家肥 1500 kg~2000 kg。
5.6.3
施肥方法
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农用硫酸钾、氮肥作基肥一次施用,苗期根据生长情况喷施 0.2 %的锰、
硼、锌微肥 1 次。
5.7 病虫害防治
5.7.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要时使用化学
农药防治。
5.7.2 防治方法
5.7.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中耕管理,及时清洁田园。
5.7.2.2
物理防治
根据虫害发生情况,每 667 m
2挂 20 块~30 块黄、蓝板,对蚜虫、斑潜蝇、蓟马等害虫进行防治。
5.7.2.3
生物防治
用蛇床子素、氨基寡糖素等对根腐病、赤斑病等病害进行防治,用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等对斑潜蝇、
蚜虫等虫害进行防治。
5.7.2.4
化学防治
按 GB/T 8321、NY/T 1276 规定,使用化学农药对赤斑病、锈病、斑潜蝇、蚜虫等病虫害进行防治。
5.8 杂草防控
5.8.1 物理防控
采用人工薅锄和覆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秸秆等控制杂草。
5.8.2
化学防控
蚕豆播种后 3 d~4 d 选用适宜的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
5.9
采收
鲜豆荚以豆粒充分鼓起、豆粒饱满、豆荚呈绿色即可采收。
3
DB5329/T 118—2024
6
秸秆处理
秸秆集中收集、晒干后作饲料使用或堆制发酵后作肥料使用。
7
建立生产档案
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种植模式、整地播种、施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采收等相关内容。
4
上一章:耐酸耐氧双歧杆菌单菌联菌酸奶发酵研究 下一章: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刺梨酒的加工条件

相关文章

一种改进的浓香型白酒品评方法 (2) GB/T 33405-2016 白酒感官品评术语 GB/T 33404-2016 白酒感官品评导则 浓香型大曲中酶系与白酒品质的关系研究 浓香型白酒醅中高产酒精酵母菌的定向筛选及分子鉴定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PCA-SVM对几种浓香型白酒的鉴别 酱香型白酒中的风味物质及功效 酱香型白酒中金属元素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