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银杏叶中内酯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银杏叶中内酯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2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17:33:4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银杏叶中内酯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工艺控制
银杏叶中内酯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许珂大(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高2015级7班,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银查内酯类化合物是银查叶的主要药效成分,其药理活性广泛,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效果显著。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银查叶中银查内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和发展势,为该要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查叶;内酯;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银否(Ginkgo biloba L.)为银否科银香属多年生落叶木,在地球上已存在约2亿年,素有“天然活化石”之称。银香叶及其制剂能显著的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活化固子以及抗氧化等,其主要药效成分为黄酮苷和内酯类"。由于银否内酯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系统的显著疗效和广泛应用,对银查叶中内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也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对银查叶内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概况,为银杏内
酯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深人研究提供参考。 1银查叶内酯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近年来,文献报道的银查叶内酯类成分的提取技术主要有热回流提取法、闪式提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亚临界水提取法等。这些方法在工艺操作、溶剂消耗、产品收率与产品质量方
面都各有优缺点。 1.1热回流提取法
热回流提取法是银杏叶内酯类成分提取的最常用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已经被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李文东等以银查内酯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乙醇热回流提取银否叶中银查内酯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 1.5h,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次数3次,银查内酯平均提取率为0.6786%。郭美华等"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出银否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时用70%乙醇提取2 次,每次2h,两次加乙醇的量分别为12倍和8倍,此条件下银查内酯平均提取率为0.378%。姚建标等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并综合考虑工业生产成本和效率,将提取工艺调整为:85%乙醇提取3次,第1次加5倍量乙醇提取3h,后2次分别加入3倍量乙醇提取2h,通过中试放大后认为该工艺简单、高效,节能。钦富华等"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优选出采用8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的工艺,银查内酯平均提取率为0.24%。陈红斗等"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银杏叶加8倍量的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该工艺条件下银查
内酯平均提取率为0.4508%。 1.2闪式提取法
闪式提取技术利用高速机械剪切力和搅拌力迅速破坏植物细胞组织,使其有效成分快速溶出的技术。王平等"运用正交实验法优化闪式提取工艺为:银查叶粒径50目,提取时间 5min,乙醇浓度60%,液固比20:1,此条件下类内酯提取率平均达1.712mg/g。该提取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放大工艺正在进
一步研究中。万方数据
1.3大孔吸附树脂法
钦富华等"采用多种大孔树脂进行考察,发现D101大孔树脂对银香叶黄酮苷和酷类内酯的综合吸附性能最好,适用于其提取物的分离纯化。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为:上样量为生药质量与树脂质量比为1:1,60%乙醇作为洗脱液,洗脱体积为4倍柱体积,纯化物中薪类内酯平均质量分数为 7.36%。
1.4亚临界水提取法
亚临界水提取技术是一种绿色的萃取技术。李文东等”运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80℃,提取时闻30min,提取3次,料液比1:25,其银否内酯提取率为 0.4623%。亚临界水提取法与传统的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率相差不大,但提取时间大大缩短,不需要有机溶剂,可以有效降低
有机溶剂对提取物的污染。 1.5超声提取法
杨港坚等”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比超声、加热回流、搅拌提取法,得到银查总内酯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倍量的乙酸乙酯超声提取3次,银查内酯的总提取率达98.12%。该方法能充分有
效地提取银查总内酯,可作为提取内酯的优选工艺。 2结语
从目前的文献报道来看,热回流提取法仍然是银查叶内酯类成分的主流提取方法,但亚临界水提取法、闪式提取法等新技术固为提取时间的大大缩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银查内酯等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尤其是工业生产中显示出了良好的
前景,成为今后研究的趋势。参考文献:
[1]郭美华,张新建,段丽竭,等.银查叶有效底分的提取工艺[J].中医药佑惠,2010,27(5):1820.
[2]李文东,高乾善,杨鹏,等.银杏叶中银杏内酯提取工艺研究[J]化学生物与工程,2017,34(5):3034
[3]姚建标,王建方,吴旭明,等.银查叶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8):7880
[4]钦富华,夏晓静,主明军,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优选银查叶提取工艺[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6):460461.
[5]陈红斗,孙黎清,董自波.银杏叶总黄酮苷和菇内酯类
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药业,2007,16(14):4748.[6]王平,陈丹龙,朱兴一,等.闪式提取银查叶中转类内酯的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8252826
[7]钦富华,夏晓静,王明军,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优选银查叶提取工艺[]-浙江申医杂志,2016.48(6):142146
[8]李文东,郑兼佳,高乾善,等.银查内酯的亚临界水提取工艺研究[J]山东科学,2016,29(5):3336
[9]杨港坚,冯达星.银查总内酯提取工艺研究[J].制剂与技术,2010,7(11):5455.
2017年11月
化工准理
53
上一章:雨水池在三级防控中的作用及溢油监控 下一章:重大危险源的易损性研究探讨

相关文章

离子液体微波辅助萃取川芎中内酯类化合物 SW/T 1-2013 植物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 ZJM-001-0157-2018 银杏叶提取物 T/ZZB 0393-2018 银杏叶提取物 LY/T 1699-2023 银杏叶提取物 抗感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辣椒素提取工艺研究 芦丁提取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