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油气回收必要性浅析

油气回收必要性浅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9.5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2 13:47:3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油气回收必要性浅析 患。
理论与实践
油气回收必要性浅析李充敌(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7
摘要:油气回收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归纳起来,主要是有三大原因: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存在火灾险关键调:油气回收非甲烷总烃资源光化学烟雾排效浓度
石油和成品油储存销售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气态状的烃类化合物,由于排效浓度高,一般俗称为油气,是指所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并以气态形式存在,排放于大气中的有机化合物的总和。其中甲烷在空气中即使达到很高浓度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除室息和爆炸燃烧外),所以,很多国家对气体中挥发性混合烃类化合物,既油气,常以非甲烷总烃作为污染因子来考患。
油气回收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归纳起来,主要是有三大原因: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存在火灾隐患。
一、造成资源浪费
轻质油品,特别是汽油,只要与空气接触就会很快挥发。汽油在储存、装卸、运输、加注到油箱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油气挥发,进人环境大气,形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油气排放不同于其它污染物的排效,一是排放量大,二是排放的油气为产品一部分。其排效源有储存容器等的固定排效源、车船等交通工具途中运输的移动排放源和生产装置、设备等泄漏的排故源。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地下储量是有限的。因此,油气的排效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从石油工业整体看,据1995年第四届国际石油会议的报导,在美国,从原油开采、炼制加工到成品油销售,油品损耗量约占原油的3%。中国每年的原油总加工量已达3亿吨(包括自产和进口原油),按美国的3%损失量估算,年总损耗量约为900万吨,价值4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特大型炼油厂的生产能力。
二、造成环境污染
《车用无铅汽油国家标准》(GB17930-1999)规定,苯含量不大于2.5%(V/V),芳烃含量不大于40%(V/V),烯烃含量不大于 35%(V/V)。油气中含有的烃类化合物主要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主要碳元素组成为C2-C8。
油气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明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
作用,对皮肤粘膜有一定刺微作用,可使细胞内类脂质平衡发生障碍,严重可引起皮炎和湿疹,
对造血系统的慢性作用视芳香烃含量而定。急性中毒很少见,主要是违章操作所致。在汽油项部喷溅式装车的下风则,油气浓度偶尔很高足以引起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感到头晕、恶
心、呕吐、心慎、全身无力或如醇样步态、精神悦愧、言语不清。般在脱离现场时稍加治疗即可好转。严重中毒者则可能固意志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而死亡。从化学组成来看,芳香烃的毒性最大,烯烃次之,环烷烃和烷烃较小。芳香烃中的苯是公认的有毒致癌物质。急性接触于100ppm苯燕汽中,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其它系统。长期接银苯燕汽可以诱发白血病、染色体失常和造血机能异常等症状。甲苯和二甲苯与苯有类似的毒理作用。
油气不仅作为一次污染物对环境产生直接危害,而且还是城市中光化学焖雾的主要诱因之一。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大气中
臭氧浓度的增高,可视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信号。光化学烟雾可由城市污染区扩散到几百公里以外,在城市地区发生的光化学烟雾,近90%为地表臭氧。地表臭氧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人眼,对鼻、咽喉、气管和肺部也有刺激作用,并能使哮喘病人哮赠发作,对诱发癌症也能起一定作用。
三、存在火灾隐患
闪火点或闪点是指可能性液体(如烃类及石油产品)的燕汽同空气的混合物在临近火焰时,能发生短暂闪火的最低温度。并不是任何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都能闪火爆炸,闪火的必要条件是:混合气中烃或油气的浓度要有一定范围,低于这一范围,油气不足,高于这一范围,则空气不足,均不能闪火爆炸。固此这浓度范围,就称为爆炸范围。
大致上体积浓度范围1%-8%的油气,遇到明火将产生煤炸
燃烧,当煤炸燃烧产生时,一般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对轻质油品的作业,有严格的安全规范要求。以汽油装车为例。在汽油装车过程,排放的油气体积浓度通常在15%-55%之间,当油气排放至环境大气中,经过空气稀释,其中的一段时间内,油气浓度将被释释至煤炸范围内,且体积增大几十倍,此时的油气最危险。1升汽油能挥发100-400升燕气,扩散到很大的空间。有时火源离汽油似乎很远,但与汽油燕气接触后,仍会引起继烧。在爆炸范围内的油气,即便遇到衣物摩擦产生的微小静电火花,也能发生猛烈煤炸。1升汽油挥发后产生的燕气发生爆炸,威力相当于1kgTNT炸药。爆炸时产生的气体速度,约为 3000m/s
降低排效油气体积浓度在1%以下,是解决油气爆炸继烧火灾隐患的的最有效措施。鉴于受到各种控制油气排放技术水平和油气回收技术水平、投资额度和运行成本等所限,无法全部将排效的油气体积浓度控制降低到1%以下。但也应尽量使用各种技术,控制油气的排放浓度。特别是对汽油装、卸车等过程不可避免产生的油气进行有效油气回收,尽量控制油气排放浓度。美国标准规定,每装1升汽油,从油气收集和处理装置排出的总有机化合物不超过10mg。欧盟标准规定,从油气收集和处理装置排出的总有机化合物不超过35g/m3。北京市标准规定,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净化效率不低于98%,排放浓度在标准状态下不大于 25g/m3,是一个双重标准
达到美国排放标准,尾气排故的体积浓度均在爆炸继烧范固下限值以下。仅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美国的排放标准更具科学性,但实施起来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提出过高的排效限值要求,将大幅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企业无法承受。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效标准规定,非甲烷总烃的最高允许排效浓度为 120mg/m3,是全球范围内要求最高的排放限值,标准颠布十多年了,至今都没有执行过。
综上所述,对油气实行回收处理是势在必行。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国内发达地区已全面开展了油气回收的改造
上一章:新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合成及其多环芳烃富集与检测性能研究 下一章:制氢装置转化催化剂旧剂回用实例

相关文章

浅析流量控制在海门广电网络中的必要性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绕行沧州市区的必要性浅析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浅析生物添加剂取代化学添加剂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油气管道穿路套管存在问题与必要性分析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性 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研究 论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 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