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意康嘉路
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研究
杨琨(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项经济建设发展迅速,起着主要支撑作用的基础能源有两大类:油气和电力。其中石油天然气受地域条件限制明显,往往需要跨区域运输,国内著名工程“西气东输“就是典型的代表。但是由于油气本身具有一定的易然易爆特性,加上运输过程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了保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必须加强对油气储运设施的质量控制,保证油气运输安全。
关键词:油气运输;设施安全;质量控制;重要性
1油气储运设施的概述 1.1油气的储存设施
油库是较为常用的石油储存设施,根据存储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地下油库、地面油库等,根据储存油的种类差别可分为成品油库、润滑油库等。油库的选址要以远离建筑密集区和人员高流动区域,保证油库的安全。天然气的储存设施一般以 LNG设施为主,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地上罐、球形罐、单容罐等。
1.2油气的运输设施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整体分布不均,“东部用油而少油,西部多油不用油形象的概括了我国油气分布的不合理性。因此,近年来我国先后投人巨资修建了多种形式的油气运输线路,其中运输量大、较为常用的几种运输方式为:公路短途运输、水路轮船运输、铁路运输和管道运输。著名的“西气东输” 工程的主输油线路就是采用了管道运输方式,在分支上结合多种其他运输方式。
2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 2.1油气介质具有易燃易爆特性
油气的化学成为以烃基为主,而这种化学成分具有易燃易爆的化学特性,加上石油运输过程中容易聚集静电,以此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首先,在管道油气运输过程中,为了实现长距离运输,需要在源头施加极高的压力热力,这就对管道的抗压能力提出了考验,尤其是在管道接口处、焊接处,一且管道密封性能不好,受到巨大压力就会导致管道破裂,导致油气泄露。其次,无论是管道运输还是其他方式的运输,都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油气蒸发现象,如果空气流动性较差或蒸发的油气难以快速消除,遇到热源或火星就会引发燃气爆炸,造成严重危害。
2.2油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虽然总储量较大,但是人家占有量相对较少,而且受当前开发条件的限制,很多深层次、高难度的油井产油量较低。科学家在我国东部海域发现数量可观的“可燃冰”,理论上能够解决我国能源危机,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不够,也难以直接应用。此外,国际能源竞争激烈,石油、天然气储量不断降低,种种因素都使得油气的储运安全变得极为重要。近年来原油泄漏、输油管道破坏等事故频频发生,给油气储运安全鼓响了警钟。因此,加强油气储运设施安全,防止油气泄露事故,是现阶段油气储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万方数据
3保证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有效措施 3.1严格控制设施质量,把好工程验收关
风险控制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首先要从管道修建做起。在管道修建时,首先要做好工程整体规划,对于管道沿线的地质特征、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状况、人员密集程度等社会因素做到仔细调查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管道路线,尽量避开地质活动频器区域、人员和交通密集区域,最大限度的保证管道后期运行感情。其次要傲好管道选材工作,挑选质量合格、性能优良的管材,保证管道修建质量。最后,相关部门在进行管道工程验收时,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测
试,只有各方面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要求方可验收交付。 3.2构建安全网络系统.保证油气储运安全
除了管道运输外,公路短途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也需要进行相应形式的安全保证措施;除了油气运输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外,油气的存储也需要进行严格安全控制。为了综合保证油气储运安全,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快建立起结构完善、功能齐备的油气储运安全网络,将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纳入网络体系之中,时刻监督事故多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其次,根据现有事故处理经验,分门别类的制定安全事故报警机制和预整机制,保证能够在油气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解决措施,将事故安全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再次,加强系统网络的完善和补充工作,及时将新的事故原因和处理方式添加到网络系统中,不断丰富经验资料。定期进行管理效果评定和检查,查缺补漏,保障系统安全功能的正常运行。
3.3树立安全操作意识,建立长效预警机制
不断增加的油气管道里程和数量已经形成了互相交织的油气管网。所以,若在油气输送及生产过程中出现一次误操作,极有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引发难以估计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职工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其良好的安全操作规范。管理单位应积极开展管道保护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严打不法盗油行为,确保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建立管道安全运行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求企业同时做好内部和外部环境建设,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
任、采用新工艺及加强设备管理。参考文献:
[1]蒋仕章,蒲家宁.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与调价].油气储运,2012,(10):22-27.
[2]张镇,李著信,石进.长输油气管道第三方破坏故障树分析[].油气储运,2011,(6):3740
[3]董绍华,王联伟,费凡.油气管造完整性管理体系[J].油气储运,2010.29(9):641-647
作者简介:杨琨(1981-),女,辽宁盘锦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与研究。
2015年12月
化纪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