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我国石油进口运输布局与运输安全浅析
仲涛(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完院麻坊分院一院办公室065007)付天翔(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一仪表设计研究所065000)
摘要:由于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石沟消费区或分收,供给市场脱离消费市场等原因,导致长距离运输石油成为必然总势。因此,安全运输石油成为确保石油进口大国石油稳定供给的强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进口石油的运输市局展开分析,揭示石油运输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一步指出我国石油运输路线的基本框架
关键调:石沟进口运输市局风险基本柜渠
确保进口来源的安全是保证石油安全、稳定进口价格和保障运输安全的必要前提。但是由于进口来源易受到来自多方面风险因素的影响,比如战争因素等人为因素和自灾害等不可抗拒性因素,这就使得石油进口来源具有不可控性或者说只有部分可控性,在这种情况下,联系石油来源地和进口目的地的纽
带运输通道成为石油运输安全的关键,一、我国石油运输方式及运输线路
一般来说,海运石油的运输成本最低,管道运输则相对稳定性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行对较小,铁路运输虽然运量受限制但对我国目前情况而言,陆路运输对于保障国家石油资源的安全仍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意义。三种运输方式各有千秋,相辅相成。如今我国石油进口主要依赖海运,中亚的石油主要通过管道运输运到国内,而采用铁路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俄罗斯,
国际石油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运,它具有运量大和运费低的特点。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集中来自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所以海上油轮运输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渠道,其中只有10%的石油不依赖外籍油轮运进国内,而且进口石油有80% 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我国船运公司仅仅承担1110的运输任务
管道是陆路运输的一种,具有运量大、安全叮靠、可控性强和稳定性高的优点,在国际原油贸易中,管道与油轮相辅相成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两大运输方式。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输油管道迅速发展,:
中国成为通过石油管道运输来自卡沙干油田
的排名第三的国家
铁路运输成为海运和管道运输的补充方式。虽然铁路运输的运量受限,但是相对海运和管道运输而言,铁路运输的成本较低,对于大陆上没有铺设管道的地方,铁路运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铁路运输只是国际原油贸易的权宜之计。数据统计通过铁路方式从俄罗斯输人石油的总量呈递增趋势,然面由于中俄两国的铁路轨道不一样,这就使得铁路运输的成本要高于管道运输。但是在中俄原油管道出现波折的情况下铁路运输成为最现实有效的方式,然而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向是影响铁路运输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一旦石油价格大幅回落,铁路运输就不可取了。
二、我国石油进口运输存在的风险(一)、战争惑地区冲突间题
石油是种不可再生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很多国家为了抢占石油挑起战争和地区冲突。以两伊战争为例截止上世纪80 年代,伊拉克对来往船只攻击了不下130次,严重破坏甚至击沉的只更是不计其数。除此之外,很多国家也利用管线和港口等大做文章。两伊战争爆发后,站在伊朗这边的叙利亚就关闭了经叙利亚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道,直接导致伊拉克的石油输出量减少三成
(二)、恐怖主义和海上袭击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上主要的恐怖组织陆续把海上武装斗争和恐怖袭击列为计划,成为海上不安全因素的主要来源。在一些军事缺乏稳定的地区,海盗活动氟,成为过往商船的安全胁。目前世界上海盗活动最频繁的地区当属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东南亚地带,苏伊土运河一带也是海盗和恐怖组织常出没的地区。进人20世纪以来。海盗活动仍十分期繁,2001年单
65
是马六甲海峡地区国海资出没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 160亿美元
(三)、油气运输事故
海运的可控性相对较差,易受浓雾、海浪、海洋地形等多种自然因素和其他不可抗拒性因素的影,所以真正适合大型运输船舶通过的航道数量有限,而且带来很多航运安全间题。另外,近年来国际原油贸易发展迅速,油轮和其他大型船舶数量增多,造成航道拥挤、秩序混乱等间题,提高了航行中的不安全系
(四)、地缘政治
石油资源的输人要经过多个国家,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成为影响运输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为了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能源进口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国家政策势必要带动相关国家的政策调整,成为区域其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动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周边的石油进口运输布局
海运虽然是我国石油进口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但是,它的运输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比较低难以满足我国能源安全的需要。因此为保证能源输人的安全,我国尝试探索各种可能的石油运输线路,确保石油进口线路的安全和畅通。为了降低海运风险我国正在寻求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陆路运输以及印度洋海域的海上通道。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陆路运输方式的实现体现了我国石油进口方式的多元化,「
而通过印度洋的人海口进口原油如今中哈石油管道已经投人使用,这
的方式,降低了海运风险
就为中国原油运输提供了稳定而长期的陆路能源供应,也为中哈俄三国在能源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单是中俄秦纳线和中哈输油管线两条管道每年就为中国至少提供4000万吨石油,除此之外,在我国周边还有儿条潜在的石油运输线路。首先是南亚地区的瓜达尔港运输线路,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通往中国新疆;IPI 油管,从伊朗途径巴基斯坦运往印度,之后再运到中国境内。其次中亚地区,我国正计划投资41亿美元修建TAP油管,以土库曼斯坦为起点,经过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到达印度境内,然后再输往国内。但是考虑到印巴和中印关系,估计会有很多困难。最好是关于中俄印管道的猜想,印度方面提出3条路线把原油从俄罗斯通过中国的乌鲁本齐和喀什运到印度,印度方面认为这3 条线路不仅可以给中国带来高额的中转费,相关建设还会推动中国与南亚邻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而我国专家指出这3 条线路都要经过中国新疆南部,地势险要,不仅加大了施工难度
也不使于建成后的维护工作。结束语:
为了保障石油资源持续不断的供应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积极寻求石油供应源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探索新的运输通道,以降低海上运输带来的风险系数,为此国家必须加快组建原油进口输送船队以及铺设运输管道,加强同中亚、南亚国家在能
源方面的合作,实现石油运输途径和线路的多元化。参考文献:
[]李岁,王礼茂.从地缘政治角度香中国石油进口运输安全[M].资源科学.2008,(12)15
[2]陶为.我国国际原油寅易中的运输风险分析[]外交学院 201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