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衡器鉴定准确度的因素及完善策略
吴其勇(广西浦北县计量检定测试所,广西浦北535300)
摘要:依照既定规程对衡器进行科学检查,可以促使衡器的准确度得到保障。从实际操作角度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规程被视为“空中影虹”,“只被远现,而并未得到实际上的贯御与落实",这是导致衡器准确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对此,本文将全面分析衡器鉴定准确度的影响团素,并提出适宜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衡器鉴定;准确度;因素;策略
作为计量器具中的一份子,例如,电子台称、电子计价称、电子衡等,衡器已经在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与电子技术紧密结合,成为各行业受到青腺的计量仪器之一。而做好衡器鉴定工作是为了追求质量上方无一失必要保证,下文将阐述了衡器鉴定的内容、影响因素以及完善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
引玉的作用,让衡器检定的准确性更有保障。 1衡器鉴定的内容
(1)进库鉴定。衡器在使用前,尤其是通过购买得到的衡器,例如电子称、电子衡等,在进库前,要组织专业技术鉴定人员对其合格程度、质量层次等进行全面鉴定
(2)进室鉴定。当准备将衡器投入到各生产车间、厂房等进行使用时,车间鉴定检查小组要做好相应鉴定工作,将合格标志贴到合格的衡器上。
(3)定期鉴定。即由检查小组对衡器的具体使用状况以及各项目的情况进行周期鉴定,并及时记永鉴定结果,合格的统一配备合格标签,不符合标准的要交由技术维修小组进行修复,只有维修合格后,才能再次投入使用。
(4)归还鉴定。这主要是针对某些外界的衡器,例如电子称外界给其他组织使用时,当其归还时要对其准确度进行鉴定,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间题,
2影响衡器鉴定准确度的因素及完善措施
(1)过重的货物对衡器的冲击。虽然在衡器的设计中,秤体结构与传感器能够克服一定量的重物对其的冲击,但其有
定的限度,即防撞限位措施,
一且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限量,会
造成衡器该结构的损伤。从而引起电参数出现变化,使衡器测量的准确度逐渐下降,这表明使用者在衡器称量中,要尽量保证货物均衡堆放在衡器表面,并且要尽可能的轻放轻卸,避免衡器遭受大幅度的震荡,以确保衡器的准确度不受损害,
(2)人为失误操作对衡器的影响。以电子衡器为例,其在使用中,为了追求可靠性,使用者经常附加秤盘,以确保平衡。但这样一来,在称重时,附加秤盘本身的重量常被忽略,多数人认为只要按去皮"按钮,附加秤盘的重量便不在计量范围内,但殊不知这样会使电子衡器处于“去皮”的工作状态,从而使电子衡器的零跟踪优势消失,电子衡器容易出现左右晃动甚至漂移。解决这一间题要求将所附加的秤盘在一开机时便作为初
33
化理
2016年7月
始皮重使之去掉,以防止让衡器处于“去皮"状态。一最情况,3 千克左右的附加秤盘的重量要小于0.5千克
(3)外界因素对衡器准确度的影响。主要是指处于外界中使用的衡器,像台秤、电子衡等较大的衡器在使用中,震动、风力等外界因素对其干扰并不大,而对最大称重值仅200到300 克左右的小型电子计价衡器来讲,则影响巨大。强大的震动与风力将导致电子计价衡器处于晃动状态,其所显示的数字会随意跳动,因而准确度大大受到干扰。因此,当需要进行户外称量时,应尽量选择最大称重值在三千克以上的电子计价衡器,以改变衡器的不稳定状态
(4)自然环境对衡器准确度的影响。第一,自然环境的温度。设计者考患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因而在衡器传感器设计中,突出了温度弥补优势,能够自动弥补输出敏感系统以及输出零点,以电子计价秤为例,虽然传感器具备了这一功能,但是自然环境的温度的范围却波动较大,巨大的温度差异对电子计价秤的准确度会产生影响,对此,使用者在电子计价秤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衡器温度的使用范围,即使用温度为零下10摄氏度到零上40摄氏度,储藏温度为零下30摄氏度到零上80摄氏度,以保证电子计价秤的准确度。第二。自然环境的湿度以及酸、碱物体的影响。国家对衡器使用环境的湿度要求为小于或等于90%,同时要杜绝接触酸碱物品。而超出了这一范围,电子计价秤的准确度便会受到损害,固而在使用电子计价秤时,要尽量保证环境湿度符合规定,且不接触酸碱物品,除此之外,环境的清洁程度也对衡器的准确度产生影响,当大量的灰尘依附在秤的表面或四周,既可能影响准确读取称重数量,又会妨碍电子计价秤的正常使用,这就要求定期清洁与护理工作必须到位,但在清洁时绝不可用水或其他非专用清洁剂随意清洗,应当使用电子计价秤的专用清洁剂进行清
洗,防止清洗措施不当,造成电路故障。 3结语
综上所述,衡器鉴定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负责,并且其准确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明,这就加大了鉴定的难度,而只有做好鉴定工作,才能确保衡器的使用环境、使用条件以及具体使用方法等获得科学根据,进而提高衡器称量的准确度,以为各
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工具性支持。参考文献:
[1]张诗永.提高船舶水尺计重精度应注意的间题[]]海峡科学.2013(11)
[2]沈立人,再谈正确使用称重传感器[J]衡器.2013(11),[3]罩彦龙,杨真,付新生,盛玉婷.称重传感器结构参数优化
研究[J].衡器.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