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北大43躺井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李翔期肖晴
施工管理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义北油田大43块已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偏磨、肩蚀、结蜡现象严重,以及泵挂深、并况差等图素的综合影响,导致油并免修期超,輪并频整发生。因此,为了维持油的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研究治理輪并间题有着重大的实除意义。结合大43区块现场实际,总结了輪并发生的原团,探讨了关于躺并频繁的主要同题,以及躺并防治措施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航并;偏磨;防治措施引言
义北油田大43块已进人高含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受高含水、高矿化度介质,以及泵挂深,井况差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油并免修期短,部分并频紫骑井作业,油田开发成本上升,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固此,操索油并躺并原因,寻找有效治理
途径,已成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1.现状分析
通过统计大43区块近儿年来骑井作业可以发现,杆类问题和泵类问题是油并躺并的两大主要原因:
1.1杆类问题:杆偏磨是杆类问题最多的表现,研究认为主要是受并身结构及地层产液和含水影响所致。
1.2系类问题:泵类向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固定凡尔座出现豁口,造成泵漏躺井,二是固定凡尔内经常被垢片或者井底出
泥糊状物质将固定凡尔堵死造成躺井。 2.躺井原因分析
2.1管杆偏磨是导致油并躺并的主要原因
2.1.1采油工艺特性决定了杆、管偏磨的客观必然性
2.1.1.1抽油系的工作原理决定了杆管偏磨的客观必然性 2.1.1.2抽油系统在工作中,由于杆管在径向上基本上不发
生转动,抽油杆有规律地重复运动,造成管杆总是在同一方向,
同一部位上发生摩擦,很容易造成摩擦部位的管、杆失效。 2.2腐蚀造成管杆失效
采油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后,将进人高含水的开发时期,采出液具有高含水,高矿化的特性,将对采油井下开采设备造成高蚀,同时随着井筒技术状况的持续恶化,大43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产出液的矿化度高,含氯离子、CO2高,pH值
偏低,呈弱酸性,这样就使得管杆受到化学腐蚀。 2.3泵的因索造成的躺井
从历年躺并统计可以看出,凡尔座有沟槽、固定阀漏失、凡尔被姓物堵塞等泵因素导致躺并。
2.3.1产出液对抽油泵主要部件腐蚀;动液面下降,平均泵挂加深,会使得抽油泵承受的载荷增大,柱塞与泵筒之间的磨损增大。
2.3.2胜物堵塞案筒,分析途径可能有两种:一是热洗时罐车内沉积的铁锈或井并底性物随洗井液进人系筒内沉积,二是油管内壁或抽油杆结垢、腐蚀产生铁锈、垢片掉人泵筒内沉积,三是使用的耐磨副和扶正器碎片掉人系筒堵塞。
3.治理躺并措施 3.1防偏磨配套技术
3.1.1内衬油管
内衬EXPE抗磨抗腐油管就是在标准外加厚油管内壁加衬
189化催理2015年2月
上一层EXPE内衬管,并通过特殊工艺保证衬管与油管管体紧密结合,制成的具有耐磨和防腐性能的特种用途的油管。截止 2014年上半年,大43区块已应用内衬油管38井次,经现场应用证明,EXPE内衬防离耐磨油管可大大提高油管的使用寿命(3-5倍),减少修并作业次数。
3.1.2异形抗磨接箱
异性抗磨接箍结构,有三弧形扶正体及接箍组成基体材质为优质合金结构钢。工作原理:抽油杆连接相应规格的异性抗磨接箍,三弧形扶正体可以自由转动,在上、下抽油的过程中,
三弧形扶正体自动扶正,防止管杆偏磨。 3.2清蜡技术
目前大43区块根据井况、原油物性、含水等参数,优化洗井周期和洗井方式,结合生产参数变化、井况变化、负荷和电流的变化动态调整洗并周期和洗并方式。2013年以来开展空心杆
热洗清蜡装置,用以提高热洗清蜡效果。 4.结语
4.1内衬油管有着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效果也很好,应有内衬油管+异性抗磨接箍的配套技术,对那些偏磨难治理的井效果能很好的延长生产时闻。
4.2油井在生产过程中,以长冲程、低冲次的生产参数为主,降低抽油杆工作循环次数,延长抽油杆使用寿命,同时根据抽油杆下并时间结合作业可提前进行更换,避免躺并作业,
4.3在结蜡并上根据油井历史作业情况,结合油井产量确定合理的清防蜡方式,产液量高以热力学清蜡为主,产液量低以化学或刮蜡杆清蜡为主,
4.4完善作业质量考核政策,健全管理网络和管理制度,促进地质,工艺、采油、作业联动,控制躺井和过程管理有效地结
合起来,促进躺井周期得到进一步延长。参考文献:
[1]万仁薄.采油工程手册(上)[M].北京:石油工业出板社,2000.[2刘桂林,陈伟平等.抽油机井杆管筛癌成因分析及防治
猎施[J].钻采工艺2005.11.
[3]张辉,周志敏,江涛.深入辅井分析手求控鞘并对策[] 科技致富向导,2011,27:320321.
[4]王显丰等,拍油杆断脱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9)
[5]幕像杰。抽油杆断脱原因分析[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4(1)
[6]矫海燕-胜利油田油井躺井的原因及措施建议[]]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18:100101
[7]弓翠华,屠建峰,高江萍,王斌,普忠府,钱士荣,胡银婷.分因素治理油井有效控制勃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09)
[8]管李峰,费立峰.依靠技术管理减少辅井[]中国石化 2009.(10)
作者简介:李翔(1985-),男,硕士学位,山东东营人,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井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从事油田开发管理工作。
肖晴(1987-),女,学士学位,山东东营人,2010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从事油田开发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