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题目:随钻测量系统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题目:随钻测量系统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4.0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1 17:54:4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题目:随钻测量系统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110
化工雀理
题目:随钻测量系统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李世举王晓飞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67)(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57)
2013年第9期
摘要:钻并技术的运用离不开随钻测量的辅助,随钻测量系统技术自出现以来就始终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不断发展进步,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特给出随钻测量的定义,介绍国内外随钻测量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对技术的发展前景微出分新析。
关键词:随钻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前景
随钻测量系统技术是钻井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随钻测量凭靠实时评价、能完成困难测井等优势而受到重视,有关随钻测量系统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人。从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来看,该项技术的水准和前景都十分良好,能够在钻井工程中发挥实效。
一、随钻测量的定义
随钻测量就是借用一定的仪器,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对钻井过程中所遇地层的岩石和地质进行测量,得到完整的物理参数的过程。随钻测量需要用到声波、放射线、核磁和电阻率等测量技术。
二、随钻测量系统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现状(一)、随站测量系统技术的国外发展历程及现状
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人对随钻测量技术投人研究,但仅停留于电极测量和地层电阻率的测量上。到了50年代,研究者开始考虑电磁波的应用,但围于地层信号传递的衰减性而未收到良好成效。同时,借用钻杆来传送声信号的方法也因距离限制而宣告失败。在50年代后期,正脉冲泥浆逼传系统被发明出来,并在60年代初期的试用中取得了成功,这是随钻测量系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首个成功记录。60年代后期,EIF公司开始大力推广正脉冲泥浆遥传系统,使随钻测量的概念间世,并开始了商业服务。从70年代开始,随钻技术引发了大范围的关注, MobilR&D公司研制出正弦波泥浆遥传系统,GerhartOwen公司则推出了自然伽马井下仪器。进人80年代,随钻测量系统技术的革命时代真正来临,很多公司都加紧研究步伐,推出各类主导产品,使测量仪器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在21世纪初期,一种更为耐用的随钻测量系统由Westherford公司研发出来,这种模块化的系统可以克服恶劣的钻井条件,使平衡应用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并于2004年投产使用。总体来看,国外的随钻测量系统技术始终向着更加先进、更加可靠的方向发展,不仅在硬件工具上取得很大突破,在参数解释和软件系统的研发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功
(二)、随站测量系统技术的国内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对随钻测量系统技术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从20世纪 80年代后期才正式开始。经过几十年的操索,虽然有所收获,但鉴于配套设施缺乏、基础条件游弱等问题而与国外研究成果相去基远。1999年,我国的胜利石油管理局从国外引进了FEWD 这种随钻地层评价测量仪,用于塔里木油田和胜利油田的薄油层钻并,在地质导向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技术成效。在这一时期,四川、大港等油田单位开始应用MWD系统,使其为水平井钻井服务,提升了地层判断效率。胜利石油管理局在引进测量仪之后,也积极开展了技术研究,已研制出了完整的无线随钻测井仪系统,在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技术进展,基本可以取代进口仪器。20世纪末,经过对井下电磁信号短传技术的深人研究,NBLOG-1型测量短节被研制出来,自然伽马、并斜角等都可以通过此项技术完成测量。在1999年的6 月份,"地质导向钻并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式立项,研发单位、制
万方数据
造商、应用单位都参与研究,开展技术攻关。2001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感应电阻率测量仪、正脉冲MWD被研制出来。 2002年推出的CCMWD系统满足了数据传输速率高、井深大的要求,使CCDS-1系统研究获得阶段性成功,同时也建立起了随钻测量系统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04年,通过引进LWD和 FEWD测量系统,使我国的配套设备水准达到新的高度。2005 年,海蓝公司研发的多种测量仪间世,在耐温、精度、方便性等方面优势明显,逐渐替代进口仪器,被应用于国内多个油田钻井当中。2007年,CGDS-1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被成功应用于工
业当中,是我国无线随钻测量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三、随钻测量系统技术的前景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与发展,国内外的随钻测量系统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避步,收到了较好的应用成效。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随钻测量技术必然会向着更加高新的方向发展,推动钻井技术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为了确保随钻测量系统技术的稳步前进,在研发与探究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更加关注采样密度和仪器的探测深度,确保通过仪器的使用能够将地层实际情况更加精确、客观地反映出来;第二,在供电系统设计方面投人更多精力,研发耐压、耐温的高强度传感器,使系统的运行时间得以有效延长;第三,使系统向着成像化、组合化的方向发展,控制好钻头与仪器探头之间的距离;第四,提升测量信息的传输速率,使系统的传输能力不断提升;第五,注查克服壳体波和钻井嗪声的干扰,提升随钻测量系统的抗震性能,保证工作的可靠性。满足了上述要求,随钻测量系统技术就能够基本满足钻井要求,当然,随着勘探复杂性的增加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随钻测量技术的相关要求也会
不断提高,需要研究者以实际需求为方向微好研究调整。结束语:
随钻测量系统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国内外的钻井工程中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研究中必须以实际钻并需求为方向,从不同角度出发来完善随钻测量
系统技术,使其为估并工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参考文献:
[1]孟爆华,嵌入式钻井压力测量系统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07)
[2]徐风玲,高学结.随钻方位电磁液电阻率未钻地层预测技术[],录并工程,2011(02),
[3]唐字,王环,高温钻并环境下的随钻测井仅器电子线路升级技术[],测并技术,2011(02)
作者简介:李世举(1986-06)男,汉族,湖北仙桃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助理工程师,本科学历,资源勘查工程方向
王晓飞(1983-)男,汉族,河南登封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助理工程师,本科学历,资源勤查工程方向。
上一章:造纸厂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一章:油气田地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相关文章

Q/SY 07006-2016 随钻环空压力测量系统 NB/T 10258-2019 煤层气井电磁波传输随钻测量系统 Q/SY 07005-2016 电磁波无线随钻测量系统及橡胶无磁扶正器 NB/T 10174-2019 矿用定向钻进随钻测量装置技术条件 GA/T 2003-2022 多道心理测试 系统调查测试方法题目结构 NB/T 10175-2019 煤矿井下有线随钻测量钻杆 SY/T 5416.1-2016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1部分:随钻类 Q/SY 02761-2019 电磁波随钻测量仪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