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关于镀锌层彩色三价铬常温钝化工艺研究

关于镀锌层彩色三价铬常温钝化工艺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3 09:00:4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关于镀锌层彩色三价铬常温钝化工艺研究 专业管理
关于镀锌层彩色三价铬常温钝化工艺研究
储俊生岳西县创奇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安庆246600
摘要:常温耐离蚀的彩色三价络采取钝化工艺处理,能够获得具有一定耐肩蚀性能,且色泽亮丽的影色钝化膜。基于此,本文开展相关实验,对耐腐蚀的影响固素进行分析,从而为镜化加工技术的推广,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镀锌层:色三价铬;钝化工艺
钢铁零件电镀锌工艺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基于促进镀锌层耐蚀性提升的基础上,必须要采取电镀锌层处理的方式。六价铬盐钝化镀锌层及三价铬均可以满足此需求,但是相比较而言,三价铬的毒性更小,对环境污染更小,而且成本更低、工艺较为简单,固此对三价铬钝化镀锌层工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有关镀锌层彩色三价铬常温钝化工艺进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1相关实验及原理 1.1实验原理
常规六价铬钝化膜是利用锌的溶解、三价铬凝胶析出而产生的,膜层中包括六价铬。相比较而言,三价铬膜层是利用锌的溶解而产生锌离子,继续溶解而导致锌表面溶液pH值变大,三价铬和锌离子,氢氧离子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具有定耐蚀性的钝化膜。具体化学反应流程参考以下公式
溶锌过程:Zn+0"(氧化剂)→Zn"+0x
Zn+ZH+—→Zn*
(1)
成膜过程:Zn*+xCr*+YH;O→ZnCrO+2YH"(2)
溶膜过程:ZnCrO+2YH*→Zn°+XCr*+YH,0 1.2相关配方
(3)
三价铬钝化工艺配方具体包括以下成分,比如成膜剂、氧化剂、金属离子、络合剂、封孔剂等,其中成膜剂的主要功能是形成钝化膜;氧化剂是为产生锌离子,有效促使膜的形成;金属离子能够对外观额色与耐蚀性进行调整;络合剂的作用是对成膜速度及钝化液稳定性进行控制,成膜促进剂的功能是对膜层颜色进行调整,封孔剂的主要作用可以适当填充钝化层的微
孔,确保膜层更加细密,因此膜层的耐蚀性得以有效提升。 1.3钝化膜盐雾试验
盐雾试验是对产品防腐性能进行测试的主要技术。盐雾试验得出的相关结果可以为钝化生产工艺的科学合理设计提供相关帮助。在本文中,盐雾试验时间指的是从紧固件试样开始试验,直至紧固件试样产生锈迹之间的时间。
2实验结果分析 2.1技术难点
首先,有关色泽控制方面,钝化工艺方面从黄色逐渐变成紫色、绿色。因为钝化液浓度具有非常广泛的使用范围,按照生产条件、产能情况对钝化液浓度进行调整,对于钝化时间与色泽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在此过程中注意对盐雾效果的影
80
2016年1月

响,事实证明,如果进行大规模自动生产,处理液根据60-70mL进行开缸,钝化时间仅仅需要10秒左右就能够达到理想色译。如果是手工操作的方式,也能够对浓度、处理时间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理想的色泽,
其次,有关浓度控制方面,Cr3+含量控制于2.5~3.0g/L的范围内,膜层颜色表现为鲜艳的彩虹色,而且此时耐蚀性能相对稳定;有关钝化时间控制,一般是10s左右,实际生产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浓度、温度以及pH值等
再次,pH值控制方面。如果pH值太小,那么钝化膜容易发花,如果pH值太大则膜层容易产生发雾。一般来说,生产过程中pH值不可避免变大,我们可以采用硝酸减小pH值的方法。硝酸的用量适当考虑钝化液补充量。正常而言,每补充L的钱化液必须要补充100mL的硝酸,即能够稳定其pH值处于合理的工艺范围内。
最后,钝化膜老化处理方面,可以利用数次取样进行对比。在最后的老化工序过程中,热水洗的温度必须要控制在
50℃~80℃的范围内。 2.2技术创新点
常温彩色三价铬钝化技术工艺的研发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创新点,具体包括:
(1)对原材料进行控制,环保问题得以适当解决;
(2)固所有工艺均在常温下操作,减少单位产品能耗
(3)成膜速度为10s左右,生产效率得以大大提升,非常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
(4)耐蚀性能比较稳定,而且生产成本降低:(5)工艺比较简单,操作方式也比较容易,
3结语
综上所述,镀锌层彩色三价铬常温钝化技术经过多次测试,证实在环保、节能以及各项数据指标方面,均符合产品要求。经济性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按照每年电镀产品不小于两于
吨计算,节省成本约为200万,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郭崇式,王吉民.钱等落液中六价铬和三价铬的快速测定[J].电镀与精饰,2006(04).
[2]李潮迅,谢晋显,江琳才.三价铬镀液电沉积机理的研究简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3]李国华,赖央汶,黄清安.三价铬镀液中配体的作用[1]材料保护,2005(12)
[4]郭崇武,易胜飞李健强.三价铬镀等溶液中六价铬杂质的测定[J].电镀与精饰,2008(01).
上一章: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下一章:防止原油污水外溢污染的两种工艺办法

相关文章

JB/T 11616-2013 电镀锌三价铬钝化 铝合金三价铬本色钝化实践 铝合金三价铬钝化液的研制和应用 YB/T 4680-201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镀锌薄板无铬钝化评价方法 YB/T 4680-201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镀锌薄板无铬钝化评价方法 热镀锌环保钝化板的涂装性研究 热镀锌锌层厚度控制技术研究 GB/T 26108-2010 三价铬电镀 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