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20.0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3 11:24:5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悸接焊接培训McldingTrauning 3结论
(1)激光焊来具结构设计简单实用,采用定位板的凹形台阶及强强磁铁对工件进行精确定位,取得了良好的焊接效果。
(2)夹具设计便于上下料,与激光焊接系统联动,实现
半自动焊接,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3)该夹具系统已经在抽油烟机油杯焊接的实际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牛长冬,秦永旭.不锈钢电池外壳焊接工艺的改进[]],
焊接技术,2010,39(6);3638.
Zuo Dungui, Li Fang, Hua Xueming, et al. New welding
[2]
technology of aluminium alloy in autoindustry [ J]. Elecetric
Welding Machine,2007,37(7) :1 5.[3]
李晓松,王作东浅谈不锈钢管道氢弧焊的焊缝背面保护方法[J].金属加工,2009,4(4):34-35.
魏晓彤.不锈钢薄板焊接方法的探讨[J].广州化工,
[4]
2010,38 (5 )234 237.
郑启光,享建辉,王涛,等.激光深熔焊接的熔池行为与
[5]
焊接缺陷的研究[J]-激光技术,2000,24(2):90-94.
[6][7][8]
陈玉华,柯黎明,徐世龙,等超薄不锈钢片的微激光短接工艺研究[J1.材料工程,2008(11):28-31
左铁创,肖荣诗,陈铠,等.高强铝合金的激光加工[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师文庆,杨永强,王迪,等.脉冲激光焊接H62黄铜[J]-焊接学报,2010,31(7):101-104
[9]
梁春雷,李晓延,巩水利,等.TC4钛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头疫劳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6(4):48-51.
[ot]
姜兆华,潘涌,王健超,等.光纤激光金属薄板拼焊系统和装夹具结构设计[J].应用激光2010,30(5):395-398.
[]
罗子艺,杨永强,卢建斌.超薄铜片激光点焊工艺研究[J].激光技术,2010,34(4:506509
[12]
来新明、陈关龙,林忠钦,等.薄板冲压件焊接装夹具设计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19(5):785-787.
雷黎明,1982年出生,本科学历,讲师。主要研究
作者简介:
方向为机城设计制造,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530007)
林胜黄政艳
戴建树
摘要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定义,分析焊接专业技术特点,结合供给侧改革分析焊接人才需求以及传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介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试点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做法,包括校企合作共同健全运行机制、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打造双师队伍、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考核管理制度等方面。实践表明,校企实现深度合作,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同时也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遇到的困难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焊接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TG4
0序言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收稿目期:20150721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广西南宁市焊接协
改革项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职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30-7)阶段性或果。
62
2016年第6期
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作为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2014年2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的具体任务措施。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教育
上一章:中厚板等离子切割电源数字化 PID调控策略及试验研究 下一章:以镀层铜为中间层的Cu-0.15Zr∕GH3030扩散焊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相关文章

现代学徒制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策略解析 汽车维修与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丛书: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 西方现代学徒制对建筑装饰产业工人培养的启示 基于职业能力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高技能人才培养系列丛书 电工新技术实训指导 高技能人才培养系列丛书 电工新技术实训指导 高清可编辑文字版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