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管理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策略解析
傅阳铭(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人事处,天津300000)
徐祥(中国石油勘海钻探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天津300000)章辉娟(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人事处,天津300000)
摘要:人才是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上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信息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各项技术在实际的建设中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这率富的实践中涌现出许多的杰出的高技能人才,他们通过长期的钻研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用以指导实际的工作,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这对子社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本文主要围统载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策略展开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调: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策略
人才是未来国家之间较量的重要资源,科研学者将人才、资源放在了同等的位置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重要性。对于人才的界定也是有不同的标准的,有知识型、技术型或实战型,并且这种人才的等级也是有所区分的,我国现阶段对于各种技术人才等级的区分都是通过严格的考核来进行技术的审核和证书的发放。高技能人才就可想而知了,必定是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是十分必要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才能够很好的实现。
1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意义
任何一个科研产品和设备的生产都需要各方面的全力配合,科研人员、设计师和具有丰富的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他们的存在和出现不仅显示出当前各行各业超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筹码,因此,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的。
2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人员配置和设备不完普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的情况下,部分专业课老师自身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在技能实践部分有所缺失,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时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并且受学校相关技术设备的影响,学生对于实际器械的操作和维修都会受到局限,并且这种设备的采购是无法与社会生产中相关设备的更新持平,从而导致所学技能落后,无法适应实际的操作需要。
2.2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意识不强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更加重视文化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于就业观和个人素养的教育方面关注的比较少,再加上当前的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个人性格的差异,对于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等意识都比较函乏,用人单位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上也嵌乏发展意识的指导,因而出现了与当前新技术之间的学习与衔接的差距,从而无法有效的实现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的目的。并且在实际的技术人员的培养中也需要增加企业的成本,并且还考虑到后期的人才流失问题,因而,在
人才培养的意识上就更加的读游, 2.3技术人员的自我要求不高
通过对当前高技术人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人员的年龄普追较大,但是实际的工作经验比较全面,但是专业的技能教育和理论功底较差,因而就逐新的放松了对自己已的要求。
50寸方傲线2015年6月
在技术人员的激励措施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出现自我学
习能力逐断下降、人才流失等问题频频出现。 2.4高技能人才的结构和评估不合理
现阶段的高技能人才的分布是呈现出不全面的趋劳,年龄段的差距较大,文化程度整体不高,同时在各行各业的分布中也是不均勾的,致使部分行业发展较为缓慢。国家对于部分技能证书的办法和资质的认证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甚至出现证书买卖的现象,这对于现有技术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都是不利的。
3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策略
3.1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社会团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完善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社会化的高技能人才制度体系,
3.2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拓宽技能人才通道,完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在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引导职业院校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力推广企业生产现场、学校教学过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
3.3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完善培考核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办法,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政策,指导企业建立和落实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街接,用人单位要在薪酬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倾斜,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3.4加快高技能人才的法制建设,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高技能人才的合法权利,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保证人才流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的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创造好的社会环境,加强人才的各项基础工作,加大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
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形式,并保障资金的合理投入和使用。 4结语
在当前的高技能人才的分布和教师科研队伍的现状来看,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对各方面的调整来实现。重视现有高技能人才的标杆作用,并且尽可能的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来减少人才的流失。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丰富和强化师资力量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达样才能确保他们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人员,并且积极的进行学生择业观的
引导,以便于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人一股年轻的血液。参考文献:
[1]霍卫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作用[].中国高校科技.2012(04)
[2]李报越,吴国蔚.高技能人才研综述与展望[]中国市场.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