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ICATION&MAINTENANCE/应用与维修
货厢底板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案 ■刘旭东
2009年以前,运输市场的自卸车多配置长度6.8m以下中顶式货厢。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运输能力,2009年以后生产的自卸车多配置货厢长度10m以上的前顶式货厢。在制造长货厢过程中,由于货厢底板产生变形,造成部分车辆货厢底板与副车架之间的间隙过大。
变形原因分析
产品标准要求,货厢与副车架之间的间隙须控制在6mm以内。部分产品实际装配后,货厢与副车架之间的间隙明显超出上述要求。
先对间隙副车架上平面进行检测,其平面度满足工艺要求。再对货厢的底板进行测量,发现底板变形量基本等于货厢和副车架的间隙,由此说明货厢与副车架之间的间隙超标的原因是货厢底板变形。货厢底板焊后变形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
442
522
O5k
522_522 中
仅y
2101万机激持雕修CM&M2013.08
522
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市场声誉,为此我们决定对货厢底板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
货厢底板结构主要由外纵架1、内织架2、横架(3、4、5)和前横架6组成,如图1所示。分析认为,造成货厢底板变形的因素主要有4点:一是货厢底板原材料本身的平面度不合格,二是货厢大梁折弯角度出现偏差,三是焊接设备质量不稳定,四是焊接工艺不当。
焊接工艺不当包括以下4点:一是底板在焊接过程中周围的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二是底板横、纵架的焊接顺序不合理,三是焊接工艺参数不合理,四是未对焊接变形进行有效控制。
在焊接前对货厢底板平面度进行检测,平面度均合格。对过程检验结果进行确认,折弯角度偏差均在0.6°以内,符合工艺要求。检查焊接设备,未发现
8018
10x522
522522522522522
522
2
3
4
5
图1货置底板结构
1.外纵梁2.内纵梁3、4、5.横梁6.前横梁
有任何间题。
检查车间厂房通风良好,内部温度在15~25℃,符合工艺要求。底板焊接时焊道采用断续焊,工艺参数要求明确、执行到位。底板横、纵架的焊接顺序是由两端向中间推进。检查底板焊接完成时的变形量在2~4mm,完全冷却后的变形量增大为5~12mm,变形量明显偏大。
分析认为,采取该顺序焊接时,由于底板在大面积焊接过程中焊接的顺序不同,冷却速度也不同,造成焊后产生的内应力释放无序,最终导致底板变形较大。
通过实物检验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底板变形的主要原因有2点:一是由于未对焊接变形进行有效控制,导致底板在其内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二是底板横、纵架的焊接顺序不合理,造成变形
的累积和叠加。 685
360,_522
1702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