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寿命和发展新型齿轮加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高性能齿轮的热点,但还不够成熟,仍存在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
(1)增强该技术的实用性和稳定性,虽然某些工艺已经达到改善齿轮性能的要求,但工艺条件成本高,要求严格,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2)拓展该技术的使用范围,争取使其能适应更多材质的齿轮改性。
(3)优化齿轮尺寸精度和传动性能,尤其要考虑该技术生产过程中热量的影响。
(4)增大齿轮表面强化深度,减小内应力,寻找“外硬”和“内韧”的最佳匹配点。
(5)探索新型表面强化技术,特别是要注重新型多元复合强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表面硬化技术在改善变速齿轮综合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只要在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继续努力,自主创新,加强技术和应用的密切合作,加快表面硬化技术在实用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提高我国齿轮综合质量和性能,确保更好的应用效果,为我国工业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RRRRRRRRRS【知识园地】
参考文献
1]田亚媛,瞿胶,秦亮,等.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现状[J],
热加工工艺,2011,40(24);211-215
[ 2 J Morais R F D, Reguly A, Almeida L H 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characterization of a Nb microalloyed steel for carburizing athightemperatures「J.JoumalofMaterial Engineering and Perfomance,2006,15(4) :494-498.
[3] Liu L D, Chen F S. The influenees of alloy elements on the
carburized layer in sleels using vacuum carburization in an acetylene atmosphere[J].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3, 82(2) ;288-294
【4】刘燕,王毛球,董瀚,等.含齿轮钢的晶粒长大动力学
[J].销铁研究学报,2008,20(11):37-42
[5】陈秀玉,冷小刚,卢金生,等.提高渗氮齿轮齿面承载能力的研
究[J].金属热处理,1989(9);30-35
【6】卢金生,陈国民渗氮齿轮与渗碳齿轮的技术及经济性对比
[J].金属热处理,2010,35(3);25-28
【7]戴如勇.重载机车牵引齿轮表面喷丸强化及其表征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8】EsrenRHemes,张家维,沈庆通感应加热表面淳火在齿轮传
动件上的应用[J].热处理,2012,27(2);52-58
【9]宋晓航.小模数精密齿轮PII&D复合强化处理工艺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奥氏体型不锈钢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很好,无磁性,室温组织为奥氏体。它的热处理主要有三种:除应力处理、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
1除应力处理
为消除冷加工后的残余应力,在300~350℃温度下做消除应力处理,可提高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另外一种是为了消除焊接后残余应力和消除钢对应力腐蚀的倾向,在高温(约850℃)处理。对不含钛和的不锈钢应水冷,以免产生晶间腐蚀。
2固落处理
固溶处理是把合金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后保温,使其中某些组成物溶解到基体里形成均匀的固溶体,然后迅速冷却,使溶入物留在基体内成为过饱和固溶体,从而改善其延展性和韧性的处理。这是不锈钢热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使合金元素和碳化物充分溶解,从而使钢在室温下得到单项奥氏体组织,并能提高耐蚀性或储备更大的冷作硬化能力。固溶处理温度一般在1050~1150℃之间。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导热性很差,所以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应该长些,冷却要快,以免碳化物析出。这也是奥氏体不锈钢淬火目的与一般碳钢的不同(一般碳钢淬火后获得马氏体,再与回火配合获得工件所要求的力学性能)。
3稳定化处理
稳定化处理是针对含钛和锯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如1Cr18Ni9Ti钢等)而进行的。固溶处理后,再加热到 850~880℃,保温后空冷或炉冷,从奥氏体中析出一部分碳化钛(或碳化锯),这样碳就几乎全部稳定于碳化钛或碳化锯中,从而保证了钢中的含铬量,不至于形成碳化铬,故称为稳定化处理。经稳定化处理后,可预防这类钢的晶间腐蚀。
·薄鑫涛·
· 60 · 万方数据
《热处理》
2016年第31卷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