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浅析遵义山地绿地系统

浅析遵义山地绿地系统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72.3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6 09:11: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浅析遵义山地绿地系统 浅析遵义山地绿地系统
Analysis of the Zunyi Mountain Green Space System ■颜莉佳YanLijia
[摘要近年来,随看遵义城市化的快速排进,其圾市空间快速扩张,受到山处地形特点的影响,在域市的发展过程中,遵义市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山地绿地系施,本文从市空间扩需模式角度浅析其绿越系统的特征以及应对域市发展成明的策略。
[关建词]遵义山地绿处系统
[Abstraet] In recent yeas, with the tapid urt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Zunyi City, its city space has been rapidly expanded. Affected by fhe mountainous teain feat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Zunyi gradually fonned the mountain green spac system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 ective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model analyses the charac teristics of the geen space system and strategy coped with thc threat of urban development.
[Keyuords] Zunyi, mourtain green space system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环保间题的关注,绿地系统的建设被提升到了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本文主要研究山地城市绿地系统的特色,研究范围为遵义市核心城区建设用地以及质边被建设用地包国的非建设用地,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还包括非建设用地范图内的山头绿地和水系。
遵文市城市空阅发展历史和扩张模式
1935年,红军进驻遵义时,遵义城区内仅有三万人,整个城区东以湘江河为界,西南北三面环山,城区面积近6kn.至2011年,遵义市城区人口达 75万人(2012年遵义统计年签),规模是1935年的 25倍。目前遵文的城市建设用地早已突破原有的空闻界限,跨过原有的山容快速的发展起来,并且,在这样的扩张过程中,遵义也速溯形成了富有山地城市特色的空间格局。山地城市扩张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不可建设用地,这种不可建设用地中的一部分改造成各种类型的公共绿地,或为引入斑块,另一部分大部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游高于城市绿地东统之外的另一类绿地一背景绿地,即线余理块。
遵文市绿地系统的特色

遵义在多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总体规划控制。正是这样接近自组织发展的背景之
下,遵义形成了富有山地特色的绿地系统三、城市的绿地系统以山头绿地为主
从面积比例来看,山头绿地面积为19.49kn,并且研究范围内基本没有坡度平缓的大型绿地,遵文城区之内最为典型和成熟的山头绿地是风墨山国家自然森林公园,公园位于老城东北面,四周都是城市建成区,它由小龙山、螺蛳山、狮子山等20多个大小山头组成,主峰海拨1057.9m,面积约3.5km(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因为风墨山森林公园四面环城,周边道路交错,有近十个可进入森林公园的入日,是遵义市内开发最为成然、使用率最高的公
园。此外,研究范围内还有三图公园、森林公园等以山头为主体的公园,颠受市民喜爱
在遵文市的总体规划中,确定将申心城区内山体相对高程50以上山体划作生态绿地,作为山体生态保护区的政策。这有效地控制了城区内山体的无序开发,在政策上保护了山头绿地。
山头绿地之间缺乏的生态廊道的联系四、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定义,景观是由基质、斑块、廊道组成的。在城市中,廊道对城市经济、文化、环境量、城市美观等有重要作用,其首要的功能就是生态功能,对城市内动物的迁移、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我们的研究范围来看,遵义市区内的绿地斑块之间缺乏避道的联系,各块山头绿地之间基本上是处于隔绝的状态,除费穿城区的湘江外,没有能够担当生态障道的城市绿道。这样的空间关系,使得城市的绿地系统质量不高,并且,湘江两岸的植被不连贯,织深不足,严重限制了这仅有的生态库道的功能。
笔者认为致使城市廊道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遵义适于建设的用地函乏,这使建成区内的道路红线较窄,没有足够的道路绿化用地,因为城市建设的不可逆性,一且有可能或为愈道的用地被城市占据,就很事再改变。
五、城市内山头绿地娱模大、数量少
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遵义市内建设比较紫演,适宜城市建设的土地紫缺,城市对连片的适宜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大,而城市内不宜建设的绿地斑块也相对集中,造成了城市的绿地规模大、数量少的特点。
在本次的研究范围内,共有山头绿地19个,总面积1948.97公项,平均每个山头绿地102.57公顷,其平均规模超过了大型的城市公园的面积。
尽管绿地数量少,但是按熙每个山头绿地 1000的辐射半径计算,在研究范围内山头绿地的覆益率达到了100%,这有利于提高绿地使用率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这也是遵文山地绿地系统的一大特色
大片山头绿地有效缓解了热岛效应
六,
遵文地处云贵高原自湖南丘陵和四川盐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属于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区,气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多云赛照,绝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十分宜人,这样气候条件为遵义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般来说,规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与城市连片建成区的规模和其形态是有显著的相关性的。遵义城区内因为城市建设是围绕引入斑块和残余班块的山头绿地的,有效地阻止了城市的连片蔓延,并且,在某些城市片区的几何中心为山头绿地,这样的城市绿地形态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山头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进一步加强了遵义的气候优势,对于创造一个气候宜人城市、增强城
266
市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
划定城乡山头绿地保护线,构建绿地系统骨架 t、
从绿地东统规划发展来看,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应该期弃原有城多二元的思维,绿地不仅要包括城市建设范围内的G类用地,还应该包含城市外的绿地,绿地系统的规划至少应该扩展到城市的规划区
现阶段,遵义城市的边缘的残留绿地斑块因为没有严格的规划保护,城市建设对其侵蚀十分严重。如在桃溪路口旁,因为商城的建设,将原有的山丘削为平地;附近兰家堡小区的建设深入其北部山体,隔断这块模形山地与周边自然的联系,破坏了这片山脉绿地的连续性,因此,明确清晰地划定城多山头绿地斑块保护范围,在规划中确定山头绿地的法律地位,是应对此类威助最为有效的策略。
加强城市廊道建设、控制关键点

根据遵文山地绿地系统特征分析,已经可以看出遵文城区各引入、残留绿地板块之间缺乏有效的生态廊道联系,一些重要的生态节点也没有得到重视,这对于录观生态的安全格局明显是不利的,如何利用贯穿城区的湘江承担生态库道的功能是最为实际的措施。一般来说,河流植接的宽度达到30m 及以上时,就能有效地起到降低混度、提高生境多样性、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供应、控制水土流失、河床沉积和有效地过滤污案物的作用(城市绿色道研究)。而目前,湘江两岸的植被宽度普遍小于 10m,并且不够连费,利用好这条生态库道对遵文的发展十分重要。
加强山头绿地的开发,提高其发挥的功能

因为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对于绿地的开发往往只限于城市建设区内的绿地,对建设用地范围外的绿地,特别是城市边缘的残留绿地斑块缺乏关注,政使这些本来可以承担更多体闲、娱乐功能的班块绿地只能游商于市民的生活之外,加强城市边缘线留山头绿地的开发,也可以减轻城市区内的引入斑块的使用压力,增强城市绿地系统对市民服务的能力。并在遵文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有相关内容对城市周边残留山头绿地进行保护了,
结语
+
综上,本文浅析了西南地区山地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模式、主要特征,提出了应对新时期新成助的策略。在快建城市化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策略,按照山地城市绿地东统发展模式的普遗规律塑造城市特色是遵文以后发展的重要课题,功成之时,必
是宜居生城市成就之日,多考文献
[1]徐波,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J].城市规划,2002.
[2]珍春红,从生态学角度思考山地城市绿地系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车生泉,城市绿色康道研究[J].城市规, 2001 (11)
(作者单位:遵文市第四中学)
上一章:城市街道绿化及其改善小气候作用探析 下一章: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及生态造景研究

相关文章

基于自然灾害防护的山地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策略--以通江县城为例 山地自行车公园规划设计浅析 浅析重庆山地公园建筑小品规划设计 可持续发展角度下的园林绿地浅析 浅析BIM技术在山地建筑项目土方平衡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以三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调方法:基于绿地功能与空间属性的规划调控 个旧市绿地系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