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期
-73
高含水期油田集输管线腐蚀原因分析及对策
宋志平
(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储运分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2)
[摘要在油用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金属管线的虑蚀严重影响油田的安全生产,本文分析了这一时期集输管线内外岛蚀机
理及主要扇蚀原因,从延缓腐蚀、腐蚀监测,管材选择、施工质量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线防腐对策,【关键词】高含水期;油田集输管线;离;对策
目前我国大部分老油田已进入石油开采的中
期和后期,管道输送介质具有以下特点:普通矿化度高,高达30000~70000mg/L;硫酸还原菌、铁细菌等含量超标:含有HS、CO等酸性介质, pH值低;含水率高,有的油田含水甚至高达90% 以上。金属管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可焊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价格低的优点,是油田常用的油气输送管材,但存在耐腐蚀性差的问题尤其是在油由高含水开发阶段,在多重腐蚀因系的共同作用下,集输管线腐蚀穿孔现象频发,管道腐蚀穿孔如图1所示。
图1管道离蚀穿孔
油气管道发生腐蚀穿孔,直接影响油气管线相关区块的正常生产,严重时造成大面积停产,管道维修工作量增大、维修费用增高,同时浪费掉大量宝贵的油气资源、经济损失较大。另外,管道中油气及硫化氢等伴生气的泄漏,会对管道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形成安全隐患,对油区
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1管道腐蚀因素分析
方方数据
1.1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1)氯离子孔蚀。采出污水中pH值低,矿化度高,含有硫离子和硫酸盐还原菌及较高的氯离子,在这种污水中氯离子具有极强的穿透性会导致管线内壁孔蚀。孔蚀的机理:在钢铁表面上,当保护层存在缺陷(漏涂处)时,由于氯离子是一种活性阴离子,它能优先并有选择地吸附在破损处,然后和铁离子结合成可溶性的氯化物。结果在新露出的钢铁表面上生成小蚀坑,这些小蚀坑是蚀孔生成的活性中心(也称为蚀核)。蚀核一且形成,蚀孔内的金属表面处于活化态,电位较负:蚀孔外的金属表面处于钝化态,电位较正,于是孔内和孔外构成一个活化态和钝化态腐蚀电池。该电池具有大阴极、小阳极的面积比结构,阳极电流密度很大,因此蚀孔加深很快,造成管线内腐蚀,甚至穿孔。氯离子孔蚀机理如图2所示。
O
钝化膜(阴极)
OH
2e
XFe(OH)) ooed
CcCI FeCl,HCI
Fe
OH 阳极
图2氯离子孔蚀机理示意图
作者简介:宋志平(1989一),男,河南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油气储运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