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1.020
GB CCS C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 40893.2—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第2部分∶小儿常用外治法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technolog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ediatrics—Part 2:Common external treatments
2021-11-26实施
2021-11-2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 40893.2—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第2部分∶小儿常用外治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儿蒸汽及气雾吸入法、需洗法、涂敷法、霍包法、热熨法、敷贴法、擦拭法、刮痧法、药袋疗法的操作步骤与要求,并给出了注意事项和禁忌。
本文件适用于小儿蒸汽及气雾吸人法、熏洗法、涂敷法、霍包法、热熨法、敷贴法、擦拭法、刮痧法、药袋疗法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蒸汽吸入法 steam-inhaling therapy
使用蒸汽发生器械,使药液加热后产生蒸汽,由患儿口鼻吸入的治疗方法。3.2
气雾吸入法 aerosol-inhaling therapy
使用雾化器,使药液雾化,由患儿口鼻吸入的治疗方法。3.3
熏洗法 fumigation-washing therapy
利用中药药液的蒸汽熏蒸及药液洗涤体表的治疗方法。3.4
涂敷法 smearing therapy
将药物制成药液或药糊涂敷于体表的治疗方法。3.5
卷包法 wrapping therapy
将药物置于皮肤局部,并加以包扎的外用治疗方法。3.6
热熨法 hot medicinal compress therapy
将药物炒热后用布袋包裹,或者将中药和青盐一起放入布袋内再置于微波炉内加热,然后用热药袋熨敷体表的治疗方法。3.7
敷贴法 application therapy
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体表局部的治疗方法。
GB/Z 40893.2—2021
3.8
擦拭法 perfrication
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的外用治疗方法。3.9
刮痧法 cutaneous scraping therapy
利用刮具或手指在人体体表特定刺激部位或穴位上施以反复的刮拭、捏提、掀挤、挑等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片状瘀血(或出血)的刺激反应(即痧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扶正祛邪目的的外治疗法。3.10
香囊法 sachet therapy
将药物研末,装入缝制好的小袋中,佩戴于颈项、胸前,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3.11
药枕法 medicine pillow therapy
将药物研碎作为枕头的充填物,给小儿睡觉时枕于头下,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3.12
兜肚法 abdomen pocket therapy
将药物研末,装入小袋中,放入布制肚兜的口袋内,将肚兜系戴于腹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4 蒸汽及气雾吸入法操作步骤与要求
4.1 施术前准备4.1.1 药物
根据病情选择能溶于水,产生气雾颗粒的药物。4.1.2 器具
4.1.2.1 蒸汽吸入法
蒸汽吸人器1套,酒精灯1只,火柴1盒,搪瓷药杯1个,治疗巾 1条。4.1.2.2 气雾吸入法
超声雾化器或压缩雾化器1台,一次性注射器1个,针头1个,搪瓷量杯1个,蒸馏水适量。雾化器包括超声雾化器和压缩雾化器两种,参见附录 A。
4.1.3 消毒4.1.3.1 器具
将蒸汽壶、雾化罐、管道、雾化口罩、吸人嘴、药杯及量杯冲洗后浸泡在消毒液中15 min~20 min,消毒后冲洗干净,晾干备用。4.1.3.2 医师
医师双手用肥皂水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