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Z 40893.3-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3部分:小儿针灸疗法

GB∕Z 40893.3-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3部分:小儿针灸疗法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84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2-03-09 08:43:21



相关搜索: 规范 中医 技术 儿科 针灸 40893 部分 操作规范 疗法 小儿

内容简介

GB∕Z 40893.3-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3部分:小儿针灸疗法 ICS 11.020
GB CCS C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 40893.3—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第3部分∶小儿针灸疗法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technolog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ediatrics—Part 3: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2021-11-26实施2021-11-2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 40893.3-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第3部分∶小儿针灸疗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儿毫针刺法、小儿三棱针疗法、刺四缝疗法、小儿艾灸的操作步骤与要求,并给出了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文件适用于小儿毫针刺法、小儿三棱针疗法、刺四缝疗法、小儿艾灸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46 脸穴名称与定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小儿毫针刺法 filiform needling for children
用毫针刺入患儿一定部位(脸穴),并运用各种手法,以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3.2
得气 obtaining qi
毫针刺入脸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行针手法,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3.3
晕针 acupuncture syncope
患儿在接受针刺治疗过程中发生晕厥的现象。
注;轻者表现为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出、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重者出现神志昏迷、跌
仆、唇甲青紫、二便失禁、大汗、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状。
3.4三棱针 three-edged needle
用不锈钢制成,针柄稍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的针具。注∶三棱针分大、中、小三个型号。3.5
三棱针点刺法 three-edged needle pricking
用三棱针快速刺入患者特定浅表部位后快速出针的方法。3.6
三棱针刺络法 collateral pricking with a three-edged needle 用三棱针刺破患者特定部位的血络,放出适量血液的方法。
GB/Z 40893.3—2021
3.7
三棱针散刺法 scattered needling with a three-edged needle 用三棱针在患者特定部位施行多点点刺的方法。3.8
三棱针挑治法 piercing with a three-edged needle 用三棱针刺入患者特定部位,挑破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方法。3.9
刺四缝 acupuncture point Sifeng
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患儿四缝穴后迅速出针并挤出适量黄水、黏液或血珠以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3.10
四缝穴 point Sifeng
在小儿第2指~第5指掌面的近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每手 4穴。3.11
小儿艾灸 children moxibustion
以儿童患者为对象;用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温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3.12
艾绒 moxa-wo0l
艾叶经加工制成的淡黄色细软绒状物。3.13
艾条 moxa-stick
用艾绒为主要成分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注∶根据内含药物的有无,分为药艾条和清艾条。3.14
艾炷 moxa-Cone
用手工或器具将艾绒制作成小圆锥形。注∶每燃1个艾炷,称灸1壮。3.15
悬起灸 suspension moxibustion
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进行熏灼的一种灸法。注∶按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温和灸、孟啄灸和回旋灸,3.16
实按灸 pressing moxibustion
将点燃的艾条直接紧按在覆盖于穴位上的棉布之上进行熏灼的一种灸法。3.17
直接灸 direct moxibustion
将艾炷直接放置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
注∶根据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化脓灸法和非化脓灸法。3.18
间接灸 indirect moxibustion
在艾炷与皮肤之间热隔适当的中药材后施灸的一种方法。注∶根据选用中药材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间接灸,如隔姜灸、隔蒜灸等。
上一章:GB∕Z 40893.4-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 下一章:GB∕Z 40893.1-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1部分:小儿内治给药方法

相关文章

GB/Z 40893.3-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3部分:小儿针灸疗法 GB∕Z 40893.4-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 GB∕Z 40893.5-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5部分:小儿拔罐疗法 GB/Z 40893.4-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 GB/Z 40893.5-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5部分:小儿拔罐疗法 GB∕Z 40893.2-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2部分:小儿常用外治法 GB/Z 40893.2-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2部分:小儿常用外治法 GB∕Z 40893.1-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1部分:小儿内治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