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7.020 4406
CCS A 50
佛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6/T 50—2025
零售商品称重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trustworthy metrology for
retail commodity weighing
2025 - 01 - 16 发布
2025 - 04 - 16 实施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06/T 50—2025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计量管理要求 ........................................................................ 2
5.1
人员 ............................................................................ 2
5.2
制度管理 ........................................................................ 2
5.3
经营管理 ........................................................................ 2
5.4
计量器具管理 .................................................................... 2
5.5
商品量管理 ...................................................................... 3
5.6
培训管理 ........................................................................ 3
5.7
环境管理 ........................................................................ 3
5.8
信息化管理 ...................................................................... 3
5.9
诚信文化建设 .................................................................... 3
6
计量服务要求 ........................................................................ 3
6.1
诚信计量承诺和公示 .............................................................. 3
6.2
计量投诉处理 .................................................................... 4
7
持续改进 ............................................................................ 4
附录 A(规范性)称重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5
附录 B(资料性)计量器具台账格式 ........................................................6
附录 C(资料性)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 ......................................................7
附录 D(规范性)零售商品称重最大负偏差值 ................................................9
参考文献 .............................................................................. 10
I
DB4406/T 50—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佛山市质量计量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溢威、彭伟达、陈毅敏、关燮文、曾海红、吴婉婷、袁健皓。
II
DB4406/T 50—2025
引
言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
设,完善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
意见》确定的制度安排。作为质量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对于推进质量提升、促
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广东省计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提出,完善
诚信计量体系,建立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管理
模式。推进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完善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以及检验检测、计量器
具制造销售等重点行业开展诚信计量行动,推行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
为贯彻落实《佛山市推进计量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佛府办函〔2023〕138号),增强诚信
计量意识,完善零售商品称重诚信计量管理体系,遏制计量欺诈、计量作弊等行为,引导集贸市场(含
夜市)、商店超市、海鲜酒楼、水果店、贵重金属加工销售点等重点场所开展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持续
提升计量保证能力和诚信计量管理水平,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特制定本文
件。
III
DB4406/T 50—2025
零售商品称重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零售商品称重诚信计量的总则、计量管理要求、计量服务要求和持续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集贸市场(含夜市)、商店超市、海鲜酒楼、水果店、贵重金属加工销售点等重点场
所的主办者、经营者开展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管理和诚信计量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JF 1647—2017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检验规则
DB44/T 2424—2023
集贸市场诚信计量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零售商品 retail commodity
零售业中,根据预先定义的特征而进行定价、订购或交易结算的任意一项产品或服务。
[来源:GB 12904—2008,3.2]
3.2
主办者 organizer
负责管理经营活动的法人单位或自然人。
注:本文件所指主办者指集贸市场(含夜市)等经营场所负责经营活动的管理方。
[来源:DB44/T 2424—2023,3.2,有修改]
3.3
经营者 operator
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单位和其他组织。
3.4
诚信计量 trustworthy metrology
基于诚实守信的计量行为。
[来源:DB44/T 2424—2023,3.5]
4 总则
4.1 具有符合相关执照或许可证所规定的经营条件,依法取得必要的执照或许可证,并保持有效。
4.2 守法经营、诚信服务、计量准确,自觉接受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监督。
4.3 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1
DB4406/T 50—2025
5
计量管理要求
5.1
人员配备
主办者应根据经营情况配备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管理工作。
5.2
制度管理
主办者应建立诚信计量方针、目标和管理制度,有效组织实施并持续改进。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宜
按照DB44/T 2424—2023制定。
5.3
经营管理
主办者应如实记录入场的经营者名称或者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并
核验、更新、公示经营者的相关信息,供消费者查询。
5.4 计量器具管理
5.4.1 配置与使用
5.4.1.1 经营者计量器具配备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
不应利用计量手段欺骗消费者。
5.4.1.2
经营者应确保计量器具的计量准确性,不应存在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伪造计量数据、破坏
铅(签)封、利用计量器具进行任何形式的计量作弊等行为。
5.4.1.3
经营者应做好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及保存工作,定期对在用的计量器具进行自查,对性能不
稳定、示值不准确、故障率高的计量器具及时进行更新。
5.4.1.4
主办者应及时发现并制止经营者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或者其他不合格计量器具。
5.4.1.5
主办者应按照规定将其使用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进行登记造册,在相关计量强制检定管理平
台备案,并申请强制检定。
5.4.1.6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应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主办者和经营者应配合做好强制检定工作。
5.4.2
台账与证书管理
5.4.2.1
主办者应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台账内容至少包括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唯一性标识(如
出厂编号)、使用位置、检定日期、检定结论、检定周期等,格式见附录 B。
5.4.2.2
主办者和经营者应加强计量器具检定证书的管理,保证检定证书与在用计量器具对应有效。
5.4.3
标识及铅封管理
5.4.3.1
经营者应定期对计量器具标识、计量检定印/证、检定标识、铅(签)封等进行管理或维护,
不应伪造或破坏计量标识标志。
5.4.3.2
经营者应展示诚信计量二维码。
5.4.4
公平秤管理
5.4.4.1
集贸市场(含夜市)主办者应在商品交易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经过计量检定合格的公平秤等
复验计量器具。
5.4.4.2
鼓励商店超市、海鲜酒楼、水果店、贵重金属加工销售点等重点场所设置经过计量检定合格
的公平秤等复验计量器具。
2
DB4406/T 50—2025
5.4.4.3
在设置公平秤等复验计量器具的场所,主办者应在经营场所内主要出入口公布公平秤路线指
引,在公平秤上明示最大最小称重、投诉电话,并在显著位置配置便民贴、防作弊指引。
5.4.4.4 主办者应负责公平秤保管、维护和监督检查,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5.5 商品量管理
5.5.1 商品量的结算量应与计量器具测得的实际量值相符,短缺量应符合本文件 6.2.2 的要求。商品
短缺量按公式(1)计算。
························································ (1)
式中:
C ——短缺量;
A ——核称重量值
B ——结算重量值
注:零售或预分装商品(不含定量包装商品)应去除皮重。
5.5.2
经营者采取现场计量的,应向消费者明示计量单位、操作过程和计量器具显示的量值。对可复
现的计量结果,消费者有异议时,应重新操作并显示量值。
5.5.3
经营者销售商品,称重前应去除包装物(必要的内包装除外),不应以任何理由将包装物作为
商品进行计量并销售。
5.6
培训管理
主办者应重视和加强对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保存人员培训考核等相关记录。
5.7
环境管理
经营者应保障计量器具的工作条件满足其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腐蚀、抗
干扰等环境要求。
5.8
信息化管理
主办者和经营者应积极配合开展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信息维护工作。
5.9
诚信文化建设
主办者和经营者应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树立诚信理念,增强质量意识,关注品牌效应,履行社会承
诺,参与诚信文化传播活动。充分认识到:
a) 诚信计量方针和诚信计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个人在诚信计量方面的职责和作用;
c) 个人工作改进的正效应以及失信对个人的影响;
d) 违背诚信规定的后果。
6 计量服务要求
6.1 诚信计量承诺和公示
6.1.1 主办者和经营者应建立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制度,公开做出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主动接受社会监
督并持续改进。
3
DB4406/T 50—2025
6.1.2
主办者或经营者应在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信息系统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模板(见附录
C),填报信息核对无误后,经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上传并遵照执行。
6.1.3
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应通过公示栏、信息显示屏、网站、公众号等方式对外公示,以便各方监
督。
6.1.4 主办者或经营者应及时在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信息系统确认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的有效性。
6.2 计量投诉处理
6.2.1 主办者和经营者应及时公正处理消费者计量投诉,配合各级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处理计量投诉纠
纷。
6.2.2
零售商品的短缺量是否超过规定的计量负偏差(按附录 D)要求,可通过 JJF 1647—2017 中 5.2
规定的核称检验方法来判定。
6.2.3
经营者存在以计量短缺进行欺诈行为的,应按照自我承诺不低于“退一赔三”的标准赔付消费
者,主办者有责任督促经营者实行赔付。
6.2.4
消费者投诉纠纷符合赔偿条件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先向主办者要求赔偿。主办
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7
持续改进
7.1
主办者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征求消费者意见、诚信计量行为满意度测评、自我检查、评价
考核等方式,查找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制定和实施改进的措施。
7.2
鼓励主办者、经营者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可通过网上交流、问卷调查、现场见面等多种方
式,主动征求消费者意见,不断提升计量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
7.3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办方和经营者应立即撤销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符合要求后方可重新开展
诚信计量自我承诺。
a)
受到计量相关行政处罚。
b)
被投诉涉及诚信计量并已查实。
c)
证照过期或不再经营。
4
DB4406/T 50—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称重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应配备与零售商品的价格、称重范围和计量负偏差相适应的称重计量器具(秤或天平),其最大秤
量、分度值、准确度等级应符合表A.1、表A.2的规定。表A.1、表A.2均为零售商品称重计量器具配备的
最低要求。
表 A.1
零售食品称重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食品品种、价格档次 称重计量器具
最大秤量 Max 分度值 称重范围 m 最大 允许误差 准确度 等级
粮食、蔬菜、水果或不高于 6 元/kg 的食品 30 kg 10 g m≤5 kg ±5 g Ⅲ
5 kg<m≤20 kg ±10 g
20 kg<m≤30 kg ±15 g
肉、蛋、禽、海(水)产品、 糕点、糖果、调味品或高于 6 元/kg,但不高于 30 元/kg 的 食品 15 kg 5 g m≤2.5 kg ±2.5 g Ⅲ
2.5 kg<m≤10 kg ±5 g
10 kg<m≤15 kg ±7.5 g
干菜、山(海)珍品或高于 30 元/kg,但不高于 100 元/kg 的食品 6 kg 2 g m≤1 kg ±1 g Ⅲ
1 kg<m≤4 kg ±2 g
4 kg<m≤6 kg ±3 g
高于 100 元/kg 的食品 6 kg 2 g m≤1 kg ±1 g Ⅲ
1 kg<m≤4 kg ±2 g
4 kg<m≤6 kg ±3 g
表 A.2
零售金银饰品称重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名称 称重计量器具
最大秤量 Max 分度值 称重范围 m 最大允许 误差 准确度等 级
金饰品 200 g 10 mg m≤50 g ±5 mg Ⅱ
50 g<m≤100 g ±10 mg
银饰品 300 g 100 mg m≤50 g ±50 mg Ⅲ
50 g<m≤100 g ±100 mg
5
DB4406/T 50—2025
附 录 B
(资料性)
计量器具台账格式
主办者对使用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台账格式见表B.1。
表 B.1
计量器具台账格式
序号 使用者 名称 计量器 具名称 型号 规格 准确度 等级 测量 范围 生产 厂家 出厂 编号 使用/安装 地点 使用 状态 检定 日期 检定 机构 检定 结论 检定 周期
1
2
3
…
6
DB4406/T 50—2025
附 录 C
(资料性)
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
主办者、经营者向社会公开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并接受社会监督,公开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在显著位置
张贴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主办者、经营者承诺书格式见图C.1、C.2。
XXX主办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
为构建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和谐市场环境,维护和促进商贸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
益不受侵害,本单位郑重承诺如下: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
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佛山市地方标准《零售商品称重诚信计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二、建立健全诚信计量管理体系,组织经营者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
三、对所属交易场所使用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并配合做好强制检定工作。
四、合理设置公平秤,摆放在显著、便捷位置,并予以标识;负责公平秤保管、维护和监督检查,定期
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五、做好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六、对计量失准拒不整改或者计量失准仍强买强卖造成负面影响的经营者,按照合同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直至清退出场。
七、积极处理消费者和经营者因商品量计量结果产生的纠纷,有以商品计量短缺进行欺诈行为的按“退
一赔三”先行赔付消费者。
本单位将严格履行以上承诺,如有违反,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信息披露(公示),欢迎社会
各界予以监督。
承诺单位监督电话(经营者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45
承诺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图 C.1 主办者诚信计量承诺书
7
DB4406/T 50—2025
XXX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
为构建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和谐市场环境,维护和促进商贸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
益不受侵害,本单位郑重承诺如下: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
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佛山市地方标准《零售商品称重诚信计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二、正确、规范使用计量器具和法定计量单位,对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送当地法定计
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三、不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或者其他不合格计量器具,不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或者伪造数据,
不使用铅(签)封已损坏的计量器具。
四、正确使用计量器具进行商品量测量,结算值与实际值应符合国家计量偏差的规定。
五、现场交易时,向消费者明示计量单位、计量过程和计量器具显示的量值,称重前去除包装物(必要
的内包装除外)。如有异议的,重新操作计量过程和显示量值。
六、积极处理消费者的计量投诉,按国家规定的计量偏差进行核称,有以商品计量短缺进行欺诈行为的
按“退一赔三”赔付消费者。
本单位将严格履行以上承诺,如有违反,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信息披露(公示),欢迎社会
各界予以监督。
承诺单位监督电话(经营者电话):
投诉举报电话:12345
承诺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图 C.2 经营者诚信计量承诺书
8
DB4406/T 50—2025
附 录 D
(规范性)
零售商品称重最大负偏差值
按照零售商品的价格和称重范围的不同,零售商品的计量负偏差应符合表D.1、表D.2的规定。
图 D.1
食品类零售商品最大负偏差
食品品种、价格档次 称重范围(A) 计量负偏差(C)
粮食、蔬菜、水果或不高于6元/kg的 食品 A≤1 kg 20 g
1 kg<A≤2 kg 40 g
2 kg<A≤4 kg 80 g
4 kg<A≤25 kg 100 g
肉、蛋、禽 *、海(水)产品 *、糕点、 糖果、调味品或高于6元/kg,但不高 于30元/kg的食品 A≤2.5 kg 5 g
2.5 kg<A≤10 kg 10 g
10 kg<A≤15 kg 15 g
干菜、山(海)珍品或高于30元/kg, 但不高于100元/kg的食品 A≤1 kg 2 g
1 kg<A≤4 kg 4 g
4 kg<A≤6 kg 6 g
高于100元/kg的食品 A≤500 g 1 g
500 g<A≤2 kg 2 g
2 kg<A≤5 kg 3 g
* 活禽、活鱼、水发物除外
图 D.2
金银饰品最大负偏差
名称 称重范围(A) 计量负偏差(C)
金饰品 m(每件)≤100 g 0.01 g
银饰品 m(每件)≤100 g 0.1 g
9
DB4406/T 50—2025
参 考 文 献
GB 12904—2008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 31880—2015 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
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年修正)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
国发〔1984〕28号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2024年12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4号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1号修订
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70号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年第162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服务业诚信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指南 国质检量函〔2017〕566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