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H 0828-202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Q/SH 0828-202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2.0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3-01 09:11:50



相关搜索:

内容简介

Q/SH 0828-202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ICS 03.120.10
CCS A00
Q/SH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H 0828—202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2021-08-09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SH 0828—2021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体要求
2
5 检查
2
6 评价
附录 A(规范性)
通用管理过程有效性评价表
7
附录B(规范性)
油 (气)田专业有效性评价表
10
附录C (规范性)
炼油专业有效性评价表-
27
附录D(规范性)
化工专业有效性评价表-
37
附录E(规范性)
油品销售专业有效性评价表
47
附录 F (规范性)
石油工程专业有效性评价表
58
附录G(规范性)
炼化工程专业有效性评价表
67
附录H(规范性)
科研专业有效性评价
85
附录1(资料性)
检查计划示例
93
附录J(资料性)
问题清单示例
94
参考文献·
95
Q/SH 082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胜利法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天津分公司、高桥石化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销售华北分公司、宁波工程公司、石油工程公司、炼化工程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油品销售事业部、青岛中化阳光管理体系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益民、秦士珍、赵巍、杨世飞、厉建祥、万古军、杨国栋、张勇、高峰、张样兆、张艳梅、袁泉、郝梅竹、郑斌、刘璧璐、孙丙向、李玉萍、陈明、朱重党。
Q/SH 0828—2021
引 言
中国石化坚持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抓手,夯实质量管理基础,防范重大质量风险。2011年印发了《关于中国石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企业必须建立满足GB/T19001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在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建设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中国石化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标准。科技部组织编制通用管理过程和科研专业有效性评价表,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油品销售事业部、石油工程公司、炼化工程公司组织编制专业有效性评价表。
根据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业务过程”的要求,中国石化以管理制度作为业务管理的主要手段,质量管理制度成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以结果为导向,基于质量风险思维,采用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围绕企业业务过程,建立量化评价模型,开展符合性检查,并验证结果的有效性。
通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追溯,查找问题产生的管理原因和技术原因,指导企业落实整改措施或改进方案,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质量责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有效管控质量风险。确保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稳定,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实现“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质量方针和“质优量足。客户满意”的质量目标。
Q/SH 0828—202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总体要求,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流程、方法和量化评价准则。
本文件适用于洎(气)田、炼油、化工、油品销售、石油工程、炼化工程、科研专业各级质量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性评价,以及企业自我评价。合资企业、境外企业、战略承包商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管理制度 quality management statute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的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质量管理活动的准则,质量管理制度规定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程序、方法、职责等。
3.2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effectiveness
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以及实现质量目标的程度。
3.3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基于对主营业务过程、专业管理过程、通用管理过程符合性、有效性的检查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量化评价,并指出改进方向。
3.4
主营业务过程 main business process
为完成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核心业务过程。
3.5
专业管理过程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process
围绕主营业务过程的衔接、监控、支持过程。
3.6
通用管理过程 general management process
不同专业的共性管理过程。
Q/SH 0828—2021
4 总体要求
4.1 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应:
a) 围绕主营业务,检查相关过程的符合性,并验证其结果的有效性;
b)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追溯和统计分析;
c)基于检查发现,评价相关过程的有效性;
d)量化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方向。
4.2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模型见图1.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
相关文件
确定符合性
改进方向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1检查准备
融入业务过程
改进
策划
业务过程
5.5讲评会
22
D.2文件评审
5.6整改
5.3检查实施
评价有效性
量化评价
绩效指标
检查
实施
结果
5.4线计分析
图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模型
5 检查
5.1 检查准备
5.1.1 组建检查组,任命组长。检查组成员应由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必要时,聘请外部专家。
5.1.2 检查组应提前获取企业质量管理相关文件。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分工,以及主营业务过程、专业管理过程、通用管理过程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等(各专业过程分类见6.1.1表1).
5.1.3 编制检查计划,检查计划示例见附录Ⅰ。检查计划应以主营业务相关过程为主要检查项目,明确所涉及的部门、时间安排、检查人员分工等,包括抽查的产品、过程、项目或场所。
5.1.4产品、过程、项目或场所的抽样原则:
a)油(气)田企业:采油(气)、集输(净化处理)过程必查,注入、井下作业、石油工程、基建工程等专业管理过程油1个~2个:
b)炼油、化工企业:2种不同类别的主要装置或主要出厂产品:
c)油品销售企业:2家地市级分公司、2座油库、2个质检室(含A级)、1个计量室、4座加油(气)站:
d)石油工程、炼化工程企业:2家所属单位及其2个工程项目:
e) 科研单位:2个科研项目、2个技术服务项目及所涉及的研究单位。
2
Q/SH0828—2021
5.1.5 检查计划应经企业确认,并提前发至企业。
5.1.6检查组成员根据检查计划分工,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表,结合文件评审(见5.2.1)编制检查表。检查表应按策划、实施、检查与改进思路编写,包括结果验证方法。
5.2 文件评审
5.2.1 在检查实施前,检查组成员应按照计划分工进行文件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覆盖业务范围:
b)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是否与制度体系结合:
c) 质量管理制度的充分性、符合性。
5.2.2 文件评审应贯穿检查全过程,应结合现场检查评审文件的适宜性。
5.2.3 文件评审结论应作为评评报告的组成部分。
5.3 检查实施
5.3.1 启动会
5.3.1.1 组长主持召开会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组长介绍检查计划,提出工作要求。
5.3.1.2企业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汇报内容应简明据要,主要包括质量管理重点工作、质量目标、质量风险管控、内审和管理评审,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5.3.2 领导访谈
5.3.2.1 检查组应访谈企业领导,访谈至少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业务分管领导等。
5.3.2.2对领导进行书面测试,评价领导对质量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5.3.2.3访谈和测试结果作为领导作用评价的输入。
5.3.3 现场检查
5.3.3.1 检查组应按检查计划、检查表和抽样计划,通过查阅资料、人员访谈、现场观察和测试等方式进行检查,且应关注:
a) 检查重点:
·查职责:检查各级领导、业务部门及岗位质量职责是否建立健全,质量主管部门与业务专业部门职责是否明确,各层级管理界面划分是否清楚;
·查制度:检查相关业务过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要求是否明确,流程是否优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查资源:检查是否能够识别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过程环境等资源需求,并提供保障;
·查落实:检查是否基于质量风险识别关键过程,建立、落实控制措施并实现目标:
·查改进:检查是否能够通过各级监督检查,包括专业检查、审核、管理评审等,充分识别存在的问题,统计分析并有效改进:
b)检查发现的问题,应:
·如实提出:
·跟踪并评价质量风险:
·追溯并从管理和技术上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c) 发现良好实践,如:
·先进质量管理工具:
3
Q/SH0828—2021
·高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或经验:
·质量文化建设等。
5.3.4 沟通交流
检查组应与企业开展充分沟通,包括:
a) 现场检查前,检查组内部沟通企业基本情况,主营业务及其相关过程、文件评审发现的问题,确定抽样方案及工作要求:
b)检查过程中,与部门负责人沟通,重点了解业务管理范围、质量职责、质量管理制度、质量风险及防控措施等:
c) 每天检查后,沟通发现的问题以及跟踪或追溯的需求。企业应安排有关人员参加:
d)讲评会前,组长向企业领导层反馈检查结果,提出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向。
5.4 统计分析
5.4.1 对发现的问题,按业务过程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质量管理相对薄弱的业务过程。
5.4.2 对薄弱业务过程存在的问题,按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业务过程的薄弱环节。
5.4.3 对发现问题的原因,按职责、管理流程、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向。
5.5 讲评会
5.5.1 组长组织编制讲评报告,包括企业良好实践,文件评审结论、薄弱业务过程及环节、领导关注以及改进要求等。问题清单作为讲评报告的附件,问题清单示例见附录J.
5.5.2 召开讲评会,组长作讲评报告,企业领导班子、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5.6 整改
5.6.1 企业应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应对薄弱业务过程及环节从管理和技术方面制定落实专项整改方案。并提交整改报告。
5.6.2 领导层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向。
6 评价
6.1 评价表
6.1.1 基于各专业特点,对其主营业务过程、专业管理过程和通用管理过程进行划分,见表1.
表1 各专业过程分类表
序号 专业 主营业务过程 专业管理过程 通用管理过程
油(气)田采油(气)、集输(净化处理) 注入工程,井下作业,石油工程、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检验检测。其他外包业务、顾客满意 领导作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人力资源。绩效监测与改进
二 陈迪 原辅材料管理、生产过程、成品管理检验检测。建运管理、顾客调意
三 化工 原装材料管理、生产过程、成品管理检验检测、髓运管理、顾客满意
4
Q/SH0828—2021
表1 各专业过程分类表(续)
序号 专业 主营业务过程 专业管理过程 通用管理过程
四 油品销售 采购管理、物流管理、储存管理、销售管理 数质量管理及监督、检验检测、顾客满意 领导作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人力资源、绩效监测与改进
五 石油工程 工程项目运行 设备设施,计量管理,物资采购,顾客满意
六 炼化工程 工程项目运行 合规管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质量事故管理、顾客满意
七 科研 科研开发、技术服务 物资采购、检验检测、顾客满意
6.1.2 评价标准框架包含:
a)过程,主营业务过程、专业管理过程和通用管理过程;
b)评价项目,主营业务过程、专业管理过程和通用管理过程的子过程:
c)评价子项,评价项目的相关业务活动;
d)评价内容,明确评价子项的检查项目、结果的验证方法及评分项类型,评分项类型有以下6种:
·部分/全部类评分项,检查项目有几个组成部分时,可以分别得到部分分数:
示例:
(1.5分×8/12分)地质、工艺、生产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监视测量、变更管理、工艺防腐、任务指标等。
·程度类评分项,根据工作质量和效果,由检查组视情况判断得分,分为差、中、好3个程度分数:
示例:
(3分/6分/10分)覆盖业务全流程。
·是否类评分项,当问题的回答为“是”或“否”时,得分为“满分”或“零”;
示例:
(0分/2分)按照制度要求对外协单位进行再评价。
·加分项,以结果为导向,鼓励、强调有效性结果的重要。
·否决项,评价子项不得分条件:
·预期结果评价项:对评价内容结果按实现程度的百分比进行评分。
示例:
预期结果(10分/15分/20分)领导班子发挥“有感领导”作用,理解并支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建设,创造全员积极参与实现质量目标的条件。
e) 分值设置原则:
·总分值1000分,其中主营业务过程和专业管理过程800分,通用管理过程200分:
·由各专业设置评价项目、评价子项的分值权重:
f)评分准则,给出评价子项有效性程度的评价准则。
·分值权重50%以下,不满足符合性要求:
·分值权重50%~80%,基本符合,未达到预期结果:
·分值权重高于80%,符合并达到预期结果。
5
Q/SH 0828—2021
6.1.3 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应采用附录A通用管理过程有效性评价表,并从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中选择适用的专业评价表。
6.2 评分
6.2.1 根据检查发现,对照评价准则评分。评价项目得分超过项目总分值80%时,应说明理由。
6.2.2评价得分按百分制计,当评价项目不适用或抽样未涉及时:
评价得分-实际得分times 1 0 0(总分值-未评价项目分值)

Q/SH0828—2021
附 录 A
(规范性)
通用管理过程有效性评价表
通用管理过程分值200分。占有效性评价总分值20%。有4个评价项目《见表A.1》,每个评价项目的评价表见表A.2~表A.5.
表A.1 通用管理过程
评价项目 评价子项 分数 评价项目总分
A1.1领导作用 A1.1.1机构和职责 9 50
A1.1.2质量会议 7
A1.1.3质量奖范 7
A11.4质量文化 7
预期结果 20
A1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A12.1顶层设计 6 30
A122体系文件 3
预期结果 6
A12.3质量目标 15
A13绩效监测与改进 A13.1内部审核 30 70
A13.2管理评审 25
A13.3持续改进 15
A14人力要源 A1.4.1人员能力和意识 34 50
AL42组织知识 16
表A.2 领导作用评价表
评价子项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φ~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A1.1.1机 构 和职责 9 (1)(1分)2分)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专人管理:(2)(2分/4分)成立健全各级领导、部门和岗位工作职责 领导班子对质量管理体系认知度、参与度不够。质量资源(质量管理机构、人员、技术等)不满足质量管理需求 领导班子参与质量管理资产建设,质量资源(质量管理机构、人员、技术等)满足质量管理需求 领导班子能够确定企业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绩效日标。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营造授权。主动参与。创新。快速反应和学习等方面的运营环境。完善企业的治理。评审企业的业绩,履行社会责任
A1.1.2质量会议7(1)(1分/2分)建立会议制度,明确质量会这类别,主持人,参加人,会议主要内容等要求。(2)(2分/3分)主要负责人、主管领导定期主持或参加质量例会,听取质量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质量问题
A1.1.3质量奖惩7(1)(1分/2分)建立质量奖惩制度,明确质量奖金分级分类、奖据方式等要求:(2)(2分/3分)4分)落实质量奖励
ALLA质量文化7(1)(1分/2分)制定质量方针并得到沟通:_(2)(2分)分钟分)组织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包折质量日、质量月、技能竞赛,评选质量先进等
预期结果20(10分/15分/20分)领导班子发挥“有感领导”的用,理解开支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建设,创造全员积极参与实现质量目标的条件
7
Q/SH 0828—2021
表A.3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评价表
评价子观分值 评论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φ~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A12.1顶层设计6(1)(0分/2分)基于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并策划灾难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2)(0分/2分)基于业务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3)(0分/2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适用时,则减理由充分 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满足符合性要求,没有与企业业务过程相映合,周张皮现象严重 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完全与企业业务过程相险合,部分体系文件存在再张皮现象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企业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有效结合,实现管理增值
A122体系文件3 (1分/2分/3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与企业制度体系相融合。发生变更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整性
预期结果6 (3分/5分/6分)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业务过程相融合
A123质量目标9 (1)(1分/2分/3分)在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建立、分解质量目标:(2)(1分/2分/3分)建立井实施实现目标措施。(3)(1分/2分/3分)质量目标纳入绩效考核 根据业务过程和结束质量风险控制的效果验证。没有利用质量日标管控业务过程和结果质量风险根据业务过程和结果质量风险控制的效果验证,基本利用质量目标管控业务过程和培果质量风险 根据业务过程和结果质量风险控制的效果验证,能够利用质量目标管控业务过程和结果质量风险
6
预期结果(3分/5分/6分)
利用质量目标管控业务过程和结果,并持续改进
表A.4绩效监测与改进评价表
评价子观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φ~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A13.1内部审核18 (1)(1分/2分)建立内部审核制度,明确审核范围、期次、准备、实施、问题统计分析以及整改关闭等要求:(2)(0.5分/1分)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内部审核。审核范围覆盖所有业务,相关部门和关键场所:(3)(1分/2分/3分)审核人员经过培训,具备自效性审核能力:(4)(05分/1分2分)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审。(5)(05分/1分2分)充分识别问题,并进行跟踪和追溯:(6)(1分/2分)编制审核报告,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审核发现对相关业务过程管理进行有效性评价:(7)(1分/2分)分)问题有效整改并验证关闭 不能够充分识别问题。缺乏有效改进 能够识别问题。但缺乏追溯和分析,问题整改缺乏有效性 能够充分识别问题,进行追测和分析,并在企业不同层级得到有效改进
12
预期结果(6分/分/12分)
利用内部审核改造业务管理
8
Q/SH0828—2021
表A.4绩效监测与改进评价表(续)
评价子观分值 评验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0~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A132管理评审15(1)(1分/2分)分)建立管理评审制度,明确评审方式、频次、输入、实施、输出以及改进等要求;(2)(0分/3分)企业主要领导定期组织管理评审。(3)(1分/2分/3分)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充分。准确:(4)(1分/2分)管理评审输出应总结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研究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措施。并制定计划。配置资源:(5)(1分)2分)落实管理还审决通 满足符合性要求,但对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缺乏客观性,不能通过管理评审有效改进 基本能够通过管理评审了解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并提出改进方向,但对体系有效性评价不充分,改进实微性不足 能够通过管理评审充分了解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方向,有效促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排续改进
10
预期结果(5分/8分/10分)
利用管理评审改造质量管理体系
A13.3持续改进10 (1)(2分/3分/4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2)(1分/1.5分)建立沟通渠道,及时获取组关方的信息;(3)(2分)3分/4分)开展持续改进 改造缺乏制度保障,改进缺乏有效性 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改进效果基本有效 建立健全排续改进机制。能够主动识别和分析存在的不足,落实改进措施井取得实效
5
预期结果(1分/3分/5分)
落实改进项目,实现预期目标
表A.5 人力资源评价表
评价子观 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0~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A14.1人员能力和意识 21 (1)(1分/2分)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能力(如岗位说明书)、培训、人员绩效评价等要求:(2)(3分)5分×分)识别培训需求,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并保留培训记录。(3)(0分/5分)有法定要求时,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且证书在有效期内:(4)(1分/3分)开展人员能力评价考核 部分员工不能够熟练掌握应知应会,不具备驻任岗位工作的能力员工基本掌握应知应会,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和意识基于企业战略规划和目标。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鼓励员工主动性学习。员工具备准任岗位工作的能力和意识
13
预期结果(7分/10分/13分)
人员具备唯任阅堂工作的能力和意识
A142组织知识10 (1)(1分/3分)建立知识保护制度,明确保护范围、级别和方法等要求:(2)(1分/3分)组织知识得到获取、分享 组织知识不满足需求。在企业内得不到有效争享组织知识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并在企业内得到分享 能够基于企业需求,及时提供组织知识。并在企业内得到有效分享
6
预期结果(2分/4分/6分)
员工有效分享组织知识
9
Q/SH 0828—2021
附 录 B
(规范性)
油(气)田专业有效性评价表
主营业务过程分值300分,占有效性评价总分值30%,有2个评价项目(见表B.1),每个评价项目的评价表见表B.2~表B.3.
专业管理过程分值500分,占有效性评价总分值50%,有8个评价项目(见表B.4),每个评价项目的评价表见表B.5~表B.12.
表B.1 主营业务过程
评价项目 评价子项 分数 评价项目总分
B1.1采油(气) B1.1.1生产策划 30 150
B1.1.2迁页。工艺设计 42
B1.1.3工艺措施 18
B1.1.4生产管理 30
B1.1.5工艺设备设施 15
B1.1.6监视测量 15
B1.2集输(净化处理) B1.2.1生产策划 30 150
B1.22生产运行管理 24
B1.2.3工艺控制管理 36
B1.2.4设备设施管理 15
B1.25产品储存 15
B1.2.6产品放行管理 21
B1.2.7不合格品处理 。
表B.2 采油(气)评价表
评价子项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0~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B1.1.1生产策划22建立采油(气)相应管理制度,符合集团公司相关要求。标准要求。企业实际,明确以下要求:——(15分×8/12分)地质,工艺、生产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监视测量、变更管理、工艺防腐、任务指标等;——(1分)分序分)管理职责清晰:——(1分)分)覆盖业务全流程 运行策划不系晚。覆盖面不足。修订不及时,存在“两张皮”现象 运行策划基本切合单位实际,后统有效。可操作性强。修订及时。但偶有偏差 运行策划全面、系统、有效。体现了行业最佳实践
5
预期结束(1分/3分/5分)
管理制度及时修订,切合单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3 (1分)2分/3分)生产任务分解。调整及风险控制,变更管理充分
10
Q/SH 0828—2021
表B.2 采油(气)评价表(续)
评价子项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0~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B1.12地质,工艺设计 29(1)(1分/2分)分)分级开展油藏开发动态管理;(2)(1分/2分/3分)根据动态分析,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3)(1分/2分/3分)设计、方案编制单位、人员修筑符合要求:(4)(1分/2分/3分)设计、方案输入的内容充分。适宜。完整:(5)(1分/2分)3分)各项地质基础数据准确有效。符合相应标准要求:(6)(1分)2分(3分)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评审、验证、确认与审批:(7)(1分/2分4分)设计、方案目标明确,满足下进工序要求:(8)(1分/3分/4分)设计、方案发生变更时,按照理定程序履行变更:(9)(1分/2分/3分)设计、方案测制的相关材料证据|可山洲,引用标准正确 地质分析及工艺设计输入确定、过程控制、输出等尚不充分,工作只是偶尔或局部开展。效果有一定差距 地质分析及工艺设计输入确定、过程控制。输出偶有偏差。效果不够理想 地质分析及工艺设计输入响定合理、过程有效控制。输出充分规范。体现了业内最住实践,效果理想
12
预期结果(4分/8分/12分)
(1)新区开发方案、老区开发调整方案满足生产需要;
(2)油(气)田持续高产稳产;
(3)措施增油(气)、稳产效果明显
1 (0分/1分)推广应用精益六西路码、QC活动等方法工具,效果明显
B1.13工艺措施14 (1)(1分/2分)3分)工艺措施执行,落实到位,按设计,方案施工;(2)(1分/2分/3分)入井化学测进行了质量(含有机氢)检验,质量合格,技术服务的使用工具进行了检查或检验:(3)(1分/2分/3分)新工艺,特殊工序向施工方及采油管理区等相关方进行了交底:(4)(1分/2分/3分)对各类工艺播输效果进行了解除评价、评比:技术服务验收标准明确,并执行:(5)(0分/1分/2分)开展油气水井工艺措施类新技术研究、试验、推广、后期效果分析和技术适应性评价工艺措施开展不系统,控制方面的工作只是偶然开展或局部开展。效某有一定差距工艺措施开展基于单位实际,控制方面的工作偶有偏差,效果不够理想 工艺措施管理系统全面。体现了业内最佳实践,控制方面的工作充分规范。效果理想
3
预期结果(1分)2分)
实现措施目标,解决了问题:实现措施地产、稳产或降低了递减
1 (0分/1分)推广应用精益六西热玛、QC活动等方法工具,效果明显
否决项:骑井率、措施有效益率低于油(气)田或行业同类或相似油藏(可比)平均水平,不得分_
11
Q/SH 0828—2021
表B.2 采油(气)评价表(续)
评价子项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0~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B1.1.4生产管理24(1)(1分/2分)分)生产计划合理,按计划运行:(2)(1分)2分/3分)建立分级监控制度,落实防破坏措施:原油拉运过程采取措施防止外来流体带入系统;(3)(1分)2分/3分)原材料按规定检验(验收):(4)(1分/2分/3分)工艺参数控制符合要求,计量误差符合要求:(5)(1分/2分)分)工艺过程满足冬防保温等环境要求:(6)(1分)2分3分)人员资格、能力满足要求,严格执行运用检查制和交接理制;(7)(1分)2分/3分)检验修作业。外包管理符合要求:(8)(1分/2分)支抖台账齐全,数据按时取全取准 生产运行基本请是控制要求,运行不够平衡 生产运行控制持续和较全面开展,运行偶有偏差 运行控制工作持续严格按照策划执行。生产运行达到优良成效
5
预期结果(1分/3分/5分)
生产平稳,产品质量指标满足过程控制要求,油气产量按计划或超计划运行
1 (0分/1分)推广应用精量六西临路、QC话动,效果明显
否决项,发生生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不得分|
B1.15工艺设备设施 12(1)(1分/15分/2分)额定并实施工艺防腐措施。(2)(1分)2分)设备设施运转正常。资料齐全。定期保养:(3)(1分/1.3分/2分)工艺流程。设施运行标识清晰,(4)(1分/1.5分/2分)计量器共满足生产需求,配备。校准满足有关规定:(5)(1分/2分/3分)管道、装置应办理注册登记、定雨检验 工艺设备设施控制管理工作未开展或只是偶然、局部的开展 工艺设备设施控制管理工作排续有效和全面开展,解有偏差,工艺过程控制存在改进空间 工艺控制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参数控制、工艺报警装置投用、计量管理等证据充分,完成情况优异
3
预期结果(1分/2分/3分)
腐蚀速率小于0.076mm.设备完好率达到要求:强检计量器具校验率100%,通型产品资标平稳,受控
否决项:发生工艺设备事故,不得分
B1.1.6监视测量12(1)(1分/2分/3分)开展了过程险查、检验、分析和改进:(2)(1分/2分)分)措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分析,改进:(3)(1分/2分)分)定期开展生产经营任务分析:(4)(1分/2分/3分)各类变更管理规范充分 监视测量工作偶尔开展。输出不全面,不系统,指导意义不强 出现测量工作开展系统。输出校为充分全面,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偶有偏差 监视测量工作开展系统。有效。输出充分全面,能够较好地指导生产管理
3预期结果(1分/2分/3分)分析全面,问题准确,管理持续改进
加分项:宋获油(气)田以上QC成果、质量信得过班组。品牌产品等单项荣誉,每项加1分,3分,5分,荣获集团公司优秀结库等集体荣誉奖3分~8分
12
Q/SH 0828—2021
表B.3集输(净化处理)评价表
评价子观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0~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B121生产策划22建立相应管理制度,符合集团公司、油(气)回归关要求,标准要求,企业实际,明确以下要求:_(15分×812分)设备设施、工艺技术规程及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管理、变更管理、工艺联系、工艺防腐、检查考核、产品放行等。——(1分/3分)管理职责清晰:——(1分/3分)覆盖业务全流程 运行策划不系统,覆盖面不足,修订不及时,存在“两张皮”现象 运行策划基本调合单位实际,系统有效,可操作性强,修订及时 运行策划全面、系线,有效,体现了行业最佳实践
5
预期结果(1分3分/5分)
管理制度及时修订,具有可操作性
3 (1分)2分)生产任务分解。调整及风险控制。变更管理充分
B122生产运行管理 18(1)(1分/2分/3分)岗位人员的培训、资格、能力:(2)(1分/2分)按照规定的参数要求进行换作,并记录:(3)(1分/2分)分)开展过程关键环节的检查。检验、分析:(4)(1分/2分/3分)按时返回检查,交接班按要求进行:(5)(1分/2分/3分)外包过程,检验修检制符合要求:(6)(1分/2分)变更目标、作用、内容明确。程序、审批、关闭符合要求 生产运行基本满足控制要求,运行不够平衡 生产运行控制排续和较全面开展。运行偶有偏差 运行控制工作时续严格按照策划执行,生产运行达到优良成效
6
预期结果(2分/4分/6分)
按计划或超计划完成任务
否决项:发生生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或重大非计划行产事故。不得分
B123工艺控制管理 30(1)(1分/2分)现场无“跑冒滴漏”情况及“班松锅缺”情况:(2)(1分/2分)分)管道、装置应按要求办理注重登记,定期检验:(3)(1分/2分)工艺、设备标识、走向、地行状态清晰:(4)(1分)2分(3分)对长轴管道进行“三柱一群”管理(里程桩、转角鞋、标志桩和竖示器):(5)(1分/2分/3分)现场伴热。管道,设备保温良好:(6)(1分/2分)分)工艺报警联锁装置完好。按要求测试。(7)(1分/2分口分)工艺防腐控制措施,建立防腐台账:(8)(1分/2分)计量器具满足生产需求,其配备、校准满足有关规定:(9)(1分)2分/3分)介质、原料、三剂等满足要求:(10)(1分)2分(3分)定期召开工艺分析会,加强统计分析和改进,开展管道完整性评价 工艺控制管理工作未开展或只是偶然。局部的开展 工艺控制管理工作已经持续和较全面开展,偶有骗差,工艺过程控制存在改进空间工艺控制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参数控制、工艺报警装置投用、计量管理等证据充分,完成情况优异
13
Q/SH 0828—2021
表B.3集输(净化处理)评价表(续)
评价子项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0~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B123工艺控制管理 5预期结果(1分/3分)工艺联盟投用率100%,强检计量器具校验率100%;腐蚀速率达到标准要求。过程产品指标平稳,受挫工艺控制管理工作未开展或只是偶然,局部的开展 工艺控制管理工作已经持续和联全面开展,偶有偏差,工艺过程控制存在改进空间 工艺控制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参数控制、工艺报警装置投用,计量管理等证据充分,完成情况优异
1 (0分/1分)开展管道完整性评价,或推行先进反量管理方法和工具
否决项:发生工艺事故。不得分
B1.24设备设施管理 11(1)(1分)5分2分)建立设备台账;(2)(1分/2分)设备设施状态完好,运行参数满足工艺要求:(3)(1分)2分(3分)设备设施操作严格执行作业文件要求:(4)(1分/2分)分)检维修方案及实施有效 工作未开展或只是偶然,局部地开展。设备设施管理存在一定满阿和改进空间 工作已经持线和较全面开展,设备设施管理调有偏差,完好状态、工作效率存在改进空间 工作持续地严格开展,覆盖所有适用的范围。证据充分,工作完成情况优异。设备设施状态完好,效率高
3
预期结果(1分/2分/3分)
设备设施完好率≥90%,设备效率不低于同行业水平
1 (0分/1分)推行TPM等先进管理方法
否决项:发生设备事故。不得分
B125产品储存10(1)(1分)分15分)产品状态标识清晰。(2)(1分)分)分)防护措施充分 工作未开展或只是偶然,局部地开展 工作已经持续和较全面开展,偶有偏差 工作排续地严格开展,覆盖所有适用的范围,证据充分,工作完成情况优异,产品标识清晰,具有可选调性。有效防护
5
预期结果(1分)分/5分)
储存介质无效温超压情况,管线、阀门、盲板完好。无污染
否决项:产品发生污染、变质、湿湿等现象,不得分
B126产品放行管理 13(1)(1分/2分/3分)产品标准、制度配备、理解充分:(2)(1分/3分)按照策划要求进行了检验。验收和旅行:(3)(1分/3分/5分)(资行的批准符合要求 产品敢行管理策别不系统,工作只是偶然开展 产品放行策划符合单位实际,系统。有效,工作持续和较全面地开展。偶有偏差 产品装行策划全面、系统、有效。体现了行业最佳实践。工作排读开展,符合接收准则,授权放行人员等证薪充分,完成情况优势
5
预期结果(1分3分/5分)
产品放行规范,质量符合要求
3 (0分/3分)推广应用控制图等统计技术及在线段验技术
否决项:产品旅行不规范,造成不合格的交付
B127不合格品处理 , (1)(1分)2分/3分)不合格处置符合程序和登录。处置及时。(2)(1分)2分)对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采取措施并纳入单位考核:(3)(1分/2分)岗位人员清楚掌握不合格处置程序和要求 不合格识别。处置、控制工作未开展或只是偶然,局部地开展不合格识别。处置。控制工作已经排续和较全面开展。偶有偏差 不合格识别。处置、控制工作持续开展,符合接收准则,处置不合格等证据充分,完成情况优异
否决项:发生不合格使用或交付,不得分
加分项:宋获油(气)田以上QC成果、质量信得过班组、品牌产品等单项荣誉,每项加1分,3分,5分;宋获集团公司优秀结束等集体荣誉奖3分~8分
14
Q/SH0828—2021
表B.4 专业管理过程
评价项目 评价子项 分数 评价项目总分
B2.1注入工程 B2.1.1制度要求 24 90
B2.1.2设计和方案 20
B2.13注入过程管控 30
B2.1.4不合格控制 了
B2.1.5统计分析 9
B22井下香业 B22.1制度要求 5 70
B222招标 10
B223技术文件管理 9
B224开工条件确认 10
B225变更管理 6
B226监督管理 18
B227公收 12
B23石油工程 B23.1制度要求 5 70
B232招标 10
B233技术文件管理 9
B23.4开工条件确认 10
B23.5变更管理 6
B23.6监督管理 18
B23.7验收 12
B2.4基建工程 B2.4.1制度要求 5 70
B2.42招标 10
B243技术文件管理 9
B24.4开工条件确认 10
B245变更管理 6
B2.46监督管理 18
B2.4.7公收 12
B2.5物资采购 B25.1制度要求 13 65
B252需求计划 7
B2.5.3验收使用 23
B254急雷、紧急物资采购 4
B2.5.5批复自采 5
B2.56跟踪评价 13
B2.6检验检测 B2.61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10 45
B2.62检测资源配备 10
B2.63检验检测过程管理 8
B2.6.4不符合处理 5
预期结果 12
15
Q/SH 0828—2021
表B.4专业管理过程(续)
评价项目 评价子项 分数 评价项目总分
B2.7其他外包业务 B2.7.1制度要求 14 45
B2.72外包信息确认 6
B2.73外包过程管控 13
B2.7.4验证和评价 5
B2.7.5不合格控制 7
B2.8顾客满意 B28.1顾客满意监视测量 10 45
B282顾客沟通 10
B2.83顾客投诉处理 10
预期结果 15
表 B.5 注入工程评价表
评价子项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0-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B2.11制度要求19(1)建立回注水、蒸汽、化学剂、二氧化碳、氮气等工艺过程管理制度,符合集团公司相关要求。标准要求。企业实际,明确以下要求:(2分×510分)用确设计、方案编制,审批管理制度或程序、工艺规程、质量管控指标等。(1分/3分/5分)管理职责请断:(1分)2分/4分)覆盖业务全流程 基本满足符合性要求,没有及时修订,存在制度之间矛盾的情况,存在“两张友”观象能够根据实际变更及时更新文性,制度与实际运行有效相接。基本没有“两张皮”现象 文件体现管理增值、引导质量水平提升
5
预期结果(1分/3分)
管理制度及时修订,切合单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B212设计 和方案 15(1)(2分/3分/4分)设计或方案的评审、验证。确认与审批严格按程序要求执行:(2)(2分/3分/4分)设计或方案的目标明确。预期效果合理、符合标准要求、符合实际工况:(3)(1分/3分)设计或方案输入内容充分。适宜、完整,数据准确、标准引用正确、有效;(4)(0分/2分)设计或方案变更是否履行审批程序 基本建立设计、方案编制、审批管理程序和制度并进行管控,设计、方案基本符合生产需要,但设计、方案基础数据错误、引用作废标准、指标设置不合理、牢批不严格等问题设计、方案管理程序和制度齐全。有效非严格执行,各项设计、方案合理,目标明确且实施到位,严格按程序进行变更,对实施后的效果能够全面评价、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设计、方案编制、审批全面受控,设计人员水平较高。设计、方案实施后均能取得并超过预期效果、对实施效果能进行全面评价、科学分析、持续改进创新,设计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5
预期结果(1分/3分)
设计或方案质量指标达到油(气)田先进水平或行业先进水平
16
Q/SH0828—2021
表B.5注入工程评价表(续)
评价子观分值 评价内容 评分准则
分值权重0~50% 分值权重50%~80% 分值权重80%~100%
B2.13注入过程管控 25 (1)(2分/5分/7分)明确相关技术标准、工艺规程,明确质量风险和关键环节控制要求,风险识别充分,符合生产实际。(2)(1分/3分)4分)回注水、蒸汽、化学剂。二氧化碳,氮气等注入物性验合格,满足设计要求:(3)(1分×22分)设备设施技要求维护保养。计量器其定期检验:(4)(2分×2/4分)执行的工艺制度、规程要求。资料录取及时准确;(5)(0分)是否建立工艺过程质量监督。检查并建立考核机制。(6)(2分/4分%分)质量监督、检查开展和履盖情况 部分标准、规程存在缺失,交叉重复等问题,注入物质量控制不严格,过程监督控制不到位,部分关键指标达不到设计和标准要求 标准、规程明确。关键环节质量风险基本受控,注入物质量受挫,设备设施运行正常,计量准确。指标基本平稳,达到预期效果 标准、规程明确,关键环节质量风险全面受控,指标达到预期效果,工艺特续改进创新,新标本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5预期结果(2分/3分/5分)关键指标控制平稳,达到或优于预期效果
否决项:注入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不得分
B2.1.4不合 格控制 7 (1)(0分)2分)生产过程指标、工程或服务质量不合格时,是否根据不合格情况分别采取停工。返工、返修、让步接收等措施;(2)(1分)2分/3分)抽查3个不合格项的处置情况(是否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3)(0分)未发生非预期使用或交往
B2.15统计分析5 (1)(1分/2分)定期对注入工程关键指标。效果及承包商开展综合评定:(2)(0分/2分)是否在改进工艺控制过程中推广应用了质量管理方法工具 统计数据基本上能够满足生产量各需要,但不利于问题原因查验。青任确定。质量改进统计数据能够满足生产监督、控制需要,但数据不够充分,能够用于问题原因查验,责任确定,但无法适用于质量改进 统计数据能够满足生产监督。控制和改进的需要,但数据量充分,能够用于问题原因查验。责任确定以及质量改进,且改善欲果显著
4
预期结果(1分/2分/4分)
上一章:YS/T 1667-2023 变形铝铸锭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下一章:YB/T 4088-2015 石墨电极 清晰版

相关文章

T/SZZX 019-2024 工业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机构和技术有效性评价规范 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探讨 持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三种方法 GB/T 27408-2010 实验室质量控制 非标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评价 线性关系 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政府部门管理模式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结合方法的研究 500种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第二卷:生产·质量·市场营销 Q/SH 0100.1-2020 计量管理与考核规范第1部分∶油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