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15 53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1318.6—2024
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规范
第 6 部分:鼠害防控
2024 - 09 - 03 发布
2024 - 12 - 03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T 1318.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DB 53/T 1318《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规范》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品
种;
——第2部分:种植技术;
——第3部分:草害防控;
——第4部分:病害防控;
——第5部分:虫害防控;
——第6部分:鼠害防控;
——第7部分:鸟患防控。
本文件为DB53/T 1318中的第6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汤东生、朱有勇、李迎宾、傅杨、郭怡卿、李铷、蔡红、文建成、陈斌、朱书
生、何霞红、刘屹湘、黄惠川。
I
DB53/T 1318.6—2024
引
言
云南口粮生产面临山区多耕地少、旱地多水田少、稻米产能受限等问题,限制了云南省口粮产能提
高,口粮绝对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从云南口粮产能限制因素的客观问题出发,发挥长期开展水稻育种的
基础优势,结合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手段,着重培育品质优、耐旱、耐寒、抗病、生育期缩短的适宜旱地
种植的水稻品种,研发配套优质高效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实现水稻在自然雨养山地上像种玉米一样种植,
解决了水稻种植面积不足和稻谷产量有限的重要瓶颈,拓展了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了山区口粮产能,保
障了山区群众口粮安全。旱地水稻种植技术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技术突破,采用机械化旱直播,用工减
少,效率提高;科学合理利用天然降水,把山地变成良田,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术”的山区口
粮生产新途径;减少施肥,节约灌溉用水,生态效益好。
为实现旱地水稻种植技术的规范、系统应用,DB53/T 1318《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规范》是在系统
开展了旱地水稻品种选择、种植技术规范、草害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鼠害鸟患防控技术等的研
究探讨基础上,利用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参数,制定本规程,将对提高水稻旱种产能、增加农民
收入、确保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B 53/T 1318《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规范》由七个部分构成。
——第 1 部分:品种。目的在于确定旱地水稻品种选择时对生育期、抗性的要求、以及购种保存
方法。
——第 2 部分:种植技术。目的在于确定旱地水稻适宜种植海拔区域、种植时间、种植方式、整
地技术、播种技术、施肥管理、收获等要求。
——第 3 部分:草害防控。目的在于确定旱地水稻种植过程中,苗前、苗后对草害进行综合防治
技术等内容。
——第 4 部分:病害防控。目的在于确定旱地水稻生长过程中,病害防治原则、综合防控技术等
内容。
——第 5 部分:虫害防控。目的在于确定旱地水稻虫害防控技术,如蛴螬、小地老虎、稻蛀螟类、
稻纵卷叶螟、粘虫、稻飞虱等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
——第 6 部分:鼠害防控。目的在于确定旱地水稻稻田鼠害控制指标、控制适期、控制措施及控
制效果调查方法等内容。
——第 7 部分:鸟患防控。目的在于确定旱地水稻鸟患的术语和定义、采用栽培技术、防鸟和驱
鸟方式进行鸟患防控等方法。
III
DB53/T 1318.6—2024
1
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规范
第 6 部分:鼠害防控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旱地水稻稻田鼠害控制指标、控制适期、防治策略和原则、药物要求、物理灭鼠、生
物灭鼠、TBS技术灭鼠、毒饵站灭鼠和死鼠处置方法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旱地稻田鼠害控制,也可作为其他旱作田控制鼠害技术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 GB/T 27777 杀鼠剂安全使用准则 抗凝血类
GB/T 27778 杀鼠剂现场药效测定及评价 毒饵
NY/T 1481 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控制指标 control index
为防止鼠害损失超过经济阈值而设立的需采取控制措施的鼠密度指标。
毒饵站 bait station
指鼠类能够自由进入取食而其他动物(如鸡、鸭、猫、狗、猪等)不能进入或取食的,能盛放毒饵的
一种装置。
TBS 技术 trap barrier system technique
即捕鼠器和围栏组成的捕鼠系统,简称为围筒法,也称围栏陷阱法。
4
控制指标与控制适期
按照 NY/T 1481 进行稻区鼠害监控。
控制指标为鼠害密度与亩产损失。
鼠害密度为 3%以上进行防治,亩产损失宜控制在 5%以下。
水稻孕穗期至成熟收获期前为控制适期。
5
防治策略和原则
采取“春季普防,秋、冬挑治”的防治策略
1
DB53/T 1318.6—2024
用生态学的观点,综合考虑各项措施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农事活动和耕作制
度,因鼠、因地、因时防控害鼠,保护和利用农区现有的天敌资源。
旱种稻田害鼠防治坚持“五统一”、“五不漏”的原则。
统一灭鼠部署、统一资金筹措、统一鼠药供应、统一投放毒饵、统一投放时间。
县(市、区)不漏乡(镇)、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田。
6
药物要求
使用的灭鼠毒饵应符合GB/T 27777的要求,并具有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和安全数据说明
(MSDS)。所有鼠药都必须在有经营许可证经营点购买(具有标识标签)。
7
物理灭鼠
灭鼠方法
物理灭鼠有鼠夹捕鼠、鼠笼捕鼠、粘鼠板灭鼠等方法。
鼠夹捕鼠
7.2.1
常用的鼠夹有木板架、铁板夹、铁丝夹、环形夹、弓形夹等,每种鼠夹均有大、中、小型之分,
分别用于捕获体型大小不一的害鼠。
7.2.2
诱饵以当地主要农作物新鲜种子或果实为主,鼠夹周围布撒谷物为引诱饵。
7.2.3
田间鼠夹放置于田埂、渠道、沟边、地角、路旁、荒地等害鼠常活动的区域,与道路方向垂直。
7.2.4
农舍鼠夹放置于房前屋后、厨房、储粮间等地的鼠洞口、鼠道上。
7.2.5
用过的鼠夹必须用开水烫洗干净,除去异味。
7.2.6
鼠夹应设置警示标志与警戒色,有条件的地方使用防护装置,应避免误伤人、畜。
鼠笼捕鼠
7.3.1
常见的鼠笼有矩形捕鼠笼和倒须捕鼠笼。
7.3.2
鼠笼放在鼠经常活动的地方,笼门朝墙,上方留有足够位置。
7.3.3
或顺鼠道布放,笼门朝鼠洞方向,位置与洞口保持 30 cm 以上,应避免老鼠产生新物反应。
粘鼠板灭鼠
粘鼠板设置警戒色与警示标志,布放在鼠道和害鼠经常活动的区域,宜在粘鼠板中央放置诱饵增加
上板率。
8
生物灭鼠
保护猫、黄鼠狼、蛇、猫头鹰等天敌。
宜养猫,养猫地区,避免使用急性杀鼠剂。
9
TBS 技术灭鼠
捕鼠筒制作
2
DB53/T 1318.6—2024
材料为铝铁皮,厚度约为0.5 mm,呈半圆形,筒直径上部25 cm~30 cm,下部30 cm~35 cm,筒高
50 cm~55 cm,底部留4个直径小于0.5 cm的圆孔,使筒内雨水能够渗出。每个TBS围栏需捕鼠筒12个。
围栏与固定杆
围栏材料为金属筛网,孔径≤1cm、高度>50cm;固定杆材料为钢筋,长100 cm,作用是固定围栏,
其间距为4 m~5 m。每个TBS围栏需网筛60 m,固定杆16根。
安装方法
9.3.1
一个整体的 TBS(捕鼠器+围栏系统)长 20 m,宽 10 m,围栏地上部分高 30 cm~40 cm,埋入地
下的深度>20 cm。
9.3.2
用固定杆固定,沿围栏边缘每间隔 4 m~5 m 埋设 1 个捕鼠筒,围栏长边放置 4 个捕鼠筒,短边
放置 2 个捕鼠筒。
9.3.3
捕鼠筒直边紧贴围栏,上沿与地面平行,并在围栏上剪一个宽 15 cm,高 10 cm 的方形开口,供
鼠类进入。
9.3.4 每个 TBS 围栏之间相距 100 m。
9.3.5 TBS 围栏内的水稻早于围栏外大田 7 d 播种,使围栏内的水稻长势早于围栏外的水稻长势。
10 毒饵站灭鼠
基本要求
10.1.1
应选用在农药管理部门登记,并在有效期内的杀鼠剂。
10.1.2
选择当地鼠害喜食的新鲜食物,如玉米、稻谷等或其它易于被鼠类采食的物质作为基饵。
10.1.3
毒饵配制按照 GB/T 27778 执行,常用杀鼠剂品种及毒饵配制浓度见附录表 A.1。
毒饵站种类
常用的毒饵站种类主要有竹筒毒饵站、PVC管毒饵站、矿泉水瓶(可口可乐瓶)毒饵站、花钵毒饵站、
简瓦毒饵站等。
毒饵站的放置
10.3.1
在水稻播种前,在田间与坡向垂直和平行的方向挖宽 20 cm,高 20 cm~30 cm 的排水沟,排水
沟间距 6 m~8 m,在坡向平行方向的水沟间距 4 m~6 m。
10.3.2 在水稻进入灌浆期,在与坡向垂直的方向的沟中放置毒饵站,每隔 5m~8m 远放置 1 个毒饵站,
每 667 m 2放置 4 个~5 个。
10.3.3 毒饵站可以长期放置,重复使用。
投饵
10.4.1
每个毒饵站放置 20 g~30 g 用毒药拌匀的饵料。
10.4.2
每隔 2 d~3 d 检查一次饵料,被害鼠吃过的饵料及时补充。
10.4.3
水稻收获前,将毒饵站收回。
药物选择
选择高效、低毒、无二次中毒现象的抗凝血杀鼠剂,如0.005%溴鼠灵毒饵、0.0375%杀鼠迷毒饵、
0.5%溴敌隆水剂、0.5%溴敌隆母粉等。
3
DB53/T 1318.6—2024
毒饵配制
可选用但不局限于使用溴敌隆。浓度1∶100,先用0.5%溴敌隆水剂1 kg对温热水10 kg,充分搅拌
倒入100 kg饵料中拌匀,待药被吸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闷堆30min,然后摊开凉干,即成浓度为0.005%
的溴敌隆毒饵,参加附录A。
安全措施
10.7.1
杀鼠剂及毒饵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保管、发放,与其它物品分开存放。
10.7.2
所用灭鼠工具、容器及投药器材应用黄色标签贴上“有毒”字样,使用后及时清洗,投饵后剩
余的毒饵及时回收。
10.7.3
投放毒饵后,应设立警示标志,不应再放养禽畜。
10.7.4
投饵后及时搜寻、清理死鼠,作无害化处理。
10.7.5
使用抗凝血类杀鼠剂应配备维生素 K1,投饵期间应配备解毒药剂,如发现误食中毒、就近送
医。抗凝血杀鼠剂。
10.7.6
在投放毒饵站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和口罩,实施过程中不应饮食喝水、接触投饵站
后应及时做好个人清洗。
11
死鼠处置
农田死鼠可采取就地掩埋,处置时应戴橡胶手套或使用农器具,不应用裸手操作,并用杀虫剂喷洒
死鼠周围。农舍死鼠按GB 16548要求作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4
DB53/T 1318.6—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常用杀鼠剂毒饵配制浓度
常用杀鼠剂毒饵配制浓度见表A.1。
表 A.1 常用杀鼠剂毒饵配制浓度
杀鼠剂(通用名) 毒饵配制浓度
杀鼠醚 0.038%
溴敌隆 0.005%
溴鼠灵 0.005%
敌鼠钠盐 0.05%
杀鼠灵 0.05%
氟鼠灵 0.005%
α-氯代醇 1%
莪术醇 0.2%
雷公藤甲素 0.25 mg/kg
胆钙化醇 0.075%
地芬·硫酸钡 20.02%
5
DB53/T 1318.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