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31 4412
肇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12/T 40—2024
花生机械化种植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ed peanut planting
2024 - 12 - 05 发布
2025 - 01 - 01 实施
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412/T 40—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肇庆市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肇庆供销优农科技有限公司、
怀集县潭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封开县罗董镇农林水综合服务站、德庆县龙母膳粮农机专业合作社、德
庆县悦城镇农林水综合服务站、肇庆市标准化计量协会、肇庆市质量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茂辉、黄美华、洪彦彬、刘浩、郭海洋、鲁清、黄益强、钟春燕、黎龙飞、
李智祥、罗灼明、覃鉴炎、谢元恒、陈建春、陈建炫、林振辉、张钊、叶坤盛、莫思华、陈雪英、吴凤
英、熊奔、欧阳端苹、张庆珍。
I
DB 4412/T 40—2024
花生机械化种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花生机械化种植的地块选择、机械选择、种子处理、整理及施肥、播种、田间管理、
收获、残膜回收和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肇庆市的花生机械化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32 花生
GB 4407.2-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JB/T 7732 铺膜播种机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499 旋耕机 作业质量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502 花生收获机 作业质量
NY/T 650 喷雾机(器)作业质量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993 花生摘果机 作业质量
NY/T 1225 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NY/T 1227 残地膜回收机 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地块选择
选择沙土或沙壤土,以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为宜,要求相对集中、
连片面积不少于10000 m
2、道路畅通、便于机械作业。产地环境符合NY/T 855的要求。
5 机械选择
1
DB 4412/T 40—2024
种子剥壳机及包衣机
5.1.1 选择专用花生种子剥壳机,机械挤压、摩擦部件应为木质或橡胶等低伤种材质。
5.1.2 选择专用包衣机,搅拌轮应为橡胶等低伤种材质。
旋耕、施肥、起垄、施药、覆膜、播种一体机
5.2.1 包括先播种后覆膜及先覆膜后播种两种机型,适用于无秸秆田块。
5.2.2 播种质量应符合 JB/T 7732 的规定和当地花生种植农艺要求。
5.2.3 如果采用露地种植时,可将覆膜部件拆除。
灭茬及秸秆粉碎机
适用于前茬作物收后清茬及秸秆粉碎全量还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规定。
反转灭茬旋耕机
适用于前茬水稻等作物根茬翻埋还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99规定。
起垄播种机
垄面平整,土壤细碎,垄高、垄距、行距、株距、垄面宽度整齐一致,符合农艺技术标准。作业顺
畅,无堵塞、漏播和堆种堆肥现象。
植保机械
施肥可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农药喷施可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弥雾机、无人机等,喷雾机(器)作
业质量应符合NY/T 650的规定。
花生分段收获机
5.7.1 包括花生挖掘机、场地式摘果机、捡拾联合收获机等。摘果机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993 的要
求。挖掘机可用于单垄双行及双垄四行挖掘、清土、铺放作业。
5.7.2 场地式摘果机与花生挖掘机配套使用,可用于场上花生摘果、清选、装袋等作业,适宜本市中
小规模家庭农场使用。
5.7.3 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与花生挖掘机配套使用,用于晾晒后花生植株捡拾、摘果、清选、集果等
作业,适宜较大规模农场及农业企业使用。
花生联合收获机
用于花生植株挖掘、夹持、输送、清土、摘果、清选、集果等作业。
花生残膜回收机
可选用与中小型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残膜回收机进行残膜回收,残留地膜捡拾机械化作业质量应符
合NY/T 1227的规定。
6 种子处理
品种选择
2
DB 4412/T 40—2024
选用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植株直立,株型紧凑,结荚集中、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的优良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2-2008中4.2.3的规定。
种子晾晒、剥壳、筛选
6.2.1 播种前 20 d 前后,选择晴朗天气晒种 2 d~3 d,存放 10 d~15 d 后选用花生种子剥壳机剥壳。
6.2.2 宜提前 10 h~12 h 向荚果喷洒清水,用水量以果重 3 %~4 %的为宜,润透后进行机械剥壳。
6.2.3 选择粒大饱满、皮色亮泽、无病斑、无破损的籽仁做种子。
种子包衣
6.3.1 根据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发生情况选择符合 NY/T 1276 和 GB/T 8321 要求的种衣剂,并采用胶
轮拌种机包衣。
6.3.2 种子包衣后晾干即播,短时间内包衣种子可于通风阴凉处保存。
7 整地及施肥
前茬秸秆粉碎还田
前茬收获后,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及时进行秸秆还田或灭茬机灭茬作业,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500 的规定。
旋耕起垄作业
机械起垄,每幅1垄~3垄作业,一般垄宽80 cm,高15 cm~18cm,垄面宽45 cm~50 cm。精细耕整起
垄,达到地平、土细、肥匀、墒足、垄直的要求。旋耕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499 的规定。
基肥施用
花生接茬、灭茬、耕翻前施用腐熟有机肥1000 kg/667 m
2,耕翻后、起垄前,每667 m
2施用纯氮(N)
6 kg~8 kg、磷(P2O5)4 kg~6 kg、钾(K2O)6 kg~8 kg、钙(CaO)6 kg~8 kg。宜施用缓控释肥,
同时,适当增施硫、硼、锌、铁、钼等微量元素肥料。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墒情要求
土壤墒情要求相对含水量在 60%~70%之间。墒情不足时应及时调节。
除草
7.5.1 播前或播后芽前化学除草,选用 72 %异丙甲草胺乳油或 96 %异丙甲草胺乳油;茎叶处理可选用
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或 10 %精喹禾灵乳油、乙羧氟草醚等复配剂;莎草较多田块,可选用二甲·灭草松
等大行内定向喷雾。
7.5.2 除草剂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
7.5.3 采用除草地膜的,可省去喷施除草剂的工序。
8 播种
播种时间、密度
8.1.1 播种时间
3
DB 4412/T 40—2024
8.1.1.1 春播花生于 3 月上旬开始播种,气温稳定在 12 ℃~15 ℃,可露地播种中小粒及大粒型品种;
覆膜条件下可根据当时当地气温情况,适当提前 7 d~10 d。
8.1.1.2 秋播花生于 8 月上旬开始播种,宜抢早播种,确保生育期达到 125 d~130 d 以上;生育期不
足 120 d 时,必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优先选用可降解地膜。
8.1.2 播种密度
8.1.2.1 春播花生密度一般为每 667 m
2播 9000 穴~9500 穴,每穴 2 粒。
8.1.2.2 秋播花生密度一般为每 667 m
2播 9500 穴~10000 穴,每穴 2 粒。
播种类型
8.2.1 无秸秆春播及秋播垄作覆膜
选择旋耕、施肥、起垄、施药、覆膜、播种一体机,先覆膜后播种,一体化操作完成,出苗后无需
人工破膜放苗。
8.2.2 无秸秆春播及秋播垄作不覆膜
选择旋耕、施肥、起垄、施药、覆膜、播种一体机,将覆膜部件拆除,忽略覆膜功能,一体化操作
完成。
8.2.3 秸秆还田不覆膜
选用灭茬旋耕机灭茬粉碎洒匀秸秆,反转灭茬旋耕机深耕,施肥起垄机起垄,手扶式机械播种、化
除或播后单独化除。
8.2.4 秸秆还田覆膜
选用灭茬旋耕机灭茬粉碎洒匀秸秆,反转灭茬旋耕深翻,施肥起垄机起垄,然后化除、覆膜、播种。
地膜选用
地膜应符合GB 13735的要求,优先选用宽度90 cm~100 cm的可降解地膜或耐候地膜。
9 田间管理
补种补苗
出苗时发现断行断垄时,及时补种补苗。
水分管理
9.2.1 出苗期、花针期和结荚期,土壤干旱、花生叶片中午前后出现萎蔫且傍晚不能恢复时,应及时
适量浇(灌)水。
9.2.2 灌水时以垄沟沟灌为主,以水面至垄半腰为宜,不宜大水漫灌。
9.2.3 收获前 20 d 不宜灌水。
9.2.4 遇台风暴雨,及时排水降渍。
9.2.5 覆膜田块应及时破膜散墒。
9.2.6 可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灌溉,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中耕与除草
4
DB 4412/T 40—2024
9.3.1 中耕
露地花生出苗至始花期采用田间管理机械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出现叶色褪淡缺肥表现时,可于中耕
前在植株两侧追肥,中耕后翻肥入土。
9.3.2 除草
施用除草剂按照GB/T 8321的规定执行,无人飞机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弥雾机施药。喷雾机(器)
使用应符合NY/T 1225的要求,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650的要求。
病虫害防治
9.4.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控制群体,平衡施肥,及时中耕,清除田间和周边杂草,及早铲除病株,清理病源残体。
9.4.2 物理防治
成虫发生盛期,选用杀虫灯、黑光灯、性诱剂等诱杀成虫。
9.4.3 化学防治
9.4.3.1 视田间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科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
9.4.3.2 根据喷洒农药种类及特性可选用自走式喷药机、车载式喷药机,或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等新型
植保机械施药。
化控
9.5.1 结荚初期当主茎高度达到 30 cm~35 cm 时,及时喷施生长调节剂,每 667 m
2使用 5 %烯效唑 30
g~40 g 或植物营养调理剂 50 g~60 g,施药后 10 d~15 d 如果主茎仍有旺长趋势,且高度达 38 cm~
40 cm 时,可再次化控;机械使用同 9.3.2。
9.5.2 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调理剂应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
叶面施肥
9.6.1 生育中后期叶色褪淡后每 667 m
2叶面喷施 0.5 %的尿素水溶液或 0.2 %~0.3 %的磷酸二氢钾水
溶液 40 kg,间隔 7 d~10 d,连喷 2 次;也可喷施经农业农村部或省级部门登记的其他叶面肥料。
9.6.2 施肥可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也可选用喷雾机械叶面喷施。
9.6.3 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10 收获
机收墒情要求
土壤含水率在10%~18%之间宜采用机械收获。
收获方式
5
DB 4412/T 40—2024
应根据当地土壤地形条件、经济条件和种植模式,选择适宜的机械收获方式和相应的收获机械,一
次或多次完成挖掘、抖土和铺放、拾、摘果、清选、集秧、集果等作业工序。沙、壤土地块宜采用分段
收获和联合收获方式,粘土地块宜采用分段式收获方式。
收获要求
作业时挖掘铲要对准花生行,挖掘深度为18 cm~20 cm为宜;掉头、转弯、倒车时应升起挖掘铲;
随时注意观察机械作业情况,田间停车和地头转弯时,不应立即切断机组动力,待全部花生完成摘果和
抛秧后方可完全停止机器。
收获质量要求
10.4.1 采用分段挖掘收获时,作业质量应满足 NY/T 502 要求。
10.4.2 采用鲜摘或全喂入干摘时,作业质量应满足 NY/T 993 要求。
10.4.3 采用联合收获时,应要求总损失率≤5.0 %,其中破碎率≤2.0 %,含杂率≤5.0 %。
10.4.4 收获后及时晾晒,含水量达到 GB/T 1532 即可安全储藏。
秸秆处理
花生收获后应进行秸秆粉碎还田或收集离田用作粗饲料。粉碎还田作业时,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500的规定。采用秸秆捡拾机具或捡拾打捆机进行收集离田作业,秸秆捡拾打捆机作业质量应达到拾净
率大于98%、成捆率应大于95%。
11 残膜回收
覆膜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膜,可选用中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残膜回收机等进行残膜回收作
业。
12 生产记录
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种子、农药、肥料的来源、规格、生产企业、生产
批号、施用数量及机械(人工)作业的时间、内容等进行详细记载,生产结束后整理归档,保存两年以
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