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4412
CCS B 05
肇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12/T 35—2024
德庆肉桂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Deqing cinnamomi cortex
2024 - 10 - 30 发布
2024 - 11 - 01 实施
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412/T 35—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种苗繁育 ............................................................................ 1
6 移栽定植 ............................................................................ 3
7 田间管理 ............................................................................ 4
8 主要病虫害防治 ...................................................................... 4
9 采收 ................................................................................ 5
附录 A(资料性) 德庆肉桂主要病虫害防治 ................................................6
附录 B(规范性) 禁限用农药名录 ........................................................8
参考文献 ............................................................................... 9
I
DB 4412/T 3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德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庆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肇庆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德庆县植物保护站、广东省道地南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德庆县种子管理站、德庆县德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德庆仲恺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研究有限公司、德庆县
柑桔研究所、德庆县恒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广东德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市药品检验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益波、颜肇华、黄洁才、王继华、罗小玲、张智、林培华、张伟丽、卢锦锋、
蔡时可、孙金锴、谈木芬、黎润发、梁木强、梁锦晖。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 4412/T 35—2024
德庆肉桂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肇庆市德庆县肉桂种植技术的产地环境、种苗繁育、移栽定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
害防治、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肇庆市德庆县行政区域内肉桂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 44/T 2236
肉桂双瓣卷蛾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肉桂
cortex cinnamomi
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
德庆肉桂
deqing cinnamomi cortex
德庆县辖区范围内,当地原产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
4
产地环境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2℃~25℃,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不低
于7℃,年雨量在1200 mm~18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
土壤条件
透水性良好、土层疏松深厚、肥沃、pH值为4.5~6.5的酸性砂壤土栽培为好宜。
5
种苗繁育
苗圃地的选择
育苗地选择无霜冻,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靠近水源,有荫蔽,pH值为4.5~6.5的沙质
壤土作苗床。
1
DB 4412/T 35—2024
采种
选择叶味甜辣、香气浓、皮厚、健壮的10年以上的肉桂作为采种母树。每年2月份~3月份,采收紫
黑色、果肉变软的果实。
种子处理
除去果梗、果皮、洗净果肉;选择饱满的健康种子,用0.1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5 min~30 min,
再将种子放入密封的容器内处理2 h,洗去药液。
种子催芽
5.4.1
催芽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
将消毒后的肉桂种子用 200 mg/L 赤霉素溶液浸泡 24 h 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b)
每隔 4 小时用清水搓洗一次,每天 4 次,把种子表面的粘液搓洗干净;
c)
洗净的种子置于阴凉通风处,保持湿润,每 8 h 翻动种子 1 次,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5.4.2
催芽过程中及时把霉烂的种子拣出,或视情况对种子进行再次消毒,防止霉烂扩散。
5.4.3
如不能及时播种,可将消毒后的种子与少量湿沙混合,堆放于室内阴凉处贮藏,防鼠危害。贮
藏时间不宜超过 20 d。
播种
5.5.1
裸根苗播种
按如下方法进行:
a)
整地:耕细耙平土块,耕深 25 cm~30 cm,清除石块、杂草等杂物,翻耕不少于 2 遍;
b)
施基肥:结合翻耕,每 667 m
2宜施有机肥约 500 kg、磷肥约 50 kg 作为基肥;
c)
起畦:做高 15 cm~20 cm、宽 100 cm~120 cm 的畦面,要求土粒细碎、疏松,床面平整;畦沟
宽约 30 cm、深约 30 cm,四周设排水沟,沟宽约 30 cm、深约 40 cm;
d)
播种:每年 2 月份~3 月份,在苗床上开沟点播,沟深 3 cm~4 cm,行距 15 cm~20 cm,株距
5 cm~7 cm;
e)
覆土:播种后覆盖细黄土,厚度 1.5 cm~2 cm,再覆盖 1.5 cm~2 cm 细沙,并用草覆盖,淋
水保湿。
5.5.2
容器苗播种
按如下方法进行:
a)
育苗容器宜采用直径 8 cm~10 cm,高 12 cm~15 cm 的可降解营养袋;
b)
宜采用黄土:椰糠:钙镁磷肥(g/g/g)为 80:15:5 的混合物作为基质。先将椰糠与钙镁磷肥加
适量水堆沤腐熟后,与打碎的黄土拌匀、装袋;
c)
每袋点播肉桂种子 1 粒。
苗期管理
5.6.1 裸根苗
5.6.1.1 搭盖荫棚
幼苗出土后,揭开覆盖物,若无自然荫蔽,需搭荫棚。荫棚高度80 cm~100 cm,长宽与畦面一致。
苗圃荫棚的荫蔽度为40%~50%;12月份以后至翌年3月份出圃前,可拆除荫棚。
2
DB 4412/T 35—2024
5.6.1.2 除草松土
5.6.1.2.1 播种后需及时清除杂草,注意避免伤根。
5.6.1.2.2 及时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通透。
5.6.1.3 施肥管理
5.6.1.3.1 当苗长到 3 片~5 片真叶时开始施肥,施肥宜少量多次,忌重肥,防止烧苗。
5.6.1.3.2 一般每年施肥 7 次~8 次,包括施有机肥 1 次,追施化肥 6 次~7 次。
5.6.2 容器苗
5.6.2.1 育苗前期控制荫蔽度约 70%。
5.6.2.2 保持基质湿润,幼苗出土后,及时除草和松土。
5.6.2.3 当幼苗 3 片~5 片真叶时,用 500 倍复合肥(15-15-15)液喷施,后喷水清洗叶片。苗木进
入正常生长期,每 15 d~20 d 追施 1 次;可喷 0.05%~0.1%松脂酸铜防治细菌病害。
苗木出圃
5.7.1
炼苗
移栽前30 d,控水控肥。
5.7.2 起苗
5.7.2.1 选择无病虫害、机械损伤、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一年或二年生苗木。
5.7.2.2 起苗前应淋透水,适当修剪枝叶。
5.7.2.3 起苗时注意勿伤损根系,裸根苗宜用 1000 mg/L 吲哚乙酸或生根粉溶液和黄土混合的黄泥浆
沾根。
5.7.2.4 起苗后,应保湿、避免曝晒;及时移栽。
6 移栽定植
整地
6.1.1
清除造林地内的杂草、树木。
6.1.2
坡度 25°以上,宜开条带、挖穴;坡度 25°以下,宜沿等高线直接挖穴。穴长、宽、深均为 40 cm~
50 cm。根据需要保留山顶、山腰和山脚部位的部分原生植被。
6.1.3
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风化 1 个月~2 个月,待雨季初期回穴。
6.1.4
每穴宜施有机肥 5 kg~10 kg,回填表土满至穴深 2/3。
定植
6.2.1
定植时间
宜在每年3月份~4月份,雨后或阴天定植,以清明前后为佳。
6.2.2
定植密度
定植,宜株距1.0 m~1.2 m、行距1.2 m~1.5 m。
3
DB 4412/T 35—2024
6.2.3
定植方法
每穴定植1株。宜将苗木下部侧枝、叶片剪掉,上部叶片剪去2/3,留下顶芽以下2片嫩叶;舒展根
系,覆土压实,浇水,穴表宜低于地面3.0 cm~5.0 cm。
7
田间管理
补苗
定植1个月后,应进行检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
水分管理
定植后,保持树坑内的土壤湿润,防止积水。
中耕除草
7.3.1
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 3 次。
7.3.2
中耕的同时铲除杂草,将距离植株约 1 m 范围内的杂草除尽,并将杂草埋于穴四周以作肥料。
7.3.3
秋、冬季中耕时可将地内杂草铲除,并覆盖于树干周围的地面上,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
湿润从而有利于抗旱保苗。
7.3.4
成林后每年除草 1 次。
肥料管理
7.4.1
在 2 月份~3 月份植株抽芽现蕾时,宜施氮肥,每株施尿素 0.1 kg~0.25 kg,或施有机肥 0.5 kg~
1 kg。
7.4.2
在 7 月份~8 月份青果期,宜施氮、磷肥,将有机肥 50 kg 与过磷酸钙 0.5 kg 混合,每株施约
2.0 kg。
7.4.3
在 11 月份~12 月份,宜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将有机肥 50 kg 与过磷酸钙 0.5 kg 混合,每株
施入约 2.5 kg。
整形修剪
栽植后第2年开始,每年于秋冬季或早春修剪1次,剪去主干下部1/3的侧枝,剪除过多的萌蘖枝、
病虫枝、过密枝、徒长枝和纤弱枝。修剪时,剪口要平整。
萌芽更新
7.6.1 在每年 4 月份~6 月份砍伐剥皮后,将砍伐过的林地进行全面翻耕、施肥 1 次。
7.6.2 当新生苗木高约 60 cm 时,选留 1 株~2 株生长旺盛、粗壮、无病虫害的枝条。
7.6.3 以加工桂通为主的林地每间隔 4 年~6 年可砍伐 1 次。
7.6.4 以剥皮加工企边桂或板桂为主的林地,可每隔 10 年~20 年砍伐 1 次。
7.6.5 在树根衰老不再萌芽时,应全部挖除,重新造林。
8 主要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4
DB 4412/T 35—2024
8.1.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8.1.2
农药选择与使用应符合 GB/T 83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A。
9
采收
采收树龄
9.1.1
加工桂通和采叶蒸油的,在造林后 4 年~6 年可砍伐或采叶。
9.1.2
加工成企边桂、板桂、油桂的,需约 10 年~20 年的树龄。
桂皮的采收
9.2.1
采收时间
每年分2期采收,第1期于4月份~6月份,第2期于9月份~10月份。
9.2.2
桂皮采收
剥下的树皮晒干即为桂皮。
桂枝的采收
桂皮采收后,将不能剥皮的上部细枝梢,去叶砍断,晒干即成桂枝。
5
DB 4412/T 35—2024
附 A AB A
录
(资料性)
德庆肉桂主要病虫害防治
A.1
主要害虫防治
德庆肉桂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 A.1 德庆肉桂主要害虫防治
害虫种类 防治方法
肉桂双瓣卷蛾 1、可参照DB44/T 2236对肉桂双瓣卷蛾进行监测和防控。 2、人工释放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chilonis)的方法如下:林间第1次放蜂应在双瓣 卷叶蛾越冬后第一代卵出现和开始抽春梢时为最佳放蜂期。以4月份上旬、6月份上旬和 下旬、7月份中旬、8月份上旬最好。一般全年放5批,每公顷75万头左右。以后,随着林 间蜂群的建立,放蜂次数和放蜂量可逐渐减少。释放时将蜂卡卷曲在肉桂叶片内,用钉 书机钉好,挂在肉桂树上,每个蜂卡约2800头,每 5 m~10 m挂一个蜂卡。
泡盾盲蝽 1、加强检疫措施,调运苗木前应把泡盾盲蝽列为重点检查对象,防止害虫随苗木进入新 产地。 2、清除肉桂林地附近的山苍子、樟树、绒毛润楠、盐肤木,减少肉桂泡盾盲蝽的野生寄 主。
肉桂木蛾 1、剪除虫害枝条,集中清理。 2、幼虫孵化时期,可用 2.5%溴氰菊酯 4000 倍液喷雾,每 10 d 喷 1 次,喷 2 次~3 次。
天牛 1、在成虫产卵期间,可用硫磺粉:石灰:水=1:10:40 混合拌成浆液均匀涂到树干上,防 止成虫在树皮上产卵。 2、刮除树皮上的虫卵及初孵幼虫。 3、将虫孔内虫粪清除干净,可用棉球蘸或用注射器向虫孔注入25%溴氰菊酯乳油原液, 再用泥封口。
潜叶甲 成虫产卵期,每 667 m 2可用 2.5%溴氰菊酯 20 mL~40 mL 或 25%噻虫嗪 10 g~15 g 喷杀。
6
DB 4412/T 35—2024
A.2
主要病害防治
德庆肉桂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2。
表 A.2 德庆肉桂主要病害防治
病害种类 防治方法
炭疽病 1、选择和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加强苗木管理,增施磷肥、钾肥,促进幼树的生长,提 高抗病能力。 摘除病叶烧毁。 2、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 d~10 d 喷施1次,连续2次~3次,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液。生长期间喷65% 代森锌600倍,每7 d喷1次,连续2次~3次。
枝枯病 1、减少和消灭初来源,严格检疫制度,病苗不定植,病枯枝及时烧毁,砍掉肉桂林周围 易感病的石槁灌木。 2、种植抗病品种,种子消毒。 每年 2 月份~3 月份用复合肥、硼砂和杀螟丹,经充分混合后施于肉桂根部。控制氮肥 用量,增施复合肥,多施草木灰。 治虫防病,50%多菌灵加 90%敌百虫晶体 1000 倍混合液,每 10 d~15 d 喷施 1 次,连续 3 次。每次抽新梢期间,喷 50%多菌灵加 50%杀螟丹乳剂 1000 倍混合液,每 15 d 喷 1 次, 连续喷 3 次。 3、发展肉桂混交林生产。混交林模式有:肉桂加八角;肉桂加松、杉;肉桂加茶叶;肉 桂加橡胶;肉桂加三木药材(即黄伯、厚伯、杜仲)等。
根腐病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并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5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2000倍液喷 施或75%百菌清1500倍液喷施。
粉实病 1、应避免在低洼地种植肉桂,保持林分通风透光清除侵染源。 2、提前采果时间到 1 月份,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侵染源。 采下病果并烧毁,将落地病果深埋土中。 3、可在果实形成期施硫磺粉,用量约为35 kg/hm 2~37 kg/hm 2。
白粉病 1、结合采收桂皮清除病叶病梢以减少初侵染源。 2、发病初期可撒施硫磺粉,用量为37.5 kg/hm 2。
7
DB 4412/T 35—2024
附 B C B
录
(规范性)
禁限用农药名录
B.1
禁止(停止)使用的农药(50 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
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
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
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林丹、硫丹、溴甲烷、
氟虫胺、杀扑磷、百草枯、2,4-滴丁酯、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
注:溴甲烷可用于“检疫熏蒸梳理”。杀扑磷已无制剂登记。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自2024年
9月1日起禁止销售和使用。
B.2
针对中草药禁止使用农药(15 种)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氧乐果、灭多威、涕灭威、灭线磷、内吸磷、硫环磷、
氯唑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氟虫腈。
8
DB 4412/T 35—2024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