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 / T 255—2021
备案号:J15979—2021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
结构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iled precast assembled
concrete utility tunnel structure
摇 2021-09-24 发布
2021-11-01 实施摇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摇 发布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
结构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iled precast assembled
concrete utility tunnel structure
DBJ41 / T 255—2021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1 年 11 月 1 日
郑州大学出版社
河
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公告也2021页73 号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
工程建设标准《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
综合管廊结构技术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技术标准》为我
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 DBJ41 / T 255—2021,自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在我省施行。
本标准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www. hnjs. gov.
cn)公开,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 年 9 月 24 日
前摇
言
本标准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2018 年第二
批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豫建设标也2018页29 号文)的要
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
家标准和行业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
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结构
设计、预制构件制作与运输、施工、质量验收等。
本标准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第
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本标准
执行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开第十五大
街 267 号;邮编:45001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摇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摇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河南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专业站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市建筑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摇 黄延铮摇 冯大阔摇 张中善摇 张海东摇 卢春亭
吴耀清摇 魏金桥摇 张新献摇 李艳阳摇 王志宣
·1·
徐摇 前摇 曾长女摇 杨摇 慧摇 田培园摇 吴伟田
杨亚彬摇 王摇 麒摇 李鹏格摇 姜摇 涛摇 殷文权
冯礼堂摇 于建立摇 李亚明摇 刘鹏辉摇 吕秀娟
乔景洋摇 潘晓蒙摇 庞摇 瑞摇 李忠明摇 冯立雷
李永霞摇 陈武新摇 孔露露摇 朱姝静
主要审查人摇 赵顺波摇 于秋波摇 雷摇 霆摇 吴纪东摇 钱摇 辉
罗付军摇 李建民
·2·
摇 摇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摇 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技术标准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
有限公司, 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主编. — 郑州 :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22. 6
摇 摇 ISBN 978-7-5645-8677-5
摇 摇 玉. 淤分…摇 域. 淤中…于中…摇 芋. 淤预制结构 - 装配式混凝土结 构 - 管道工程 - 技术标准摇 郁. 淤TU990. 3-65
摇 摇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2)第 066709 号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技术标准
FENPIAN YUZHI HUNNINGTU ZHUANGPEISHI ZONGHE GUANLANG JIEGOU
JISHU BIAOZHUN
策划编辑摇 摇 刘摇 开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封面设计摇 摇 苏永生 责任编辑摇 摇 李摇 蕊 版式设计摇 摇 凌摇 青 责任校对摇 摇 刘永静 责任监制摇 摇 凌摇 青摇 李瑞卿
出版发行摇 摇 郑州大学出版社(http:/ / www. zzup. cn)
地摇 摇 址摇 摇 郑州市大学路 40 号(450052)
出 版 人摇 摇 孙保营
发行电话摇 摇 0371-66966070
经摇 摇 销摇 摇 全国新华书店
印摇 摇 刷摇 摇 河南龙华印务有限公司
开摇 摇 本摇 摇 850 mm伊1 168 mm摇 1 / 32
印摇 摇 张摇 摇 2. 5
字摇 摇 数摇 摇 66 千字
版摇 摇 次摇 摇 2022 年 6 月第 1 版
印摇 摇 次摇 摇 2022 年 6 月第 1 次印刷
书摇 摇 号摇 摇 ISBN 978-7-5645-8677-5 定摇 摇 价摇 摇 36. 00 元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调换。
目摇 次
1摇 总则 …………………………………………………………… 1 2摇 术语和符号 …………………………………………………… 2 摇 摇 2. 1摇 术语 …………………………………………………… 2 摇 摇 2. 2摇 符号 …………………………………………………… 3 3摇 基本规定 ……………………………………………………… 4 4摇 材料 …………………………………………………………… 6 摇 摇 4. 1摇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 …………………………………… 6 摇 摇 4. 2摇 连接材料 ……………………………………………… 6 摇 摇 4. 3摇 防水材料 ……………………………………………… 7 5摇 结构设计 ……………………………………………………… 8 摇 摇 5. 1摇 一般规定 ……………………………………………… 8 摇 摇 5. 2摇 作用 …………………………………………………… 8 摇 摇 5. 3摇 构件与连接设计 ……………………………………… 10 摇 摇 5. 4摇 构造要求 ……………………………………………… 14 6摇 预制构件制作与运输 ………………………………………… 17 摇 摇 6. 1摇 一般规定 ……………………………………………… 17 摇 摇 6. 2摇 模具 …………………………………………………… 17 摇 摇 6. 3摇 构件制作 ……………………………………………… 20 摇 摇 6. 4摇 构件养护 ……………………………………………… 22 摇 摇 6. 5摇 构件脱模 ……………………………………………… 23 摇 摇 6. 6摇 构件检验 ……………………………………………… 23 摇 摇 6. 7摇 构件运输与存放 ……………………………………… 28 ·1·
7摇 施工 …………………………………………………………… 摇 摇 7. 1摇 一般规定 ……………………………………………… 摇 摇 7. 2摇 预制构件安装 ………………………………………… 摇 摇 7. 3摇 防水施工 ……………………………………………… 8摇 质量验收 ……………………………………………………… 摇 摇 8. 1摇 一般规定 ……………………………………………… 摇 摇 8. 2摇 预制构件 ……………………………………………… 摇 摇 8. 3摇 构件安装与连接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29 29 29 32 35 35 35 37 40 41 43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
·2·
1摇 总摇 则
1. 0. 1摇 为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提高综合管廊的工业化制造水
平和建设效率,使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符合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
济合理、绿色环保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 0. 2摇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
设计、制作、运输、施工与质量验收。
1. 0. 3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设计、制作、运输、施工
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1
2摇 术语和符号
2. 1摇 术摇 语
2. 1. 1摇 综合管廊摇 摇 utility tunnel 建于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 设施。 2. 1. 2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摇 摇 tiled precast assembled concrete utility tunnel 在工厂内分片预制混凝土墙体及顶板等构件,采用现场拼装 工艺装配至管廊现浇底板上并形成整体的综合管廊。 2. 1. 3摇 双向环形闭合钢筋摇 摇 bi-directional closed loop rebar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部沿纵向和横向通长配置的环形闭合 钢筋。 2. 1. 4摇 环筋扣合锚接摇 摇 anchoring of closed loop rebar 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时,预制构件端部预留的环形闭合钢筋 相互扣合后锚固在混凝土中的一种连接方式。 2. 1. 5摇 扣合连接筋摇 摇 steel bars to connect closed loop rebar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环筋扣合连接区域内为形成暗梁或暗柱而 穿入的水平或竖向通长钢筋。 2. 1. 6摇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摇 摇 rebar splicing by grout-filled coupling sleeve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注入灌浆 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而实现传力的钢筋连接方式。 2. 1. 7 摇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摇 摇 cementitious grout filled in coupling sleeve for rebar splicing 以水泥为基本材料,配以细骨料、外加剂及其他材料混合而成 2
的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干混料。
2. 1. 8摇 叠合面摇 摇 composite interface
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构件中,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的接触面。
2. 2摇 符摇 号
2. 2. 1摇 材料性能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y ———垂直穿过结合面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 ———水平扣合连接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2. 2. 2摇 作用和作用效应
N ———与剪力设计值 V 相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s ———竖向环形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R ———水平扣合连接筋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VuE ———预制混凝土墙体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2. 2. 3摇 几何参数
As ———竖向环形钢筋的面积;
Asc ———环形钢筋扣合连接中混凝土剪切面的面积;
Asd ———垂直穿过结合面的抗剪钢筋面积;
Asd1 ———水平扣合连接筋的面积;
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d ———连接区域内竖向环形钢筋的最大直径;
d1 ———预制混凝土墙体(含牛腿)的厚度;
L ———预制墙(顶板)的长边的尺寸;
l ———环形钢筋的留置长度;
l1 ———顶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
lm ———环筋扣合弯角间直线锚固长度;
ln ———环筋扣合直筋段锚固长度。
3
3摇 基本规定
3. 0. 1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工程建设应以综合管
廊工程规划、设计为依据。 综合管廊的总体设计及管线、附属设施
的设计、施工、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
规范》GB 50838 的规定。
3. 0. 2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建设应协调建设、设计、
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之间
的配合。 设计深度应满足建筑、结构和设备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
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
管廊应同步建设消防、供电、照明、通风、排水、监控与报警、标识等
设施。
3. 0. 3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
为 100 年。
3. 0. 4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设计应遵循少规格多
组合的原则,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及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的
规定。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
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 GB / T
51336 的相关规定。
3. 0. 5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
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
久性设计标准》 GB / T 5047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
相关规定。
3. 0. 6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应根据气候条件、水文地
质状况、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防水设计,并
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 二级防
4
水等级的规定,同时应满足结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 分片预
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应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基础,并应根
据防水等级采取相应的外设防水措施。
3. 0. 7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变形缝、施工缝和预制
构件接缝等部位应采取措施加强防水和防火。
3. 0. 8摇 管廊结构应满足抗浮稳定要求,抗浮设施的使用年限不应
少于管廊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3. 0. 9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
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 等的相关规定
执行。
3. 0. 10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 的相
关规定执行。
3. 0. 11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
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 50021 的有关规定。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根据管廊顶部覆土
深度、冻土深度、地下设施竖向规划等因素确定,基础计算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有关规定。
5
4摇 材摇 料
4. 1摇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
4. 1. 1摇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
4. 1. 2摇 综合管廊与岩土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抗
渗等级应符合表 4. 1. 2 的规定。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尚应满足现
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 的规定。
表 4. 1. 2摇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
管廊埋置深度 H(m) 设计抗渗等级
H<10 P6
10臆H<20 P8
20臆H<30 P10
4. 1. 3摇 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规定。 受力钢筋宜选用 HRB400、HRB500、HRBF400、
HRBF500。 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环筋扣合锚接连接时,钢筋应采
用热轧带肋钢筋。
4. 1. 4摇 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3 部
分:钢筋焊接网》GB / T 1499. 3 的规定。
4. 1. 5摇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HPB300 级钢筋或
Q235B 钢材制作。
4. 2摇 连接材料
4. 2. 1摇 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宜采用 Q235 级或 Q355 级钢,受力预埋
6
件的锚筋应采用 HRB400 或 HPB300,不应采用冷加工钢筋。
4. 2. 2摇 用于连接的焊接材料、螺栓、锚栓等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
行业 标 准 《 钢 结 构 设 计 标 准》 GB 50017、 《 钢 结 构 焊 接 规 范》
GB 50661 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等的相关规定。
4. 2. 3摇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和环筋扣合锚接材料等级不低于
被连接预制构件材料等级。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 T 398 的规定。 钢筋套筒灌浆连
接接头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
料》JG/ T 408 的规定。
4. 3摇 防水材料
4. 3. 1摇 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 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的相关规定。 4. 3. 2摇 防水卷材胶黏材料应与卷材性能相容,其黏结质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的相关规定。 4. 3. 3摇 防水涂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可用于 潮湿基层; 2摇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宜使用聚丙烯酸酯乳液配制,并应符 合耐水性要求; 3摇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宜与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叠合 使用; 4摇 严禁直接在聚氨酯、聚合物水泥、喷涂速凝橡胶沥青及喷 涂聚脲等柔性涂料防水层上热熔施工防水卷材。 4. 3. 4摇 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膨胀性能,浸水 7 d 的膨胀率不 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 60% 。 4. 3. 5摇 接缝处的密封胶应与混凝土相容,具有防霉、防水、防火、 耐候等性能,且应满足抗剪切和伸缩变形的要求。 7
5摇 结构设计
5. 1摇 一般规定
5. 1. 1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宜采用与现浇混凝
土综合管廊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
5. 1. 2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
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应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
可靠度。 除验算整体稳定外,均应采用含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
进行设计。
5. 1. 3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应进行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并进行施工阶段验算。
5. 1. 4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使用阶段分析计算
时宜采用闭合框架模型,施工阶段分析计算时宜按实际施工阶段
建立模型。
5. 1. 5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
级,结构中各类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5. 1. 6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三
级,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不大于 0. 2 mm。
5. 1. 7摇 对埋设在抗浮设计水位以下的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
合管廊,应计算结构的抗浮稳定。 计算时不应计入管廊内管线和
设备的自重,其他各项作用应取标准值,并应满足抗浮稳定性抗力
系数不低于 1. 05 的要求。
5. 2摇 作摇 用
5. 2. 1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设计采用的作用分为永
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和地震作用。 作用分类见表 5. 2. 1。
8
表 5. 2. 1摇 作用分类
分类 名称
永久作用 结构重力
土压力
重力流管道内的水重力
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
水浮力
基础变位作用
可变作用 人群荷载
车辆荷载
管线及附件荷载
压力管道内的静水压力(运行工作压力或设计内水压力)
地表水或地下水压力
温度作用
冻胀力
施工荷载
偶然作用 爆炸作用
撞击作用
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
5. 2. 2摇 结构设计时,对不同的作用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1摇 永久作用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2摇 可变作用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 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9
3摇 偶然作用应根据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4摇 地震作用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5. 2. 3摇 当结构承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变作用,在进行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设计时,可变作用应取标准值和组合值作为代表值。 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频遇组合可变作用应取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作为代表值;准永久组合可变作用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5. 2. 4摇 结构主体及收容管线自重按结构构件及管线设计尺寸计
算确定。 常用材料及其制作件的自重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GB 50009 的规定采用。
5. 2. 5摇 可变作用的设计荷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
规范》CJJ 11 的有关规定。
5. 2. 6摇 偶然作用的设计荷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
规范》GB 50009 的规定。
5. 2. 7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预制构件在制作、运输、
存放、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的有关规定。
5. 2. 8摇 建设场地地基土有显著变化段的综合管廊结构,应考虑地
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GB 50007 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5. 3摇 构件与连接设计
5. 3. 1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构件长度宜按模数标准
化设计,标准段长度宜为 3. 5 m、4 m 和 4. 5 m。
5. 3. 2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连接方式宜采用环筋
扣合锚接式(图 5. 3. 2-1) 和环筋扣合与钢筋套筒灌浆混合式(图
5. 3. 2-2)。
10
图 5. 3. 2-1摇 环筋扣合锚接式
1—现浇底板;2—预制墙体;3—现浇部分;4、5—预制顶板;6—叠合现浇层
图 5. 3. 2-2摇 环筋扣合与钢筋套筒灌浆混合式
1—现浇底板;2—预制墙体;3,6—现浇部分;4—钢筋套筒;5—预制顶
板;7—叠合现浇层
11
5. 3. 3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预制构件和套筒灌浆连 接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的相关规定。 5. 3. 4摇 预制墙体与底板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宜采用连通腔灌浆 方式,腔体长度不宜超过 1000 mm。 5. 3. 5摇 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预制墙体的竖向分布钢筋,当仅部分 连接时,被连接的同侧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600 mm,且在内墙构件承 载力设计和分布钢筋配筋率计算中不计入不连接的分布钢筋;不 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6 mm。 5. 3. 6摇 预制混凝土墙体与底板采用环筋扣合连接时,墙体水平接 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VuE = 0. 6fyAsd + 0. 8N (5. 3. 6) 式中:VuE ———预制混凝土墙体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f y———垂直穿过结合面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 ———与剪力设计值 V 相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 值,压力时取正,拉力时取负; Asd ———垂直穿过结合面的抗剪钢筋面积。 5. 3. 7摇 预制混凝土墙体上下环筋扣合节点(图 5. 3. 7)中,受拉钢 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lm + ln 逸 20d (5. 3. 7-1) lm = d1 - c1 - c2 (5. 3. 7-2) 式中:lm ———环筋扣合弯角间直线锚固长度(mm); ln ———环筋扣合直筋段锚固长度(mm), ln 逸 8d 且不应小于 120 mm; d ———连接区域内竖向环形钢筋的最大直径(mm); d1———预制混凝土墙体的厚度(mm); c1———预制墙体中环形钢筋的外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c2———预制墙体中环形钢筋的内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12
图 5. 3. 7摇 环筋扣合锚固形式
1—预制墙体;2—现浇部分
5. 3. 8摇 预制混凝土墙体上下环筋扣合节点中,水平扣合连接筋的 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s 臆 R (5. 3. 8-1) Ns = fyAs (5. 3. 8-2) R = 0. 15ftAsc + 0. 55fyvAsd1 (5. 3. 8-3) Asc = lm 伊 ln (5. 3. 8-4) 式中:Ns ———竖向环形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R ———水平扣合连接筋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As ———竖向环形钢筋的面积,按两根钢筋面积计算;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现浇混凝土强度取值; Asc ———环形钢筋扣合连接中混凝土剪切面的面积; fyv ———水平扣合连接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d1 ———水平扣合连接筋的面积,按封闭环内角部四根钢筋 面积计算。 5. 3. 9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预制顶板与预制墙体采 用环筋扣合法连接方式时,预制顶板环形钢筋的留置长度宜按下 13
列公式计算: 搁置在边墙上时: l = d1 - c - l1 (5. 3. 9-1) 搁置在中墙上时: l = d1 - c - 2l1 (5. 3. 9-2) 式中:l ———环形钢筋的留置长度(mm); d1———预制混凝土墙体(含牛腿)的厚度(mm); c ———预制顶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l1———顶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mm),不小于 10 mm。
5. 4摇 构造要求
5. 4. 1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应在纵向设置变形缝,变 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变形缝的最大间距 不宜超过 30 m; 2摇 结构纵向刚度突变处以及上覆荷载变化处或下卧土层突 变处,应设置变形缝; 3摇 变形缝的缝宽不宜小于 30 mm; 4摇 变形缝应设置止水带、填缝材料和嵌缝材料等止水构造。 5. 4. 2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主要承重墙的厚度 不宜小于 250 mm,非承重墙的厚度不宜小于 200 mm。 5. 4. 3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中普通钢筋的混凝 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摇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2摇 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满足表 5. 4. 3 的 要求。
14
表 5. 4. 3摇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环境类别 板、墙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一 21
二 a 28
二 b 35
三 a 42
三 b 56
摇 摇 注: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
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 40 mm。
5. 4. 4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各部位金属预埋件的锚
筋面积和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 预埋件的外露部分,应采取防腐保护措施。
5. 4. 5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侧墙水平连接构造可采
用如图 5. 4. 5 所示方式。
图 5. 4. 5摇 顶板与侧墙连接节点构造
1—叠合板;2—预制侧墙;3—叠合板钢筋;
4—侧墙钢筋
5. 4. 6摇 预制混凝土墙体现浇段纵向连接构造可采用如图 5. 4. 6 所
示方式。
15
图 5. 4. 6摇 墙体纵向连接构造
1—预制墙;2—预制墙钢筋;3—现浇
段钢筋;4—扣合连接筋
5. 4. 7摇 预制墙体接缝面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凹凸深度不小于
6 mm,接触面积不应小于总面积的 80% ,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的相关规定。
5. 4. 8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迎水面宜采用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作柔性防水,防水层外宜设置保护层。
5. 4. 9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现浇部分应采用自密实
微膨胀混凝土;施工缝宜采用企口缝,并宜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施工缝迎水面应加强防水措施。
5. 4. 10摇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变形缝宜采用中埋式止
水带、外贴式止水带,缝隙宜采用密封胶和软质嵌缝板填满,变形
缝迎水面应加强防水措施。
16
6摇 预制构件制作与运输
6. 1摇 一般规定
6. 1. 1摇 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应有保证生产质量的工艺设施,应建立
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宜采用信息化管
理系统。
6. 1. 2摇 预制构件生产人员应参加相应的专业技能岗位培训,考核
合格后方可上岗。
6. 2摇 模摇 具
6. 2. 1摇 预制构件生产模具宜采用钢制模具,模具除应满足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摇 模具应易于清理、组装和拆卸,并满足周转次数的要求; 2摇 模具几何尺寸应准确,安装应牢固,拼缝应严密; 3摇 模具表面应光滑平整,不能有锈蚀、破损等现象; 4摇 模具宜规格化、标准化、轻量化、安装方便; 5摇 模具应满足预制构件的预留孔洞、钢筋、预埋件的安装及 定位要求。 6. 2. 2摇 模具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6. 2. 2 的规定。
表 6. 2. 2摇 模具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长 臆6 m +1,-2 用尺量平行构件高度方向,取 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6 m 且 臆12 m +2,-4
17
续表 6. 2. 2
项次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2 宽、高(厚) 墙板 +1,-2 用尺测量两端或中部,取其中 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3 其他板 +2,-4
4 对角线差 3 用尺量纵、横两个方向对角线, 取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5 表面平整 2 用 2 m 靠尺和塞尺量
6 侧向弯曲 L/ 1500 且臆5 拉线, 钢 尺 量 测 侧 向 弯 曲 最 大处
7 扭翘 L/ 1500 对角拉线测量交点间距离值的 两倍
8 组装缝隙 1 用塞片或塞尺量
9 端模与侧模高低差 1 用尺量
摇 摇 注:1. 表中 L 为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尺寸。
2. 本表用于模具的新制、改制和使用过程的检查验收。
6. 2. 3摇 模具上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应定位准确,其定位允许偏差和
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6. 2. 3 的规定。
表 6. 2. 3摇 模具上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定位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预埋 钢板 中心线位置 3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 的中心线位置,记录其中 较大值
平面高差 依2 钢直尺和塞尺检查
18
续表 6. 2. 3
项次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2 吊环 中心线位置 3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 的中心线位置,记录其中 较大值
外露长度 0,-5 用尺量测
3 预埋 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 的中心线位置,记录其中 较大值
外露长度 +5,0 用尺量测
4 预埋 螺母 中心线位置 2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 的中心线位置,记录其中 较大值
平面高差 依1 钢直尺和塞尺检查
5 预留洞 中心线 位置 3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 的中心线位置,记录其中 较大值
尺寸 +3,0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 尺寸,取其最大值
6 灌浆 套筒 及插 筋 灌浆套筒中心线 位置 1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 的中心线位置,记录其中 较大值
连接钢筋中心线 位置 1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 的中心线位置,记录其中 较大值
连接钢筋长度 +5,0 用尺量测
19
6. 2. 4摇 模具应定期检查,对变形部位应及时修复。
6. 3摇 构件制作
6. 3. 1摇 预制构件生产厂家依据图纸编制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
括工艺流程、质量安全环境要求及保证措施。
6. 3. 2摇 预制构件生产之前,应根据生产方案对施工人员逐级进行
交底。
6. 3. 3摇 每个预制构件应有独立编号。
6. 3. 4摇 预制构件用钢筋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和套筒灌浆连接
接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钢筋机
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 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 355 的有关规定。
6. 3. 5摇 预制构件用钢筋骨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节点牢固,无明显
的扭曲变形,在骨架成型、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应保持其整体性。
6. 3. 6摇 预制构件用钢筋半成品、钢筋网片、钢筋骨架和钢筋桁架
应检查合格后进行安装。
6. 3. 7摇 钢筋成品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6. 3. 7-1 的相关规定。
钢筋桁架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6. 3. 7-2 的相关规定。
表 6. 3. 7-1摇 钢筋成品的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钢筋网片 长、宽 依5
网眼尺寸 依10
对角线 5
端头不齐 5
20
续表 6. 3. 7-1
项目 允许偏差(mm)
钢筋骨架 长 0,-5
宽 依5
高(厚) 依5
主筋间距 依10
主筋排距 依5
箍筋间距 依10
弯起点位置 15
端头不齐 5
保护层 柱、梁 依5
板、墙 依3
表 6. 3. 7-2摇 钢筋桁架的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长度 总长度的依0. 3% ,且不超过依10
2 高度 +1,-3
3 宽度 依5
4 扭翘 臆5
6. 3. 8摇 混凝土浇筑前,应逐项对模具、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等 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6. 3. 9摇 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模具、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等不发 生变形或者移位,发现偏差应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21
6. 3. 10摇
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摇 混凝土检验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
2摇 每条生产线每工作班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 m3 的同
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 1 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
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应少于 1 次。
3摇 每批制作强度检验试块不应少于 3 组、随机抽取 1 组进行
同条件转标准养护后进行强度检验,其余可作为同条件试件在预
制构件脱模和出厂时控制其混凝土强度;还可根据预制构件吊装
要求,留置足够数量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检验。 试块制
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 / T 50081 的规定。
4摇 同一配合比每 500 m3 混凝土制作抗渗试件 1 组。 试块制
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
法标准》GB / T 50082 的规定。
5摇 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其强度评定混凝土试块应随同构件
蒸汽养护后,再转标准养护。 构件脱模起吊的混凝土同条件试块,
其养护条件应与构件生产中采用的养护条件相同。
6. 4摇 构件养护
6. 4. 1摇 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6. 4. 2摇 预制构件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摇 蒸汽养护应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2摇 静停阶段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 5 益,静停时间不宜小于
2 h。
3摇 升温阶段升温速率不宜大于 15 益 / h。
4摇 恒温阶段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 60 益,最大不得超过
65 益;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
22
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5摇 降温阶段速率不宜大于 10 益 / h。
6摇 预制构件出池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宜超过
20 益。
6. 5摇 构件脱模
6. 5. 1摇 预制构件脱模时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应符合设 计要求;预制构件起吊时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应满足设 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75% 。 6. 5. 2摇 预制构件脱模时应仔细检查确认构件与模具之间的连接 部分完全拆除后方可起吊。 6. 5. 3摇 模具拆除后,宜及时进行清理;使用脱模剂、缓凝剂时,应 刷涂均匀,不应出现漏涂、流坠等现象。
6. 6摇 构件检验
6. 6. 1摇 预制构件外观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一般缺陷,应按技术方
案处理直至验收合格。
6. 6. 2摇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预埋件、预留孔、预留洞的位置
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6. 6. 2-1、表 6. 6. 2-2 的规定。
23
表 6. 6. 2-1摇 预制顶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规格 尺寸 长度 依5 用尺量两端及中间部,取其中 偏差绝对值最大值
2 宽度 依5 用尺量两端及中间部,取其中 偏差绝对值最大值
3 厚度 依5 用尺量板四角和四边中部位 置共 8 处,取其中偏差绝对值 最大值
4 对角线差 6 在构件表面,用尺量测两对角 线的长度,取其绝对值的差值
5 外形 表面平 整度 内表面 4 将 2 m 靠尺安放在构件表面 上,用楔形塞尺量测靠尺与表 面之间的最大缝隙
外表面 3
6 楼板侧向弯曲 L/ 750 且 臆20 mm 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
7 扭翘 L/ 750 四对角拉两条线,量测两线交 点之间的距离,其值的 2 倍为 扭翘值
24
续表 6. 6. 2-1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8 预埋 件 预埋 钢板 中心线位 置偏移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 心线位置,记录其中较大值
平面高差 0,-5 用尺紧靠在预埋件上,用楔形 塞尺量测预埋件平面与混凝 土面的最大缝隙
9 预埋 螺栓 中心线位 置偏移 2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 心线位置,记录其中较大值
外露长度 +10,-5 用尺量
10 预留 孔 中心线位置偏移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 心线位置,记录其中较大值
孔尺寸 依5 用尺 量 测 纵、 横 两 个 方 向 尺 寸,记录其中较大值
11 预留 洞 中心线位置偏移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 心线位置,记录其中较大值
洞口尺寸、深度 依5 用尺 量 测 纵、 横 两 个 方 向 尺 寸,记录其中较大值
12 吊环 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 心线位置,记录其中较大值
留出高度 0,-10 用尺量
13 桁架钢筋高度 +5,0 用尺量
摇 摇 注:表中 L 为预制顶板长边的尺寸。
25
表 6. 6. 2-2摇 预制墙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