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道路功能化复合封层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functional
composite
seal
of
urban
road
DBJ41/ T
253-2021
主编单位: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21 年 11 月 1 日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21 郑
州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公告〔2021〕69 号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城市道路功能化复合
封层技术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道路功能化复合封层技术标准》 为我省工程建 设地方标准,编号为 DBJ41 / T 253-2021,自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 在我省施行。 本标准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www. hnjs. gov. cn)公开,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
附件:《城市道路功能化复合封层技术标准》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 年 9 月 24 日
前 言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9 年第二批工
程建设标准(定额)编制计划〉的通知》(豫建科〔2019〕372 号)的
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国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
标准。
本标准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及要求、施工要求、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标准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郑州市市政
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民生路 1
号,邮编:450046,电话:0371-61650570)。
主 编 单 位: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郑州市环城快速公路管理处
郑开大道市政管理处
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新乡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乡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
郑州腾飞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永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所
河南中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盛嘉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乔建伟 刘廷国 崔亚新 李生隆 安振源
·1·
尚 波 张保雷 李忠玉 张拥军 扶涛涛
张 庆 杨 昊 常东辉 刘玉恒 季 坤
邵占卫 曹东辉 高 运 李 捷 马国强
周朋武 陈 闯 郭蔚虹 王 淞 曾 瑞
曾 浩 李乐辉 许志勇 王天元 郑继红
胡劲松 郭文松 崔立楠 荀建伟 乔 建
梅笑冬
主要审查人:吴纪东 邓志坤 张红春 张光海 王笑风
汪德才 黄铁安
·2·
目 次
1 总 则 ………………………………………………………… 1 2 术 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4 材 料 ………………………………………………………… 4 4. 1 SBR 改性乳化沥青 …………………………………… 4 4. 2 SBS 改性沥青 ………………………………………… 6 4. 3 集 料 ………………………………………………… 7 4. 4 填 料 ………………………………………………… 9 4. 5 水和添加剂 …………………………………………… 9 5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及要求 …………………………………… 11 5. 1 沥青混凝土路面 ……………………………………… 11 5. 2 水泥混凝土路面 ……………………………………… 12 6 施工要求 ……………………………………………………… 13 6. 1 一般规定 ……………………………………………… 13 6. 2 配合比设计 …………………………………………… 13 6. 3 施工准备 ……………………………………………… 14 6. 4 试验段铺筑 …………………………………………… 14 6. 5 精铣刨 ………………………………………………… 15 6. 6 粘 层 ………………………………………………… 16 6. 7 同步碎石封层 ………………………………………… 16 6. 8 精细抗滑保护层 ……………………………………… 17 7 质量检查与验收 ……………………………………………… 19 7. 1 一般规定 ……………………………………………… 19 7. 2 质量验收 ……………………………………………… 19 ·1·
本标准用词说明 ………………………………………………… 21 22 23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
·2·
1 总 则
1. 0. 1 为规范功能化复合封层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中的
各项技术指标,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
量,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及养护的城镇道路路面功能化复
合封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 0. 3 复合封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 语
2. 0. 1 复合封层 composite seal 由同步碎石封层和精细抗滑保护层组合而成的表面封层,用 以延缓反射裂缝并提高路面防水性能、抗滑性能和路面表观。 2. 0. 2 同步碎石封层 synchronous chip seal 采用专用设备将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胶结料、碎石同步 洒(撒)布在路面上,经胶轮压路机碾压后形成的封层。 2. 0. 3 精细抗滑保护层 fine anti-slip seal 采用专用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添加剂 等按照设计配合比在常温下经强力搅拌后在同步碎石封层上摊铺 形成的超薄罩面。 2. 0. 4 精铣刨 fine milling 通过在标准铣刨工艺的基础上增加铣削转子(铣刨鼓) 的数 量,刀间距不大于 8 mm 的铣刨工艺。
·2·
3
基本规定
3. 0. 1 复合封层设计前应对原路面进行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检
测方法和评定要求应符合现行《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
36
的规定。
3. 0. 2 复合封层施工前应对原路面进行精铣刨,并设置粘层。
3. 0. 3 复合封层由同步碎石封层和精细抗滑保护层组成,总厚度
宜为 12~18
mm。
3. 0. 4 复合封层结合料宜为 SBR 改性乳化沥青,施工中若受开
放交通、工期等因素影响,同步碎石封层可采用 SBS 改性沥青作
为结合料。
3. 0. 5 复合封层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规定。
·3·
4 材 料
4. 1 SBR 改性乳化沥青
4. 1. 1 用于粘层的 SBR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4. 1. 1
的规定。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 快裂或中裂 T 0658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T 0653
筛上剩余量 (1. 18 mm),≤
% 0. 1 T 0652
黏度 恩格拉黏度 E25 — 1~10 T 0622
沥青标准黏度 C25. 3 s 8~25 T 0621
蒸发 残留物 含量,≥ % 50 T 0651
针入度(100 g,25 ℃ ,5 s)
0. 1 mm 40~120 T 0604
软化点,≥ ℃ 60 T 0606
延度(5 ℃ ),≥ cm 20 T 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7. 5 T 0607
与矿料的黏附性,裹覆面积,≥ — 2/ 3 T 0654
贮存 稳定性 1 d,≤ % 1 T 0655
5 d,≤ % 5
4. 1. 2 用于精细抗滑保护层的 SBR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应符
合表 4. 1. 2 的规定。
·4·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 慢裂 T 0658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T 0653
筛上剩余量(1. 18 mm),≤ % 0. 1 T 0652
黏度 恩格拉黏度 E25 — 3~30 T 0622
沥青标准黏度 C25. 3 s 12~60 T 0621
蒸发 残留物 含量,≥ % 60 T 0651
针入度(100 g,25 ℃ ,5 s)
0. 1 mm 40~100 T 0604
软化点,≥ ℃ 60 T 0606
延度(5 ℃ ),≥ cm 20 T 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7. 5 T 0607
与矿料的黏附性,裹覆面积,≥ — — T 0654
贮存 稳定性 1 d,≤ % 1 T 0655
5 d,≤ % 5
4. 1. 3 用于同步碎石封层的 SBR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
表 4. 1. 3 的规定。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 快裂或中裂 T 0658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T 0653
筛上剩余量(1. 18 mm),≤ % 0. 1 T 0652
·5·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黏度 恩格拉黏度,E25 — 1~10 T 0622
沥青标准黏度 C25,3 s 8~25 T 0621
蒸发 残留物 含量,≥ % 60 T 0651
针入度(100 g,25 ℃ ,5 s)
0. 1 mm 40~120 T 0604
软化点,≥ ℃ 60 T 0606
延度(5 ℃ ),≥ cm 20 T 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7. 5 T 0607
与矿料黏附性,裹覆面积,≥ — 2/ 3 T 0654
贮存 稳定性 1 d,≤ % 1 T 0655
5 d,≤ % 5
4. 2 SBS 改性沥青
4. 2. 1 用于同步碎石封层的 SBS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 表 4. 2. 1 的规定。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 25 ℃ ,100 g,5 s
0. 1 mm 40~60 T 0604
针入度指数 PI,≥ — 0 T 0604
延度 5 ℃ ,5 cm/ min,≥
cm 20 T 0605
软化点 TR&B,≥
℃ 60 T 0606
运动黏度①135 ℃ ,≤ Pa·s 3 T 0625 或 T 0619
·6·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闪点,≥ ℃ 230 T 0611
溶解度,≥ % 99 T 0607
弹性恢复 25 ℃ ,≥ % 75 T 0662
贮存稳定性②离析,48 h,软化点差,≤ ℃ 2. 5 T 0661
TFOT(或 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 ±1. 0 T 0610 或 T 0609
针入度比 25 ℃ ,≥ % 65 T 0604
延度 5 ℃ ,≥ cm 15 T 0605
注:①表中 135
℃ 运动黏度可采用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规程》JTJ
E20 中的“沥青旋转黏度试验方法(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法)” 进行
测定。 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
和搅拌,或经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搅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
工,可不要求测定。
②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 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
存稳定性指标可不做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
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
4. 2. 2 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其
质量宜符合 A 级或 B 级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
4. 3 集 料
4. 3. 1 用于同步碎石封层的集料应选择坚硬耐磨的玄武岩、辉绿
岩、石灰岩等岩石破碎而成的单一粒径石料,其最小粒径与最大粒
径之比应为 0. 6~0. 7,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4. 3. 1 的要求。
·7·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 % 20 T 0316
针片状颗粒含量,≤ % 10 T 0312
洛杉矶磨耗损失,≤ % 28 T 0317
表观相对密度,≥ — 2. 6 T 0304
吸水率,≤ % 2. 0 T 0304
坚固性,≤ % 12 T 0314
水洗法<0. 075 mm 颗粒含量,≤ % 1 T 0310
软石含量,≤ % 3 T 0320
与沥青的黏附性,≥ — 4 T 0616 或 T 0663
4. 3. 2 精细抗滑保护层可采用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矿粉等掺配
而成,粗集料应选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细集料宜采用
碱性石料生产的机制砂,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4. 3. 2 的要求。
集料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备注
粗集料 石料压碎值,≤ % 26 T 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 % 28 T 0317
石料磨光值,≥ BPN 42 T 0321
坚固性,≤ % 12 T 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 % 15 T 0312
细集料 坚固性,≤ % 12 T 0340 >0. 3 mm 部分
亚甲蓝,≤ g/ kg 25 T 0349
矿料 砂当量,≥ % 65 T 0334 合成矿料中 <4. 75 mm 部分
·8·
4. 4 填 料
4. 4. 1 可添加的填料有矿粉、水泥、消石灰等,填料应干燥、疏松,
无结团,不得含有泥土杂质,矿粉质量应符合表 4. 4. 1 的规定,水
泥宜选用 42. 5 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项目 单位 粗型 细型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 t/ m3 ≥2. 50 ≥2. 45 T 0352
含水率 % ≤1 ≤1 T 0103 烘干法
粒度 范围 <0. 6 mm % 100 100 T 0351
<0. 15 mm % 90~100 90~100
<0. 075 mm % 75~100 70~100
外观 — 无团粒结块 —
亲水系数 — <1 T 0353
塑性指数 % <4 T 0354
加热安定性 — 实测记录 T 0355
4. 4. 2 矿粉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矿料级配,水泥的主要作用是调整
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成浆状态和成型速度。
4. 5 水和添加剂
4. 5. 1 施工用水不得含有有害的可溶性盐类、能引起化学反应的
物质和其他污染物,一般采用可饮用水。
4. 5. 2 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稀浆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破乳速
度、开放交通时间等施工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混合料的路用
性能。
·9·
4. 5. 3 添加剂的掺加不应对混合料路用性能产生影响,未经试验
验证的添加剂不得在施工中采用。
·10·
5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及要求
5. 1 沥青混凝土路面
5. 1. 1 沥青混凝土路面评价内容包括路面结构强度、路面状况指
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抗滑指标(BPN、SFC、TD)、渗
水指标。
5. 1. 2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强度应符合表 5. 1. 2 的规定。
道路等级 碎砾石基层弯沉值 (0. 01 mm) 半刚性基层弯沉值 (0. 01 mm)
支路 ≤98 ≤77
次干路 ≤77 ≤56
主干路 ≤60 ≤42
快速路 ≤46 ≤31
5. 1. 3 沥青混凝土路面状况指数( PCI) 和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QI)应符合表 5. 1. 3 的规定。
道路等级 路面状况指数 PCI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QI
支路 ≥65 ≥2. 8
次干路 ≥70 ≥3. 0
主干路 ≥70 ≥3. 0
快速路 ≥75 ≥3. 6
注:1. OGFC 路面、SMA 路面指标应根据实测情况进行单独综合评定。
2. 路面车辙深度不大于 10
mm。
·11·
5. 1. 4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指标和渗水指标宜符合表 5. 1. 4 的
规定。
交通量 等级 抗滑指标 渗水指标
摆值 BPN 横向力系数 SFC 构造深度 TD (mm) 渗水系数 (mL/ min)
支路 — — — ≥300
次干路 — — — ≥300
主干路 ≤40 ≤40 ≤0. 45 ≥200
快速路 ≤42 ≤42 ≤0. 45 ≥200
5. 2 水泥混凝土路面
5. 2.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内容包括路面状况指数 (PCI)和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 5. 2.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指数( PCI) 和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QI)应符合表 5. 2. 2 的规定。
道路等级 路面状况指数 PCI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QI
支路 ≥65 ≥2. 8
次干路 ≥70 ≥3. 0
主干路 ≥70 ≥3. 0
快速路 ≥75 ≥3. 6
·12·
6
施工要求
6. 1 一般规定
6. 1. 1 复合封层不应在雨天施工,若施工中遇雨或者混合料尚未
成型就遇雨,应及时采取覆盖措施。
6. 1. 2 复合封层应采用专用机械施工,施工期和养生期的温度应
不低于 10
℃,且不宜高于 50
℃。
6. 1. 3 各种材料须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 2 配合比设计
6. 2. 1 精细抗滑保护层混合料的类型应根据使用要求、原路面状
况、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并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路
用性能验证,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混合料配合比。
6. 2. 2 用于精细抗滑保护层的集料采用不同规格粗、细集料掺配
而成,快速路、主干路应选择粗型级配,其他道路宜选择细型级配,
矿料级配范围应符合表 6. 2. 2 的规定。
级配 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9. 5 4. 75 2. 36 1. 18 0. 6 0. 3 0. 15 0. 075
细型 100 65~95 35~70 25~50 15~35 11~24 8~15 6~12
粗型 100 55~80 35~60 25~40 16~28 10~20 5~15 4~12
注:填料计入矿料级配。
6. 2. 3 精细抗滑保护层所用稀浆混合料应满足表 6. 2. 3 中技术
指标的要求。
·13·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可拌和时间(25 ℃ ),≥ s 120 T 0757
黏聚力试验, ≥ 30 60 min(初凝时间) min(开放交通时间)
N·m 1. 2 2. 0 T 0754
负荷车轮黏附砂量,≤ g/ m2 450 T 0755
湿轮磨耗 损失,≤ 浸水 1 浸水 6 h d
g/ m2 g/ m2 540 800 T 0752
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 % 5 T 0756
配伍性等级值,≥ — 11 T 0758
6. 2. 4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还应符合现行《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
程》CJJ/ T
66 的相关规定。
6. 3 施工准备
6. 3. 1 复合封层施工前应对原路面的病害进行处治,处治方法应
符合现行《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GJJ
36 中沥青路面和水泥混
凝土路面病害处治的规定。
6. 3. 2 施工所需各类机械和辅助工具均应齐备,并保证良好工作
状态,对摊铺和洒(撒)布设备等应进行标定。
6. 3. 3 施工前应对井盖、路缘石等道路附属设施采取保护措施。
6. 4 试验段铺筑
6. 4. 1 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 200
m。
6. 4. 2 施工配合比应在设计配合比的基础上,结合原路面状况、
现场材料、气温、湿度、交通量等情况做相应调整。
·14·
6. 4. 3 试验段结束后应编制试验段报告,应包括施工配合比、施
工工艺等参数,并应作为正式施工依据。
6. 5 精铣刨
6. 5. 1 施工前应对原路面进行精铣刨,宜配备“多点找平系统”, 以提高精铣刨后表面平整度。 原路面有标高要求时,铣刨厚度应 与复合封层厚度一致; 原路面无标高要求时, 宜精铣刨 5 mm 左右。 6. 5. 2 精铣刨过程中速度宜控制在 4~8 m/ min,精铣刨后路表纹 理线型及粗糙度应顺直、均匀。 使用过程中发现因个别刀头损坏 严重,出现铣刨面不均匀现象时,应立即更换。 6. 5. 3 精铣刨时应采取措施抑制扬尘,对铣刨后的路面应清洗或 清扫干净。 6. 5. 4 施工过程中应 对 精 铣 刨 进 行 检 查, 检 验 要 求 应 符 合 表 6. 5. 4 的规定。
检验项目 检验频度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快速路、主干路、其他道路
整体外观 随时 构造深度均匀,表面洁净 目测
铣刨机摆动 幅度(cm/ m) 随时 ≤ 3 沿铣刨边线 用钢尺测量
铣刨深度(mm) 每 1 000 m2 检验 10 处
按设计要求 塞尺测量
平整度最大间隙 h(mm) 每车道每 200 m 测 2 处×5 尺 ≤ 5 JTG 3450(T 0931)
宽度(cm) 每 100 m 检验 1 处 设计宽度±2 JTG 3450(T 0911)
·15·
6. 6 粘 层
6. 6. 1 粘层应采用 SBR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洒布量沥青路面宜
为 0. 3~0. 6
L/ m2,水泥路面宜为 0. 3~0. 5
L/ m2。
6. 6. 2 粘层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
定,喷洒前原路面应保持洁净、干燥。
6. 6. 3 喷洒的粘层油应呈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
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铺筑同步碎石封层,铺筑前应
避免层间污染。
6. 7 同步碎石封层
6. 7. 1 应采用同步碎石封层机进行施工,保证不漏洒、不露白、不
掉料。 对大型施工机具难以施工的局部位置,可采用人工沥青洒
布设备洒布沥青,对未达到预定碎石撒布量的地方,应采用人工进
行补撒,碎石应 100%均匀覆盖,胶结料积聚处应予以刮除。
6. 7. 2 集料撒布前宜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进行预裹覆,油
石比 0. 2% ~0. 5%,预裹覆面积≥70%。
6. 7. 3 同步碎石封层用碎石宜为 4. 75 ~9. 5
mm,当交通量大、原
路面状况较差时,可采用 9. 5 ~ 13. 2
mm,同步碎石封层材料推荐
用量见表 6. 7. 4。
序号 碎石规格 (mm) 碎石用量 (m3 / 1 000 m2) SBR 改性乳化沥青 用量(kg/ m2) SBS 改性沥青用量 (kg/ m2)
1 4. 75~9. 5 9~12 1. 9~2. 2 1. 1~1. 5
2 9. 5~13. 2 11~14 2. 1~2. 4 1. 4~1. 8
6. 7. 4 当同步碎石封层采用 SBS 改性沥青时,撒布集料后应立
即碾压,当采用 SBR 改性乳化沥青时,应在其破乳前碾压完毕。
·16·
碾压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2~3 遍,压路机吨位宜为 9 ~16
t。 每
次轮迹重叠约 300
mm。 碾压速度开始不宜超过 2
km/ h,以后可
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 3
km/ h。 同步碎石封层成型后,应采用专
用余料回收设备回收多余的路表碎石。
6. 7. 5 施工过程中应对同步碎石封层进行检查,检验要求应符合
表 6. 7. 5 的规定。
项目 要求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外观 全线连续 胶结料无明显囤积、流淌或 漏洒,碎石无明显囤积、漏撒 目测
胶结料洒布量 (kg/ m2) 设计值±0. 2 1 次 / d T 0982
胶结料洒布温度 符合设计要求 1 次 / d 温度计量测法
碎石撒布量 (kg/ m2) 设计值±0. 5 1 次 / d T 0982
碎石剥落率 ≤10% 5 点 / km JTG 5142—2019 附录 C. 1
碎石覆盖率 符合设计要求 5 点 / km JTG 5142—2019 附录 C. 2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5 点 / km 钢卷尺法
6. 8 精细抗滑保护层
6. 8. 1 精细抗滑保护层应使用专用摊铺机进行摊铺,铺筑后的表
面应平整,不得有拖拉的严重划痕。 对大型施工机具难以施工的
局部位置,可采用人工补摊并刮平,并确保表面平整。
6. 8. 2 对纵向接缝,摊铺时应重叠 100 ~ 200
mm,并采用人工及
时修正,横向接缝宜做成对接缝。 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处不得出
现余料堆积或缺料现象。
·17·
6. 8. 3 精细抗滑保护层材料推荐用量见表 6. 8. 3。
序号 种类 单位 推荐用量范围
1 集料 细型 kg/ m2 12(14) ~16(18)
粗型 16(18) ~20(22)
2 油石比 细型 % 6. 5~8. 5
粗型 6. 0~8. 0
3 水泥(占集料的质量百分比) % 0~2
4 外加水量(占集料的质量百分比) % 6~9
注:当同步碎石封层所用碎石规格为 9. 5~13. 2 数值。 mm 时,表中集料用量采用括号内的
6. 8. 4 施工过程中应对同步碎石封层进行抽样检验,检验要求应
符合表 6. 8. 4 的规定。
项目 要求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稠度 适中 1 次/ 100 m 经验法
油石比 施工配合比的 油石比±0. 2% 1 次/ d 三控检验法
矿料级配 满足施工配合比 的矿料级配要求 1 次/ d 摊铺过程中从矿料输送带 末端接出集料进行筛分
外观 表面平整、均匀, 无离析,无划痕 全线连续 目测
摊铺厚度 -10% 5 个断面/ km 钢尺测量或其他有效手段, 每幅中间及两侧各 1 点, 取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浸水 1 h 湿轮磨耗 ≤540 g/ m2 1 次/ 7 工作日 —
横向接缝 对接,平顺 每条 目测
·18·
7
质量检查与验收
7. 1 一般规定
7. 1. 1 除应满足本标准相关规定外,复合封层的质量评定、验收
还应按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 的规定
执行。
7. 1. 2 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根据竣工文件编制的有关规定整
理施工档案,编制并移交竣工文件。
7. 2 质量验收
7. 2. 1 原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道路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标
准 4. 1 节和 4. 2 节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次 1 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并进场复检。
2 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水泥、水及添加剂等的质量和规格
应符合本标准 4. 3 节、4. 4 节和 4. 5 节的有关规定。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次 1 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并进场复检。
7. 2. 2 复合封层工程完工后,应将施工全线以 1
km 作为一个评
价路段按以下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
主控项目
1 抗滑性能、渗水系数和厚度应满足表 7. 2. 2 的要求。
检验数量:符合表 7. 2. 2 的规定。
检验方法:符合表 7. 2. 2 的规定。
·19·
项目 检验频率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主控项目 抗滑性能 横向力系 数 SFC60 全线连续 ≥50 T 0967
构造深度 TD 5 个点 / km ≥0. 50 mm T 0961
渗水系数 3 个点 / km ≤10 mL/ min T 0971
厚度 2 个断 面 / km -10% 钢 尺 测 量 或其 他 有 效 手段,每幅中 间及 两 侧 各 1 点,取平均 值作为结果
一般项目 外观 全线 表面平整、 密 实, 无松散、 花白 料、 轮 迹和划痕 目测
横向接缝 每条 对接,平顺 目测
纵向接缝 全线连续 宽 度 < 80 平整<6 mm mm; 不
目测或用尺 量 3 m 直尺
边线 全线连续 任一 30 m 长度范 围内的水平摆动不 得超过±50 mm 目测或用尺量
一般项目
2 表面应平整、密实、均匀,无松散、花白料、轮迹和划痕。
检验数量:全线连续。
检验方法:符合表 7. 2. 2 的规定。
3 横向接缝、纵向接缝和边线质量应符合表 7. 2. 2 的规定。
·20·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照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1·
引用标准名录
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2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 3 《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CJJ/ T 66 4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 5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7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 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 F80/ 1
·22·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道路功能化复合封层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composite seal of
for functional
urban road
DBJ41 / T
253-2021
条 文 说 明
目 次 25 26 27 28 28 28 29 30 30 30 30 30 31 31 32
1 总 则 ………………………………………………………… 2 术 语 ………………………………………………………… 3 基本规定 ……………………………………………………… 4 材 料 ………………………………………………………… 4. 1 SBR 改性乳化沥青 …………………………………… 4. 2 SBS 改性沥青 ………………………………………… 5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及要求 …………………………………… 6 施工要求 ……………………………………………………… 6. 1 一般规定 ……………………………………………… 6. 2 配合比设计 …………………………………………… 6. 4 试验段铺筑 …………………………………………… 6. 5 精铣刨 ………………………………………………… 6. 7 同步碎石封层 ………………………………………… 6. 8 精细抗滑保护层 ……………………………………… 7 质量检查与验收 ………………………………………………
·24·
1 总 则
1. 0. 1 复合封层具有封水、防滑、耐磨和改善路表外观的作用,它
采用同步碎石封层和精细抗滑保护层共同组成,受力原理为粗集
料的嵌挤作用,经过多个工程项目验证,复合封层的功能效果明
显,且耐久性好。 在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推广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