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20
Y 73 体 T/GXAS
团 标 准
T/GXAS 023—2019
陆川铁锅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tice for Luchuan iron pot production
2019 - 11 - 06 发布 2019 - 11 - 08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02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陆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陆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杏、庞理松、庞丽、温晓明。
I
T/GXAS 023—2019
陆川铁锅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川铁锅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生产设备、原辅料要求、生产工艺、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陆川铁锅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范
GB/T 718 铸造用生铁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陆川铁锅 Luchuan iron pot
用一定的牌号铸造用生铁经泥模压制成型、直接铸造的铸铁锅。
4 生产环境要求
4.1 厂房的选址、布局、设计应符合 GBZ 1 的规定。
4.2 生产车间应无危害产品卫生和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烟尘及设施。
5 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应包括但不限于:
——中频电感炉;
——铁锅空压机;
——自动平口机。
1
T/GXAS 023—2019
6 原辅料要求
6.1 主料
采用 Z18、Z22、Z26、Z30牌号的生铁,应符合 GB/T 718 的规定。
6.2 辅料
锅体内外壁用以防锈的食用油应符合GB 2716的规定。
7 生产工艺
7.1 工艺流程
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图
7.2 工艺要求
7.2.1 制模
7.2.1.1 铁壳基层
第一层为铁质模壳,厚度为2
cm。
7.2.1.2 导热层
采用耐高温水泥和粒径为5
mm的焦炭粒按水泥:焦炭粒=4:6进行混合,加适宜水搅拌均匀,敷在
第一层铁壳基层上,厚度为3
cm~5
cm。
7.2.1.3 保温层
采用高铝质耐火泥和粒径为2 mm的焦炭粒按耐火泥:焦炭粒=4:6进行混合,加适宜水搅拌均匀,
敷在第二层导热层上,厚度为2
cm~3
cm。
7.2.1.4 隔热层
采用高铝质耐火泥和粉末状稻壳灰按耐火泥:稻壳灰=6:4进行混合,加适宜水搅拌均匀,敷在第
三层保温层上,厚度为2
cm~3
cm。
7.2.1.5 烘干
将模具烘干至含水量≤10%。
7.2.1.6 光面层
采用高铝质耐火泥、1
mm~1.5
mm焦炭粒、水泥按耐火泥:焦炭粒:水泥=5:2:3进行混合,加适宜
水搅拌均匀,敷在第四层隔热层上,厚度为2
cm~3
cm。
2
T/GXAS 023—2019
7.2.1.7 二次烘干
将敷上光面层的模具烘干至含水量≤10%。
7.2.1.8 耐火层
用石墨或松脂灰均匀涂抹在模具表面后安装在铁锅空压机上备用。
7.2.2 熔汁
采用定量投料的方式进行投放原料,使原料在中频电感炉充分进行熔汁,溶汁温度为1
500 ℃。
7.2.3 浇注
将熔好汁的铁汁浇注到准备好的模具中,浇注温度不得低于1
400 ℃。
7.2.4 凝固取件
浇注好的铁汁凝固后,进行开模取件。
7.3 成品
锅边平整,内表面平整光滑,无砂眼、气孔、毛刺等缺陷;锅体色泽基本一致,锅壁身薄底厚,对
称部位厚薄均匀。
8 贮存
整齐堆放在干净、阴凉、干燥的场所内,不得与有腐蚀、有毒、有害的物品同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陆川铁锅生产技术规程
T/GXAS 023—2019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