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SSOF 0001-2024 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规范

T/SSOF 0001-2024 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78.7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08:59:46



相关搜索: 规范 组织 枢纽 社会 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

内容简介

T/SSOF 0001-2024 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规范 ICS 03.080.01
CCS A16

体 标 准
T/SSOF 0001-2024
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规范
Capacity Building Specification of Hub social organization
2024 - 07 - 01 发布 2024 - 08 - 01 实施
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 发 布
T/SSOF 0001-2024



言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服务原则 ............................................................................. 1
5 能力建设内容 ......................................................................... 2
6 能力建设支持体系 ..................................................................... 4
7 服务评价与改进 ....................................................................... 5
附录 A(资料性)枢纽型社会组织基础能力建设内容 ..........................................6
附录 B(资料性)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能力建设内容 .........................................11
参考文献 .............................................................................. 15
I
T/SSOF 0001-2024


本文件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共同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深圳市坪山区社会组织总会、深
圳市龙岗区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南山区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龙华区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福田区社
会组织总会、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 苏建东、徐辉、谢晓雪、刘国玲、许宁、施楠、马方方、周莹、张舒、张
立弟、罗雪兵、黄文波、孙彬、马海鹏、张伟、巫剑、曾伟玲、周玲秀、石莎莎。
本标准首次发布。
II
T/SSOF 0001-2024
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原则、基本要求、内容、路径及服务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4/T 2368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DB44/T 236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枢纽型社会组织
Hub social organization
由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或同地域的社会组织依法自愿发起成立,团结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
促进社会组织行业自律,提升社会组织能力,维护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为社会组织行业创
新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和多元服务的社会团体。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协会、学会、研究会、联合会等社会团
体。
3.2
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
hub social organization's capacity
枢纽型社会组织基于自身使命、愿景和目标,通过获取生存、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在满足社
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
真实绩效水平和综合影响力。
4 建设原则
4.1 科学性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力求全面、客观反映新时代对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要求。
4.2 合理性
适应枢纽型社会组织所处发展阶段和现实情况,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4.3 前瞻性
以推动枢纽型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相适
应的专业能力体系。
1
T/SSOF 0001-2024
4.4 适用性
本文件聚焦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自身定位,提出通用能力、专有能力建设的内容与路径,实践应用性
和可操作性强。
5 能力建设内容
5.1 基础能力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基础能力包括法人治理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协同合作能力。
5.1.1 法人治理能力
a) 党组织建设;
b) 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建设;
c) 执行机构建设;
d) 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5.1.2 战略规划能力
a) 政策学习;
b) 文化建设;
c) 发展路径构建。
5.1.3 组织管理能力
a) 项目管理;
b) 财务管理;
c) 人力资源管理;
d) 行政管理;
e) 品牌管理;
f) 会员管理;
g) 数字化管理;
h) 风险管理。
5.1.4 可持续发展能力
a) 多元资源开发;
b) 服务创新;
c) 公信力建设。
5.1.5 协同合作能力
a)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
b) 公众参与促进;
c) 行业推动;
d) 多元主体合作。
2
T/SSOF 0001-2024
5.2 发展能力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能力包括社会组织培育、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培养、社会组织行业自律、社会
组织权益维护、社会组织协商、社会组织发展保障、资源平台搭建、行业研究、服务标准制定、服务质
量评价。
5.2.1 社会组织培育
a) 政策解读及宣传;
b) 发展战略指导;
c) 治理架构指导。
5.2.2 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培养
a) 搭建人才评价机制;
b)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c) 开发人才培养课程;
d) 建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体系。
5.2.3 社会组织行业自律
a) 制定行业自律公约;
b) 建立行业监督机制;
c) 倡导行业自律;
d) 行业舆情监测与处置。
5.2.4 社会组织权益维护
a) 行业诉求反馈;
b) 矛盾纠纷调解。
5.2.5 社会组织协商
a) 建立政策沟通与协调机制;
b) 建立社会组织协商队伍;
c) 开展社会组织协商。
5.2.6 社会组织发展保障
a) 社会环境保障;
b) 政策环境保障;
c) 链接整合资源。
5.2.7 资源平台搭建
a) 建立信息收集机制;
b) 建立资源对接机制;
c) 建立沟通交流机制;
d) 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3
T/SSOF 0001-2024
5.2.8 行业研究
a) 以行业为研究对象,开展行业调研和监测;
b) 以单位为研究对象,开展行业内部各社会组织、企业等的关系研究和行业协同发展研究;
c) 组织行业研讨及分享。
5.2.9 服务标准制定
a) 行业标准解读;
b) 行业标准制定。
5.2.10 服务质量评价
a) 组织评估;
b) 监督指导。
6 能力建设支持体系
6.1
建设要求
枢纽型社会组织应主动构建能力建设支持体系,积极寻求党政学社多方力量的支持,实现组织能力
的稳步提升与有效发挥。
6.2
党建引领
a)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统筹协调;
b) 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加强对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
c) 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d) 健全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机制。
6.3
政府培育支持
a) 推动行业管理部门制定本行业、本领域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育发展和购买服务的指导
性意见、工作方案;
b) 引导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有针对性地开展枢纽型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指导活动;
c) 推动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孵化培育、项目指导、公益创投、合规建设、政策指导等多种途
径和方式,对枢纽型社会组织提供资金及场地支持,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和水平;
d)推动相关部门鼓励和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与评价。
6.4
多方支持和联合共建
6.4.1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库等研究机构
a) 鼓励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系统
化的能力建设活动;
b) 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社会组织相关专业和枢纽型社会组织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支
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智库开展社会组织理论研究。
6.4.2
专业服务机构
4
T/SSOF 0001-2024
支持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提供法律、财务、筹资、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传播、评估、培训、咨询等
专业服务的企业/机构的成立和发展。
6.4.3
建立联动机制
a) 建立跨区域的能力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b) 搭建多样化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平台,实现枢纽型社会组织领域信息、资源、技术共享;
c) 鼓励、支持、引导有能力的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多维度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
6.5
枢纽型社会组织内部建设
6.5.1
组织规范化建设
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促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降低组织运营风险,提升组织
公信力。
6.5.2
建立学习型组织
a) 打造学习型组织文化,支持枢纽型社会组织负责人、管理者、从业人员、志愿者等持续学习新
知识、新技能,激发组织成员潜能;
b) 优化组织决策和管理模式,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提高组织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积极探索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5.3
提供经费保障
设立能力建设专门经费,为组织成员参与能力建设培训及相关学习活动提供稳定、持续的经费保障。
6.5.4
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
a) 建立能力测评体系,对枢纽型社会组织负责人、管理者、从业人员、志愿者等进行测评,将能
力评价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之中;
b) 基于年度考核体系,建立完善并落实包含薪资待遇、职位晋升、表彰奖励等内容的激励机制。
7 能力评价与改进
7.1 建立有效的服务评价机制,对各项服务进行定期或有针对性的评估,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预期
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对象调查、服务对象对交付服务的反馈、服务对象拜访、表扬等。
7.2 根据满意度测评、内外部管理评价、投诉处理和意见反馈等情况,统计分析、问题识别、查找
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5
T/SSOF 0001-2024
附录 A
(资料性)
枢纽型社会组织基础能力建设内容
枢纽型社会组织基础能力包括法人治理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协
同合作能力。基础能力建设内容如表A.1所示。
表A.1
枢纽型社会组织基础能力建设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内容描述
1.法人治理能力 党组织建设 党组织建立 按照党章规定单独或联合建立党组 织。
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按照社会组织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指 导标准,围绕基本功能、基本组织、 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 本保障等方面开展党组织标准化建 设;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 员素质;把党的工作融入到社会组织 运行和发展过程中。
工青妇组织建立 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建立工会、共青 团、妇联等群团基层组织,坚持党建 带群建、群建促党建。
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 建设 决策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决策机构工作制度;决策机 构成员的资格、产生和罢免的程序清 晰;职责、职权明确;会议严格执行 议事规则,决策科学民主;会议产生 的决议有效执行。
监督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监督机构工作制度;监督机 构的设立、任职条件、产生和罢免程 序清晰;职责、职权明确;依法履行 监督权,并为监督机构有效开展工作 提供必要的保障。
执行机构建设 组织架构设置 执行团队架构设置科学合理;内设部 门职能职责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管 理方式简约、高效。
团队执行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建立有竞争力 的薪酬制度;建立透明、科学的监督、 考核与激励机制。
内部管理制度建 设 内部制度建设 建立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 限于内部治理相关制度、项目(服务) 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 相关制度、行政管理相关制度等。
流程化体系建设 梳理各项管理工作流程,提升内部管
6
T/SSOF 0001-2024
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等级评估 参加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以评促建, 促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 展。
2.战略规划能力 政策学习 政策认知 准确解读社会组织领域相关的各项 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
政策应用 将法治精神融入组织发展全过程;及 时把握政策机遇,促进组织良好有序 发展。
文化建设 组织文化核心 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宗旨、价值 观等,确保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或实现 的社会价值与其一致。
组织文化培养 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和历史传统、行业 特点、服务对象等制定文化建设的目 标,形成包括观念层、制度层、形象 层的完整的组织文化体系。
实施品牌战略 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及相关管理制度, 将组织精神和价值观目标化为组织 集体所认同的行为,打造品牌。
发展路径构建 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洞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变化,对组 织所关注的服务对象进行深入、科学 的分析。
制定发展规划 基于组织的发展目标,制定长期、中 期及年度计划。
组织发展评估 采取自评或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等 方式,定期对组织整体发展状况进行 评估,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组织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 项目全流程管理 建立包括但不限于需求评估、立项、 内容设计、实施、监督、应急、结项 等内容的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 资金合规使用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民间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结合社会组织自身的业务活动特点, 完善和落实各项财务工作制度,提高 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内部财务 管理和监督。
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激励与赋能 建立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规划、人 才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与开发、绩 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行政管理 行政事务与办公管理 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 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日常办 公事务管理、办公物品管理、文书资
7
T/SSOF 0001-2024
料管理、会议管理、涉外事务管理等。
品牌管理 品牌创新 打造和培育社会组织品牌服务和项 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品牌传播 加强与各媒体机构的联系,实施多元 化传播渠道的品牌推广与宣传。
会员管理 服务策略 根据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确定服务对 象,制定服务方向和方法。
服务设计 设计和开发服务社会组织业务需求 的服务解决方案。
服务提供 为会员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市 场拓展、权益保护、纠纷处理等方面 的服务,对所提供的服务有序管理, 保障可控、规范和高效。
服务改进 严格落实服务标准,对已开展的服务 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保证服务质量和 提高服务效率。
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 有效利用互联网、通信、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对管理流程和管理效 率进行升级与优化。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坚持预防为主,对潜在的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 资金风险等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 应对;建立相应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机 制和措施。
4.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元资源开发 资源发展规划 结合组织业务活动特点和非营利属 性,制定支持组织在业务发展、人才 培养、软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长远发 展的资源规划。
资源结构优化 建立多元化的资源结构和资源体系, 增强组织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
资源模式创新 探索投资、社会企业等新的资源模 式,拓展社会组织资源渠道。
服务创新 创新研发 积极研发或引入新的服务模式、技术 或方法。
创新激励 在组织内部重视创新,建立创新激励 机制,鼓励组织成员分享和推行新的 想法。
公信力建设 信息披露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社会组织真实、 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
舆情管理 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变 化,建立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制度和 舆情应对制度。
5.协同合作能力 接受有关人民政府设立的应急指挥
8
T/SSOF 0001-2024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 急响应 行业动员 机构的统一指挥、协调,宣传动员相 关社会组织参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响应。
应急处置 联合会员单位、社会组织、企事业单 位,开展紧急救援、困难帮扶、物资 筹措、运输保障等服务工作。
公众参与促进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 根据组织发展需要,建立信息公开机 制,主动公开信息,建立有效的意见 表达和投诉渠道并及时回应,满足公 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引导和规范公众有序参 与 建立公众了解和参与社会组织项目 及活动的便捷渠道,动员引导公众参 与各类活动。
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使用现代手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 互动,传递行业信息,增进公众对社 会组织的认知和信任。
行业推动 行业建设 举办或参与行业领域交流活动;参与 制定团体标准、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行业规划等。
行业影响 总结组织的典型经验做法,为其他社 会组织提供参考与借鉴。
多元主体合作 政社协同 与政府政策保持协同,加强与政府相 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宣传, 积极建言献策,形成发展合力。
伙伴关系构建 根据组织发展需要,与企业、媒体、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区、金融机 构、其他社会组织等之间建立伙伴关 系。
9
T/SSOF 0001-2024
附录 B
(资料性)
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能力建设内容
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能力包括社会组织培育能力、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培养能力、社会组织行业自律、
社会组织权益维护、社会组织发展保障、资源平台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服务标准化与服务质量评价。
发展能力建设内容如表B.1所示。
表B.1
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能力建设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内容描述
1.社会组织培育能力 政策解读及宣传 政策解读 通过内部组织学习、专家辅导等 形式,了解掌握社会组织相关政 策法规。
政策宣传 通过培训、讲座、专题辅导等形 式,帮助社会组织了解掌握与组 织发展和运营相关的政策法规, 指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将法治思想 融入组织发展全周期,推动政策 法律在社会组织中的落实。
发展战略指导 战略咨询及辅导 为社会组织提供关于发展战略的 咨询、辅导服务,协助社会组织 制定发展战略规划。
战略实施 指导社会组织落实执行战略计 划。
治理架构指导 建立健全组织架构 以章程为核心,健全会员(代表) 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及执 行机构(秘书处)工作制度。
组织机制有效运作 提供组织机构架构运作相关咨询 指导,协助其实现独立自主、权 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
2.社会组织人员培养 能力 搭建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人才评价制度 制定与国家和地方人才评价政策 相衔接的,符合本领域实际的人 才评价制度,包括评价对象、评 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程序、 评价机构、人才身份管理、评价 结果运用、评价工作保障措施等。
开展人才评价工作 按照人才评价制度,开展具体的 人才评价活动,确保评价活动的 权威性和公正性,总结反思和优 化调整人才评价体系。
推动人才评价结果运用 推动人才评价结果与政府人才管 理体系相衔接,推动人才评价结
10
T/SSOF 0001-2024
果在行业领域的运用,提升人才 评价结果的使用价值。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制定与执行中长期人才 培养规划 结合行业特点和发展预期,制定 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明确阶段 性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分阶段有 步骤地组织实施。
制定与执行专项人才培 养计划 制定特定目标、特定领域、特定 人员或技能的专项人才培养计 划,并组织实施。
开发人才培养课程 开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研发社会组织基础运营管理通识 课程,以及业务专业领域课程。
人才培养课程的应用 推动人才培养课程的落地应用, 如岗前适岗培训、在岗培养、继 续教育培训等。
建立从业人员继续 教育管理体系 制定行业继续教育制度 制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制 度,包括但不限于继续教育学时、 继续教育形式与认定、继续教育 组织实施、继续教育结果运用、 奖励与惩戒措施、保障措施等规 定。
组织实施继续教育活动 与认定工作 按照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开展具体 的继续教育活动,做好继续教育 学时认定工作。
推动继续教育结果运用 落实继续教育奖励与惩戒措施, 推动继续教育结果在从业人员管 理、人才评价工作中的运用。
3.社会组织行业自律 制定行业自律公约 开展行业自律调研 调查了解行业基础情况,组织行 业座谈活动。
组织参与行业自律公约 编写 组织专家学者及相关机构开展公 约编写工作并征集行业意见。
建立行业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 健全制度,丰富完善监督形式。
组建与培训监督人员 组建监督人员队伍以及针对监督 事项开展相应培训。
开展监督工作 组织监督人员队伍开展具体的督 促工作。
推动监督结果落实与改 正 根据发现的问题,推动督促整改 与落实,以更好地提升自律水平。
倡导行业自律 倡议与组织动员 发出倡议,组织动员相关行业、 领域社会组织遵守自律公约。
监督与推动落实 监督、推动行业自律公约的落实。
行业舆情监测与处 置 建立行业舆情监测机制 建立健全行业内的舆情监测的相 关制度,包括监测制度、人员制
11
T/SSOF 0001-2024
度以及处理反馈机制等。
舆情应对能力培训 开展舆情监测、应对处置等相关 培训。
开展舆情监测活动 开展舆情监测活动,持续开展监 测活动。
舆情应对与处置 根据监测的舆情启动预案,按步 骤处理给予相应的反馈,并跟进 舆情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
4.社会组织权益维护 行业诉求反馈 收集行业诉求 建立反馈与收集渠道,收集、反 馈行业现状与诉求。
处理结果反馈 及时跟进诉求处理情况,向行业 传达结果。
矛盾纠纷调解 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建立健全排查调处工作网络,规 范调解流程,建立跟踪回访报告 机制。
培养调解能力 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员队伍,提高 调解员调解方法和技巧。
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根据矛盾纠纷情况,组织调解员 队伍,进行调解工作。
5.社会组织协商 建立政策沟通与协 调机制 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协商 的渠道和平台 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依法管理, 健全与相关社会组织联系的工作 机制和沟通渠道,引导社会组织 有序开展协商。
建立社会组织协商 队伍 建立专业从事协商工作 的团队 定期开展主题明确的调查研究活 动,广泛收集行业意见,反馈行 业问题,形成专业性较强的报告、 专著、提案等。
开展社会组织协商 参与多渠道协商 推动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 协商民主体系,和政党、政协、 人大、政府、人民团体、基层组 织、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建立协 商合作关系。
6.社会组织发展保障 社会环境保障 营造行业氛围 培育和弘扬社会组织社会价值; 形成行业共识;营造互促互爱的 生态环境。
政策环境保障 推动出台政策举措 积极参与政府政策研究工作,制 订、完善本领域社会组织建设的 政策制度等,推动社会组织及其 专业人才有效纳入国家及所在地 区各类扶持优惠政策。
链接整合资源 吸引多元化支持 整合社会资源,协助获得社会资 金、场地、物资等支持行业发展。
人才引进、人才队伍建设 及表彰激励等 开展行业人才引进活动,协助办 理社会组织办理人才引进业务,
12
T/SSOF 0001-2024
开展行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激 励表彰工作。
7.资源平台搭建 建立信息收集机制 建立资源清单 收集信息资源,包括信息资源拥 有主体、信息资源内容与规格、 信息资源适用对象与场景、信息 资源获取与使用规则等,形成资 源清单并更新清单内容。
建立资源对接机制 建立资源共享渠道 通过资源清单发布、资源对接与 服务产品展示活动的方式实现资 源共享。
建立沟通交流机制 组织常态化沟通交流活 动 定期组织社会组织之间以及社会 组织与企业、公众、媒体等其他 社会主体之间的走访交流活动。
打造品牌交流活动 举办跨行业领域、多元主体参与 的主题式交流活动,形成品牌效 应,提升信息资源聚散能力。
成果转化与知识产 权保护 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促进行业沟通交流,推动新技术、 新思想和新理论等应用于社会服 务中,服务于政府决策和完善相 关制度,发挥实际价值。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培训和行政管理,提高社会 组织维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意 识,夯实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8.行业研究 开展行业研究 开展行业调研 了解行业动向,收集行业意见, 挖掘行业需求及痛点。
开展行业监测 定期开展社会组织综合状况、盈 利能力、资产营运、舆情态势、 发展潜力等监测分析。
进行行业分析 不定期对某一特定行业进行深入 分析和研究,以了解该行业的发 展趋势、市场规模、竞争格局、 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组织行业研讨 开展学术会议、讲座、论坛以及 比赛等形式的研讨活动。
分享研究成果 向行业公开发布研究成果、开展 成果交流活动,与专家学者合作, 发表学术论文等。
9.服务标准制定 行业标准解读 学习行业标准 及时关注行业标准动态,学习标 准内容。
解读行业标准 向社会组织解读行业新标准,推 动其贯彻实施。
行业标准制定 开展服务标准调研 针对相应的机构与群体开展调 研,并提炼撰写调研报告。
13
T/SSOF 0001-2024
组织编写服务标准 组织人员进行标准的编写与制 定。
组织宣传培训 通过培训、讲座、专题辅导等形 式,帮助社会组织了解掌握服务 标准。
监督服务标准落实反馈 监督标准的实施,并跟进过程中 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与修订。
10.服务质量评价 组织评估 制定服务评估方法与制 度 制定编写相应的服务评估方法与 制定。
组织服务评估人员队伍 开展标准评价人员的相应培训。
开展服务评估活动 开展服务评估的具体活动,跟进 标准进行落实评估。
反馈与推动提升 根据服务评估发现的问题,进行 反馈并推动服务提升。
监督指导 开展监督工作 实施服务情况监督工作。
沟通与提升推动 根据监督情况与相应单位进行沟 通,推动服务质量提升。
14
T/SSOF 0001-2024
参 考 文 献
[1]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0号发布,2016年国务院令第666号修
订)
[2]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国务院令第251号)
[3] 《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年国务院令第400号)
[4]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深圳市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5] DB44/T 2368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指南
[6] DB44/T 2369 社会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指南
15
上一章:T/TFMJ 02-2024 四川麻将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规范 下一章:T/SRCA 000009-2024 学校复用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规范

相关文章

T/SSOF 0003-2024 社会组织协商能力建设规范 DB34/T 3230-2018 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和服务规范 基于南通市模具行业协会的社会组织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T/MYYS 0001-2024 放心舒心消费示范药店建设规范 DB34/T 3238-2018 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DB31/535-2011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基础能力建设导则 T/HAASS 0001-2024 香菇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第3部分:香菇制棒厂建设技术规范 DB63/944.1-2010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第1部分:社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