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301-2021 屏蔽用锌白铜带箔材

GB/T 26301-2021 屏蔽用锌白铜带箔材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75.2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8 16:06:40



相关搜索: 箔材 白铜 白铜 26301

内容简介

GB/T 26301-2021 屏蔽用锌白铜带箔材 ICS 77.150.30 CCS H 6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301—2021 代替GB/T26301—2010
屏蔽用锌白铜带箔材
Copper-nickel-zinc alloy strips and foils for shield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30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301一2010《屏蔽用锌白铜带》,与GB/T26301—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a)更改了合金状态表示(见4.1,2010年版的3.1.1); b)增加了合金代号表示(见4.1); c)增加了BZn18-17、BZn12-24和BZn12-29牌号及相关的规定(见4.1); d) 更改了带箔材厚度和宽度范围,厚度范围由“0.10mm~0.80mm”更改为“0.08mm~
0.80mm”,宽度范围由“9mm~400mm"更改为“9mm~600mm”(见4.1,2010年版的 3.1.1) ;
e) 删除了GB/T26301—2010中表2,表中BZn18-10化学成分按GB/T5231的规定(见5.1,
2010年版的3.2); f) 更改了带箔材侧边弯曲度的规定,厚度>0.50mm时,要求由≤6mm、≤5mm、≤4mm、
≤3mm"更改为≤5mm、≤4mm、≤3mm、≤2mm"(见5.2.3,2010年版的3.3.3); g) 增加了可焊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的规定(见5.6、6.6、7.4); h)增加了带箔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YS/T482或YS/T483的规定进行的规定(见6.1); i) 更改了拉伸试验方法,由“GB/T228”更改为“GB/T34505一2017”,拉伸试样号按
GB/T34505一2017的规定进行更改(见6.3,2010年版的4.3.1); j) 增加了“取样方法按YS/T668的规定进行”的规定(见7.4); k)增加了“弯曲性能试样制备按YS/T815的规定进行”的规定(见7.4); 1) 增加了“检验结果的数值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并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判定”(见
7.5.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鑫科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广西鑫科铜业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春泰、苑耀东、李俊东、宣夕文、钮松、刘峰、巢国辉、苑和锋、冯丽婷、陈军、 何科科、袁昆、李伟强、彭丽军、黄国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首次发布为GB/T26301—2010;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SAC GB/T26301—2021
屏蔽用锌自铜带箔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屏蔽用锌白铜带箔材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通信行业制作屏蔽元件(罩、壳)的锌白铜带箔材(以下简称带箔材)。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目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2423.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Ta:润湿称量法可焊性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221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6303.3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3部分:板带材 GB/T34505—2017 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YS/T 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 483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YS/T 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 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标记
4.1产品分类
带箔材的牌号、代号、状态、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GB/T26301—2021
表1 牌号、代号、状态和规格
规格(厚度×宽度)
牌号 BZn12-24 BZn12-29 BZn15-20 BZn18-10 BZn18-17 BZn18-18 BZn18-26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供应其他牌号、代号、状态和规格的带箔材。
代号 T76200 T76220 T74600 C73500 T75210 软化退火(O60)、1/4硬(H01)、1/2硬(H02)、
状态
mm
软化退火(O60)、1/4硬(H01)软化退火(O60)、1/2硬(H02)
(0.08~0.80)X(9~600) (0.08~0.80)X(9~600) (0.08~0.80)X(9~600) (0.08~0.80)×(9~600)
软化退火(O60)、1/4硬(H01)、1/2硬(H02)、
硬(H04)
软化退火(O60)、1/2硬(H02)
(0.08~0.80)X(9~600)
硬(H04)
C75200 C77000
1/2硬(H02)、3/4硬(H03)、硬(H04)
(0.08~0.80)X(9~600)
4.2 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本文件编号、牌号(或代号)、状态和规格的顺序表示。 标记示例如下:示例1:用BZn18-18(代号C75200)制造的、状态为硬(H04)、厚度为0.20mm、宽度为305mm的带材,标记为:
带材GB/T26301-BZn18-18H04-0.20×305 或 带材GB/T26301-C75200H04-0.20X305
示例2:用BZn18-18(代号C75200)制造的、状态为硬(H04)、厚度为0.08mm、宽度为305mm的箔材,标记为
箔材GB/T26301-BZn18-18H04-0.08×305 或 箔材GB/T26301-C75200H04-0.08X305
5 技术要求
5.1 化学成分
带箔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规定。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5.2
5.2.1 带箔材的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5.2.2 带箔材的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
2 GB/T 26301—2021
表 2 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 度 0.08~0.10 >0.10~0.20 >0.20~0.30 >0.30~0.40 >0.40~0.50 >0.50~0.80
厚度允许偏差
±0.004 ±0.005 ±0.008 ±0.010 ±0.012 ±0.015
当需方要求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
表3 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宽度
厚度
9~50
>50~100
>100~200
>200~600
允许偏差
± 0.10 ±0.20
± 0.15 ±0.25
0.08~<0.50 0.50~0.80 当需方要求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
± 0.20 ±0.30
±0.30 ±0.40
5.2.3 带箔材的侧边弯曲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 4 侧边弯曲度
侧边弯曲度 mm/m
宽度 mm 9~13 >13~50 >50~100 >100~600
厚度≤0.50mm
厚度>0.50mm
<5 ≤4 3 ≤2
≤4 <3 ≤2 ≤1
5.3 力学性能
带箔材的纵向室温拉伸试验和硬度试验应符合表5的规定,
3 GB/T 26301—2021
表5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厚度≥0.10
硬度试验厚度≥0.10 维氏硬度
牌号
状态
断后伸长率As0mm
抗拉强度R
% ≥20 6 ≥30 >5 ≥30 ≥20 ≥5 ≥1.5 ≥20 M5 ≥25 ≥20 5 ≥3 8 ≥6 ≥4
HV 85~130 105~155 90~140 130~180 85~120 110~150 140~180 160~210 80~120 110~155 90~130 110~150 140~180 160~210 150~190 170~215 200~240
MPa ≥325 390~510 ≥380 515~625 ≥340 420~500 480~570 540~650 ≥325 390~510 ≥375 420~500 480~570 540~640 540~630 600~680 650~740
060 H01 060 H02 060 H01 H02 H04 060 H02 060 H01 H02 H04 H02 H03 H04
BZn12-24
BZn12-29
BZn15-20
BZn18-10
BZn18-17 BZn18-18
BZn18-26
注:厚度小于0.10mm的带箔材,拉伸和硬度性能提供实测数据。
5.4 弯曲性能
带箔材的弯曲试验条件按表6的规定,弯曲试验后弯曲外表面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表 6 弯曲性能
180°弯曲试验垂直于轧制方向(GW)最小弯曲内侧半径
牌号
状态
060 H01 060 H02
0xt 1×t 0X1 1×1
BZn12-24
BZn12-29
4 GB/T26301—2021
表6 弯曲性能(续)
180°弯曲试验垂直于轧制方向(GW)最小弯曲内侧半径
牌号
状态
060 H01 H02 H04 060 H02 060 H01 H02 H04 H02 H03 H04
oxt 1×t 2×t
BZn15-20
oXt 1×t 0xt 0.5×l 1×t 2×t 1.5 ×t 2Xt
BZn18-10
BZn18-17 BZn18-18
BZn18-26
注1:t表示带箔材厚度注2:xXt表示x倍带厚,0×!表示弯曲半径≤0.1mm。
5.5 耐高温变色
带箔材在260℃下烘烤3min,带箔材表面应无明显氧化变色 5.6 可焊性
带箔材可进行可焊性检验,可焊性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7 表面质量
带箔材的表面应光滑、清洁,无影响使用的表面缺陷。
6
试验方法 6.1 化学成分
带箔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5121(所有部分)或YS/T482或YS/T483的规定进行,仲裁时按GB/T5121(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 6.2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带箔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的检测按GB/T26303.3的规定进行 6.3 力学性能
5ZC 746
带箔材的拉伸试验按GB/T34505—2017的规定进行,试样号为GB/T34505—2017表3中P4。
5 GB/T26301—2021
维氏硬度试验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 6.4 弯曲性能
带箔材的弯曲试验方法按GB/T232的规定进行。 6.5 耐高温变色
带箔材的高温变色试验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6.6 可焊性
带箔材的可焊性试验方法按照GB/T2423.32的规定进行,或按照供需双方协商的规定进行。 6.7 表面质量
带箔材的表面质量用目视进行检验。
7 检验规则
7.1 检查和验收 7.1.1 产品由供方或第三方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 7.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外观质量或外形尺寸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其他质量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在需方共同进行。 7.2 组批
带箱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熔次、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带箱材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6000kg。 7.3 检验项目
带箔材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
出厂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
V V 0 A V A V
V V V V V V 7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力学性能弯曲性能耐高温变色可焊性表面质量
注:表中“”表示“必验项目”;“>”表示“需方有要求时进行的检验项目”;“O”表示“选择检验项目”
上一章:YS/T 953.7-2014 火法冶炼镍基体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铜量的测定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一章:YS/T 1167-2016 硅单晶腐蚀片

相关文章

GB/T 26301-2010 屏蔽用锌白铜带 GB/T 2072-2020 镍及镍合金带、箔材 GB/T 2072-2020 镍及镍合金带、箔材 GB/T 3622-2023 钛及钛合金带、箔材 GB/T 3622-2012 钛及钛合金带、箔材 GB/T 21183-2017 锆及锆合金板、带、箔材 GB/T 3622-2023 正式版 钛及钛合金带、箔材 GB/T 40319-2021 拉深罐用铝合金板、带、箔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