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T 25364.2-2021 涡轮增压器密封环 第2部分:检验方法

GB/T 25364.2-2021 涡轮增压器密封环 第2部分:检验方法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73.5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3-19 17:32:44



相关搜索: 涡轮 方法 检验 部分 增压器 密封环 25364

内容简介

GB/T 25364.2-2021 涡轮增压器密封环 第2部分:检验方法 ICS 27.020 CCS J 9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5364.2—2021 代替 GB/T 25364.2—2010
涡轮增压器密封环 第2部分:检验方法
Turbocharger seal ringsPart 2 : Inspection measuring principles
2022-07-01实施
2021-12-31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5364.2—2021
前創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 25364《涡轮增压器密封环》的第 2部分。GB/T 2536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技术条件;第2部分:检验方法。
本文件代替GB/T25364.2—2010《涡轮增压器密封环第 2部分:检验方法》。与 GB/T 25364.2— 2010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章,2010 年版的第2章); b)增加了密封环代号(见第 4章); c) 删除了椭圆度、平度、翘度(见2010年版的3.2); d) 增加了光密封度的定义(见表1中序号1); e) 更改了径向弹力的装夹要求及设备要求(见表1中序号3,2010年版的3.2.6);; f) 更改了自由开口尺寸的检测方法(见表1中序号4,2010年版的3.2.3); g) 增加了切向弹力消失率(见表1中序号5); h) 增加了硬度消失率(见表1中序号 6); i) 增加了表面缺陷及外观(见表1中序号 7); j) 增加了残余磁感应强度(见表1中序号8): k) 增加了清洁度(见表1中序号9); 1) 增加了挠曲度(见表1中序号10); m)增加了开口外观的检测方法(见表 1中序号11); n) 增加了残余变形的检测方法(见表1中序号12) o) 更改了环高测量力范围(见表1中序号13,2010年版的3.2.1); p) 增加了径向厚度测量方法(见表1中序号14); q)增加了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见表1中序号1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萍乡德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北京
理工大学、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启清、林春兰、黄若、乔亮亮、毕金光、胡辽平、陈云清、蒋华峰、郑建本文件于2010 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SAC
I GB/T 25364.2—2021
引言
GB/T 25364《涡轮增压器密封环》是指导我国涡轮增压器密封环产品设计、检验和使用的国家标准,拟由 2部分构成。
第1部分:技术条件。旨在确立涡轮增压密封环的术语、符号、标记、技术要求、包装、标志、储存和运输。 第2部分:检验方法。旨在确立涡轮增压器密封环的检验方法
SAC
II GB/T 25364.2—2021
表 1密封环特性与检验方法
特性/定义光密封度
检验原理/方法
用配备适当光源的量具测量在标准环规内密封环外圆面与标准环规接触面处阻止光线通过的百分率(见图1)。 允许在标准环规中转动密封环,以便消除密封环外圆面的任何轻微表面粗糙,检验和测量不应放大,使用正常视力的肉眼检测,特殊规定除外。重要的是防止视觉的误差,并防止检验人员受漫射光的影响。 密封环后面的光照度要高于环境条件 400 lx~500 lx。检验用标准环规的公差如下:直径尺寸d1精度满足GB/T1800.2—2020规定的H5级;圆度≤0.0001d1。
将密封环放在以密封环工作配合内圆基本直径的标准环规(简称标准环规) 内,其外圆面阻止光线通过的能力(见图1),点状、模糊光线仍视作为密封光线
灯泡
田图1
2 切向弹力
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检测: a)钢带、铜带法(见图 3)
210
用厚度为 0.05 mm~0.10 mm 的柔性钢带或铜带包箍环,钢带或铜带两端各绕在两个中心相距8 mm直径7mm 的滚柱上(见图 3)。拉紧钢带或铜带使密封环收缩到开口两端接触,然后再松开到实际测得的闭口间隙值,此时从精密测力计测量的数据即为切向弹力。
b)铁箍法(见图 4)
将密封环放入正确尺寸的铁箍中,使两者开口对准。然后在精密测力仪上对铁箍的加载销加载,直到两个加载销间距为预定距离时,从显示器上测量的数据即为切向弹力(见图 4),此时,铁箍的位置是相关标准环规的尺寸。
用钢带、铜带或铁箍包箍环,,在密封环开口端切线方向拉紧,使密封环保持闭口间隙时所需施加的力(见图2)
测力计 L6
测力计← 加载销间距检测仪确定图 4
钢带或铜带
图 2
图 3
2 GB/T 25364.2—2021
表1密封环特性与检验方法 (续)
特性/定义 8 残余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清洁度
检验原理/方法
用特斯拉计或高斯计检测
9
表面杂质质量和杂 按GB/T3821规定测定
质颗粒度 10 挠曲度
按GB/T1149.5—2008中的4.2.21规定。 平板间距=密封环高的最小尺寸十3/4环公差带十3/4允许的最大挠曲度,
挠曲度
11开口外观
准备密封环和检具,并按如下步骤操作: a)将密封环处于闭口间隙状态时:1:1目视检测:开口两端面不应呈曲折的 S开口或喇叭
口,目视开口呈喇叭口需用投影仪检测内外圆开口大小,(s1内一S1外I)为喇叭口开口差(见图8)。
b)开口两端面的粗糙度:密封环处于自由状态下用粗糙度对比块对比检测。
注1:S开口是在理想标准环规中环内、外圆开口两侧面呈曲折形状的开口;注2:喇叭口是在理想标准环规中环内、外圆开口两侧面呈现的类似喇叭的形状。
将密封环放入相关的标准环规内,,闭口间隙开口两端面外观
图8
12残余变形
密封环通过GB/T 25364.1一2021直径为dx的芯棒(见图9),按本表序号4规定分别检测过芯棒前、后自由开口 m,过芯棒前后 m 的差即为残余变形量。
过芯棒前后自由开口变化
图 9 GB/T 25364.2—2021
表1密封环特性与检验方法 (续)
特性/定义 13密封环高
检验原理/方法
用两个半径为1.5mm士0.05mm的球面测头或薄片千分尺测量,测量力1.1N士0.4N(见图 11)。
在与基准面垂直方向任意位置处两端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0)
2
图10
图11
14 径向厚度
可用以下三种方法检测: a)用平面测头在外,用半径不大于 2 mm 的球头测头在内圆面进行径向测量,测量力 6.5 N士
3.5 N(见图 13); b)用两个半径约 2 mm 的柱体或用半径不大于 2 mm 的球头,测量力 6.5 N±3.5 N滚柱长
度应大于密封环高(见图14); c)用管壁厚千分尺测量,测量力 6.5 N士3.5 N。
密封环内、外圆之间的径向距离(见图12)
图 12
图 13
图 14
5
上一章:GB/T 30574-2021 机械安全 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 下一章:GB/T 25364.1-2021 涡轮增压器密封环 第1部分: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T 25364.2-2010 涡轮增压器密封环 第2部分:检验方法 GB/T 25364.1-2021 涡轮增压器密封环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5364.1-2010 涡轮增压器密封环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3341.2-2018 涡轮增压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23341.2-2018 涡轮增压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2335-2015 涡轮增压器密封性试验方法 GB/T 23341.1-2018 涡轮增压器第1部分∶一般技术条件 GB/T 23341.1-2018 涡轮增压器 第1部分:一般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