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180.99 P 72 备案号:J1023-2020
SH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35132019
代替SH/T3513—2009、SH/T3605—2009
立式圆筒形料仓施工及验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vertical cylindrical silos
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SH/T3513—2019
目 次
前言范围
III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
材料 6 施工准备制造 7.1 一般规定 7.2 下料·. 7.3 预制 7.4 组装 7.5 焊接 7.6 外观质量检查 7.7 无损检测 7.8 表面处理 7.9 检验 8 安装 8.1 基础复测及处理, 8.2 地脚螺栓和垫铁 8.3 就位与找正 8.4 附件安装· 8.5 清理与封闭试验
12 12
12
12 13 13 14 14
9 10交工技术文件
14
14 16 : 20 22 2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料仓焊接常用坡口形式及尺寸附录B(资料性附录) 常用垫铁规格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
SH/T3513—2019
前言
本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5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工信厅科(2015)11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SH/T3513--2009《石油化工铝制料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SH/T3605一2009《石油化工铝制料仓施工技术规程》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10章和2个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与SH/T3513一2009《石油化工铝制料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SH/T3605—2009《石油化工
铝制料仓施工技术规程》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由铝制料仓改为立式圆筒形料仓,扩大了适用范围;修订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
-
一增加了钢制料仓的施工及验收要求;一增加了盛水试验和煤油渗漏相关内容。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施工技术中心站负责日常
管理,由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施工技术中心站
通讯地址:天津市大港区世纪大道180号邮政编码:300270 电话:022-63863843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石化第酉建设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关津市大港区世纪大道180号邮政编码:300270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肖 然陈超白铁英李雪梅 赵立军主要审查人:葛春玉 南亚林张翅杨新和 曾小军张春华杨年东杨依恒
本标准于1990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1次修订,2009年第2次修订,本次为第3次修订。
III
SH/T3513—2019 4.2料仓施工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484的规定 4.3料仓焊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NB/T47014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施工技术文件。 4.4焊工应按《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Z6002的要求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且只能从事与资格相应范围内的焊接工作,相应的资格证书应在有效期内。 4.5从事料仓无损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许可证。 4.6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TSGZ8001的要求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相应的资格证书应在有效期内。 4.7计量器具应经过检定 校准或验证,处于合格状态,并应在有效检定期内。 4.8施工过程应按检验试车 式验文件进行质量控制,并按现行行业标准SH/T3503和SH/T3543的规定进行记录。 4.9施工过程中被后续作 业覆盖的部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10料仓在制造、运输、存放及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损伤、污染等保护措施。不锈钢(含复合板覆层)、铝合金材料表面不得受铁离子污染。 4.11标识应清晰、明显。不锈钢(含复合板覆层)、铝合金材料,不得使用样冲、画针、钢印做标识 4.12 材料代用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 变更的书面批 准文件。 4.13 本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的检查项目,除注明检查数量外,均应全数检查。
5材料
5.1料仓的本体、附件及焊接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供货状验收,必要时应按有关规定 进行复验 5.2材料表面不得有裂纹 伤痕、折叠、 压坑、 锈蚀及分层等缺陷。发现缺陷应予以清除,修磨的厚度不应超过板材厚度允许的 负偏差 5.3材料和附件上应有标 只,并应按 见格尺寸 十分类摆放
应包括材料牌号、炉号、规格、 单位应按质量证明书对材料进行
合设计
6施工准备
6.1 料仓施工前,应进行 施工图核查 并应编写包括排板图在内的施工技术文件。 6.2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 员进行施
底
6.3万 施工现场应平整,道 路畅通。施工用水、电、 气应符合使用和安全技术要求。 6.4王 现场设施的布置,应 #合施工技术文件和现行国 家标准GB50484的 规定。 6.5施工现场应配置焊接材料库,焊接材料的检 保 管和烘干应符 电行行业标准JB/T3223的规定,并建立发放、回收制度 6. 6 样板应经质检人员检查确认,并进行标识和校准。
7制造
7.1一般规定 7.1.1料仓预制件或成品出厂前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7.1.2料仓预制件应有编号和标识,预制件编号应与排板图一致 2
SH/T3513—2019
7.1.3 料仓制造作业区应有防风、防雨设施。 7. 1.4 制造过程应有保证板面光洁的措施。 7.1.5 仓体、仓顶、料斗、裙座筒体在下料前应绘制排板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拼板展开长度不得小于500mm,宽度不得小于300mm,锥体最小端长度除外; b) 相邻筒节的纵向焊缝之间的距离,仓顶和料斗锥体拼接缝与相邻仓体简节纵向焊缝之间的距离
不得小于100mm; c) 裙座筒体的纵向焊缝与相邻筒节纵向焊缝和环板的拼接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d) 仓顶、料斗任意两条不相交焊缝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板厚名义厚度的3倍,且不得小
于100mm(见图7
100
e) 接管或补强圈外边缘
接管或补强圈外边缘与筒体纵
睡的足
向焊缝的距离不应 于250mme f) 排板时根据材料和 构形式以及焊 接制造工艺,应考虑加工余量 和焊缝收缩量。
7.1.6料仓在制造过程中大 应损伤母 美面。 表面有损伤时应进行修补 修补的深度不应小于2mm。 修补处的表面应打磨平滑。 修磨后的柱 材厚度 下得小于 厚度 7.1.7料仓及附属钢构件区 腐应符合 见行行 标准SH 3548 的规定 7.2下料 7.2.1 筒体壁板下料宜采用净料法 实下料 周长按公 代(7.2) 计算
(7.2.1)
元(D+的
O
式中: L D; 料仓内径,mm;
壁板下料周长,
壁板厚度,mm;单圈壁板数量;每条焊缝收缩量,mm;对接接头间隙,mm。
n a e
7.2.2 下料切割时铝合金材料应采用机械加工,不锈钢材料宜采用机械加工或等离子切割。 7.2.3 仓顶及料斗壁板下料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表7.2.3的规定
3
SH/T3513—2019
单位:mm
表7.2.3 仓顶及料斗壁板下料的质量标准
允许偏差值
项目名称高度弦长对角线之差
板长≥8000 ±1.5 ± 1.5
板长<8000
±1 ±1 2
Pa
3
7.2.4 仓体、裙座筒体下料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单位:mm
表7.2.4仓体、裙座筒体下料的质量标准
项目名称板长板宽对角线之差
允许偏差值 ±1.5
±1 3 2 1
长边短边
板边直线度
7.3预制 7.3.1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宜按附录A选用。 7.3.2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后的坡口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 7.3.3当筒节板厚不等且厚度差大于3mm时,应按公式(7.3.3)计算进行厚板端削薄处理的宽度(见图7.3.3)
L≥3(81-02)
(7.3.3)
式中: L板厚削薄宽度,mm; Si—厚板厚度,mm; 52—-薄板厚度,mm。
Vat L
as
A A
L
L
图7.3.3板端削薄处理示意图
7.3.4滚制时,滚板机宜设置托架。托架与板接触部位应灵活自由转动,铝合金和不锈钢板材与托架之间应用垫层进行隔离保护。 7.3.5筒节、裙座筒体的预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筒节板、裙座筒体板滚制前,板端应进行预弯,弯曲弧度用弦长为250mm样板检查其间隙e,
不得大于1.5mm(见图7.3.5);
样板
R
图7.3.5板端预弯弧度检查示意图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