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7.060.10 G54 备案号:65302~65305—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3715374—2018
C.I.颜料红170、C.I.颜料红57:1、 C.I.颜料黄151和C.I.颜料黄180
(2018)
2019-04-01实施
2018-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目 录
(1) (11) (21)
HG/T53712018 C.L.颜料红170 HG/T5372—2018 C.1颜料红57:1 HG/T5373—2018 C.I.额料黄151 HG/T53742018 C.I.颜料黄180 s+ooe
..
0+*og
......
......ge....e...
.4..0-.0:
+**
+*+0** 099 6*s +*s*** *** (31)
9000050000000090.
1
ICS 87.060.10 G 54 备案号:65303—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372—2018
C. I. 颜料红 57 : 1
C.I. Pigment Red 57 : 1
2018-10-2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37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百合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纳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龙口联合化学有限
公司、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丽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力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宇虹新颜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红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仁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捷虹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济宁阳光化学有限公司、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永科、何贵平、季维、沈苏江、张晓明、方百红、吕东军、陆建伟、王孝忠、吴双儒、白林海、张燕深。
(13)
l
HG/T5372—2018
C.I.颜料红57:1
1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C.1.颜料红57:1的要求、取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由2-氮基-5-甲基苯磺酸重氮盐与3-羟基-2-萘甲酸偶合生成,并经钙色淀化及特殊颜料化处理制得的偶氮色淀类颜料。产品主要用于油墨、塑料和涂料等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17颜料水悬浮液pH值的测定 GB/T18642012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颜料颜色的比较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5211.1—2003颜料水溶物测定冷萃取法 GB/T5211.3颜料在105挥发物的测定 GB/T5211.5—2008颜料耐性测定法 GB/T5211.122007 颜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 GB/T5211.15—2014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去第15部分:吸油量的测定 GB/T5211.18-—2015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8部分:筛余物的测定 水法(手工
操作)
GB/T5211.19 9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自视比较法 GB/T5211.20在本色体系中白色、黑色和着色颜料颜色的比较 交色度法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3451.2着色颜料相对散射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 光度计法 HG/T3853--2006颜料干粉耐热性测定法
3产品结构式
本标准规定的C.I.颜料红57:1产品结构式如下:
HO Coo N
Ca2
H.
SO,
分子式:C1sH12NzO.SCa 相对分子质量:426.417(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15)
1
HG/T5372—2018
4 要求
产品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要求
项 目
指 标蓝光红色粉末近似~微
外观颜色(与参比样"比)相对着色力(与参比样"比)/% 105℃挥发物的质量分数/% 水溶物的质量分数/% 水萃取液电导率/(μS/cm) 水悬浮液pH值吸油量(与参比样"比)筛余物的质量分数/% 耐溶剂性/级耐热性/℃ 耐迁移性(与参比样"比)/级分散性(与参比样比)
目视法仪器法
商定 100±5 3. 5 3. 5 500 5~9
≤ ≤ ≤
相差不大于参比样的15%
≤
商定商定 150
≥
不差于参比样无显著差异
由供需双方商定。
5 取样
产品按GB/T3186的规定取样,也可按商定方法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6 试验方法
6. 1 外观
采取目测方法进行。 6.2 颜色 6.2.1 总则
提供了两种方法:“A法:目视法”和“B法:仪器法”。可商定选用其中任一方法,仲裁时选用 “B法:仪器法”。 6.2.2A法: 目视法
按GB/T1864一2012中的规定进行。颜料分散体及样板的制备和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16)
2
HG/T5372—2018
6.2.3B法:仪器法
按GB/T5211.20中的规定进行。额料分散体及样板的制备和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3 相对着色力
6.3.1总则
提供了两种方法:“A法:目视法”和“B法:仪器法”。可商定选用其中任一方法,仲裁时选用 “B法:仪器法”。 6.3.2A法:目视法
按GB/T5211.19中的规定进行。颜料分散体及样板的制备和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3.3B法:仪器法
按GB/T13451.2中的规定进行。颜料分散体及样板的制备和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4105℃挥发物
按GB/T5211.3中的规定进行。试样量取5g。 6.5水溶物
按GB/T5211.1一2003中的规定进行。试样量取2.5g。 6.6水萃取液电导率
按GB/T5211.12--2007中的规定进行。结果以水萃取液电导率表示,单位为微西门子每厘米 (μS/cm)。 6.7水悬浮液pH值
按GB/T1717中的规定进行。 6.8吸油量
按GB/T5211.15一2014中的规定进行。对试样和参比样分别进行检验,将测得的试样吸油量与参比样吸油量比较,计算相对百分数偏差值进行评定。 6.9筛余物
按GB/T5211.18一2015中的规定进行。筛网孔径和试样量由供需双方商定。特定试验条件及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10 耐溶剂性
按GB/T5211.5一2008中的规定进行。耐溶剂性试验所用溶剂由供需双方商定,结果以滤液的沾色级别表示。 6.11耐热性
按HG/T3853一2006中的规定进行。特定试验条件及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17)
3
HG/T5372-2018
注:通常产品在涂料、油墨和塑料等领域里的实际可使用温度可能会不同于本方法所确定的温度,不同应用领域
可使用温度由对应的试验结果确定。如应用于涂料领域的产品可参考采用GB/T17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用于塑料领域的产品可参考采用HG/T4767.1一20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12 耐迁移性
不同型号产品的耐迁移性评估试验条件及评定方法由供需双方商定。结果以试样和参比样耐迁移性(沾色等级)的差异程度表示。
注:应用于涂料领域的产品耐迁移性可参考采用HG/T3834一200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用于塑料领域的产
品耐迁移性可参考采用HG/T4769.4一20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13分散性
不同型号产品的分散性评估试验条件及评定方法由供需双方商定。结果以试样和参比样分散性的差异程度表示。
注:应用于涂料及油墨领域的产品可参考采用GB/T21867.1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定,适用的分散方法可由
双方根据GB/T21868.1--2008进行协商;应用于塑料领域的产品可参考采用HG/T4768.1—20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定。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7.1.1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额色、相对着色力、105℃挥发物、水萃取液电导率、水悬浮液pH 值共6个项目。 7.1.3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表1规定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7.2检验结果的判定 7.2.1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2008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7.2.2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要求时,该试验样品为符合本标准要求。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印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注册商标、标准编号、生产批号、净含量、生产日期。 8.2包装
产品采用内衬塑膜袋的铁桶或内衬塑膜袋的复合袋包装。也可用双方商定的其他适宜的包装材料包装。 8.3运输
运输、装卸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污染和破损。产品在运输中应防止雨淋和日光曦晒,远离
(18)
N
ICS 87.060.10 G54 备案号:65302~65305—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3715374—2018
C.I.颜料红170、C.I.颜料红57:1、 C.I.颜料黄151和C.I.颜料黄180
(2018)
2019-04-01实施
2018-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目 录
(1) (11) (21)
HG/T53712018 C.L.颜料红170 HG/T5372—2018 C.1颜料红57:1 HG/T5373—2018 C.I.额料黄151 HG/T53742018 C.I.颜料黄180 s+ooe
..
0+*og
......
......ge....e...
.4..0-.0:
+**
+*+0** 099 6*s +*s*** *** (31)
9000050000000090.
1
ICS 87.060.10 G 54 备案号:65303—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372—2018
C. I. 颜料红 57 : 1
C.I. Pigment Red 57 : 1
2018-10-2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37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百合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纳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龙口联合化学有限
公司、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丽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力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宇虹新颜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红妍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仁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捷虹颜料化工有限公司、济宁阳光化学有限公司、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永科、何贵平、季维、沈苏江、张晓明、方百红、吕东军、陆建伟、王孝忠、吴双儒、白林海、张燕深。
(13)
l
HG/T5372—2018
C.I.颜料红57:1
1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C.1.颜料红57:1的要求、取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由2-氮基-5-甲基苯磺酸重氮盐与3-羟基-2-萘甲酸偶合生成,并经钙色淀化及特殊颜料化处理制得的偶氮色淀类颜料。产品主要用于油墨、塑料和涂料等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17颜料水悬浮液pH值的测定 GB/T18642012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颜料颜色的比较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5211.1—2003颜料水溶物测定冷萃取法 GB/T5211.3颜料在105挥发物的测定 GB/T5211.5—2008颜料耐性测定法 GB/T5211.122007 颜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 GB/T5211.15—2014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去第15部分:吸油量的测定 GB/T5211.18-—2015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8部分:筛余物的测定 水法(手工
操作)
GB/T5211.19 9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自视比较法 GB/T5211.20在本色体系中白色、黑色和着色颜料颜色的比较 交色度法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3451.2着色颜料相对散射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 光度计法 HG/T3853--2006颜料干粉耐热性测定法
3产品结构式
本标准规定的C.I.颜料红57:1产品结构式如下:
HO Coo N
Ca2
H.
SO,
分子式:C1sH12NzO.SCa 相对分子质量:426.417(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15)
1
HG/T5372—2018
4 要求
产品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要求
项 目
指 标蓝光红色粉末近似~微
外观颜色(与参比样"比)相对着色力(与参比样"比)/% 105℃挥发物的质量分数/% 水溶物的质量分数/% 水萃取液电导率/(μS/cm) 水悬浮液pH值吸油量(与参比样"比)筛余物的质量分数/% 耐溶剂性/级耐热性/℃ 耐迁移性(与参比样"比)/级分散性(与参比样比)
目视法仪器法
商定 100±5 3. 5 3. 5 500 5~9
≤ ≤ ≤
相差不大于参比样的15%
≤
商定商定 150
≥
不差于参比样无显著差异
由供需双方商定。
5 取样
产品按GB/T3186的规定取样,也可按商定方法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6 试验方法
6. 1 外观
采取目测方法进行。 6.2 颜色 6.2.1 总则
提供了两种方法:“A法:目视法”和“B法:仪器法”。可商定选用其中任一方法,仲裁时选用 “B法:仪器法”。 6.2.2A法: 目视法
按GB/T1864一2012中的规定进行。颜料分散体及样板的制备和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16)
2
HG/T5372—2018
6.2.3B法:仪器法
按GB/T5211.20中的规定进行。额料分散体及样板的制备和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3 相对着色力
6.3.1总则
提供了两种方法:“A法:目视法”和“B法:仪器法”。可商定选用其中任一方法,仲裁时选用 “B法:仪器法”。 6.3.2A法:目视法
按GB/T5211.19中的规定进行。颜料分散体及样板的制备和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3.3B法:仪器法
按GB/T13451.2中的规定进行。颜料分散体及样板的制备和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4105℃挥发物
按GB/T5211.3中的规定进行。试样量取5g。 6.5水溶物
按GB/T5211.1一2003中的规定进行。试样量取2.5g。 6.6水萃取液电导率
按GB/T5211.12--2007中的规定进行。结果以水萃取液电导率表示,单位为微西门子每厘米 (μS/cm)。 6.7水悬浮液pH值
按GB/T1717中的规定进行。 6.8吸油量
按GB/T5211.15一2014中的规定进行。对试样和参比样分别进行检验,将测得的试样吸油量与参比样吸油量比较,计算相对百分数偏差值进行评定。 6.9筛余物
按GB/T5211.18一2015中的规定进行。筛网孔径和试样量由供需双方商定。特定试验条件及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6.10 耐溶剂性
按GB/T5211.5一2008中的规定进行。耐溶剂性试验所用溶剂由供需双方商定,结果以滤液的沾色级别表示。 6.11耐热性
按HG/T3853一2006中的规定进行。特定试验条件及评定方法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17)
3
HG/T5372-2018
注:通常产品在涂料、油墨和塑料等领域里的实际可使用温度可能会不同于本方法所确定的温度,不同应用领域
可使用温度由对应的试验结果确定。如应用于涂料领域的产品可参考采用GB/T17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用于塑料领域的产品可参考采用HG/T4767.1一20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12 耐迁移性
不同型号产品的耐迁移性评估试验条件及评定方法由供需双方商定。结果以试样和参比样耐迁移性(沾色等级)的差异程度表示。
注:应用于涂料领域的产品耐迁移性可参考采用HG/T3834一200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用于塑料领域的产
品耐迁移性可参考采用HG/T4769.4一20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13分散性
不同型号产品的分散性评估试验条件及评定方法由供需双方商定。结果以试样和参比样分散性的差异程度表示。
注:应用于涂料及油墨领域的产品可参考采用GB/T21867.1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定,适用的分散方法可由
双方根据GB/T21868.1--2008进行协商;应用于塑料领域的产品可参考采用HG/T4768.1—20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定。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7.1.1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额色、相对着色力、105℃挥发物、水萃取液电导率、水悬浮液pH 值共6个项目。 7.1.3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表1规定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7.2检验结果的判定 7.2.1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2008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7.2.2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要求时,该试验样品为符合本标准要求。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印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注册商标、标准编号、生产批号、净含量、生产日期。 8.2包装
产品采用内衬塑膜袋的铁桶或内衬塑膜袋的复合袋包装。也可用双方商定的其他适宜的包装材料包装。 8.3运输
运输、装卸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污染和破损。产品在运输中应防止雨淋和日光曦晒,远离
(18)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