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3.020.40 J88 备案号:64024—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6260—2018 代替JB/T 6260—1992
容积式油耗测量装置 技术条件 Positive displacement fuel consumption measurement device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8-12-01实施
2018-04-30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6260—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外观.. 4.2工作条件 4.3性能特性 4.4 密封性. 4.5 耐压强度 4.6 安全性能 4.7 环境适应性, 4.8 电磁兼容性, 4.9 电源适应性试验方法.
III
1
5
5.1 外观检查 5.2 性能特性试验. 5.3 密封性试验. 5.4 耐压强度试验... 5.5 安全性能试验. 5.6 环境适应性试验 5.7 电磁兼容性试验 5.8 电源适应性试验. 6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6.2 出厂检验 6.3 型式检验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 7.4 贮存,
表 1 装置准确度等级及允许误差表 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参数表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参数,表 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参数表 5 极差系数
.3
I
JB/T 6260—2018
表 6 介电强度试验参数. 表7 检验项目及顺序.
..
......
.7
II
JB/T 6260—2018
前 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6260一1992《容积法油耗量测量装置》,与JB/T6260一199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容积法油耗量测量装置、燃油消耗量的术语和定义(见3.1,1992年版的3.1、3.2);增加了性能特性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见3.2); -增加了标称压力的术语和定义(见3.3);在“性能特性”中,将“油量测量精确度”“油耗时间测量精确度”“油耗量测量精确度”“转速测量精确度”修改为“示值误差”“示值极差”“连续工作时间”“显示时间的允许误差”(见 4.3,1992年版的5.2~5.5); -将“绝缘电阻”“耐电压强度”修改为“接触电流”“介电强度”、(见4.6.1、4.6.2,1992年版的5.6、5.7); 将“温度试验”“湿度试验”修改为“贮存条件温度”“极限条件温度”“工作范围温度”“工作范围湿度”“贮存条件湿度(浸湿)”“振动”“冲击、倾斜跌落”(见4.7.1~4.7.4,1992年版的 6.10~6.13); 增加了密封性的要求(见4.4);增加了耐压强度的要求(见4.5);增加了电磁兼容性的要求(见4.8);增加了电源适应性(直流电源)的要求(见4.9);增加了与要求相对应的“试验方法”(见5.6~5.8);修改了与要求相对应的“试验方法”(见5.2、5.5);修改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见6.2、6.3,1992年版的7.2、7.3);将“包装和储存”修改为“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7章,1992年版的8.2、8.3)。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
研究所、中国计量协会机动车计量检测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汽车运输科学研究所、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奇石乐仪器仪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苍学俊、张桂玲、胡剑、冯晓枫、李思远、沈自伟、陈建萍、鲍国华、许基、 马明、李晓英、潘云飞、黄亮。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6260—1992。
II
JB/T 6260—2018
容积式油耗测量装置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容积式油耗测量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容积法进行油耗测量的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587一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1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容积式油耗测量装置 positive displacement fuel consumption measurement device 用容积法测量燃油消耗量的装置,由燃油流量显示仪、燃油流量传感器和热交换器组成。
3.2
性能特性试验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test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对装置的性能特性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值所进行的试验。
3.3
标称压力 nominal pressure 装置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4技术要求
4.1外观
装置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金属镀层化学处理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露底、起层、起皱、斑痕等缺陷;油漆层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不应有起泡、起皱、脱皮等缺陷;数字显示部分不应有明显的闪烁现象及其他影响准确读数的缺陷。
1
JB/T 6260—2018
4.2 工作条件
装置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温度:(0~40)℃;相对湿度:20%~90%:电源:交流电压为(220土22)V,频率为(50土2)Hz,直流应参照制造厂相关技术要求。
4.3性能特性 4.3.1示值误差
在规定流量范围内,具有一定准确度等级的装置,其示值误差不应超过表1中相应准确度等级的允许误差。
表1 装置准确度等级及允许误差 0.1
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
0.2 ±0.2
0.5 ±0.5
1.0 ±1.0
1.5 ±1.5
2.0 ±2.0
±0.1
4.3.2 示值极差
装置的示值极差不得超过相应准确度等级规定的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3。
4.3.3 连续工作时间、显示时间的允许误差
装置连续工作时间不应少于100h;装置显示时间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土0.1%。 4.4密封性
装置应能承受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历时5min的静压力试验,表体及连接部分应无泄漏。 4.5耐压强度
装置应能承受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历时5min的耐压强度试验,而不损坏、无渗漏。 4.6安全性能 4.6.1接触电流
可接触零部件与地之间的接触电流正常为0.5mA、异常为3.5mA(有效值,正弦波)。 注:采用直流供电的装置不必进行该项试验。
4.6.2 介电强度
试验中装置不应出现闪络、电流突然增加或重复飞弧现象。
4.7环境适应性 4.7.1温度
贮存条件温度为(-40~60)℃;极限条件温度为(-10~50)℃;工作范围温度为(0~40)℃。
4.7.2湿度
工作范围湿度:40℃时相对湿度为20%~90%。贮存条件湿度(浸湿):50℃时相对湿度为90%/24h。
2
JB/T 6260—2018
4.7.3 振动
装置应经受三个轴向上的振动试验(若装置在具有保温的室内环境、使用中允许受到轻微的振动工况下,振动试验要求选择GB/T6587一2012表1环境要求分组中第II组)。 4.7.4 冲击、倾斜跌落
装置应经受相应冲击、倾斜跌落参数的试验(若装置在具有保温的室内环境、使用中允许受到轻微
的振动工况下,冲击、倾斜跌落试验要求选择GB/T6587一2012表1环境要求分组中第IⅡI组)。 4.8 电磁兼容性 4.8.1 静电放电抗扰度
按表2中的试验参数进行试验,试验后装置应能继续正常工作。
表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参数
放电方式接触放电空气放电
试验电压 4 kv 8 kv
试验次数 10 次 10 次
4.8.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按表3中的试验参数进行试验,试验后装置应能继续正常工作。
表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参数
频率范围试验电磁场强度
80 MHz~1 000 MHz
10 V/m 3 m 垂直/水平
测试距离天线极化方向
4.8.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按表4中的试验参数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装置的功能允许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试验结束后应能自动恢复。
表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参数
试验方式峰值电压试验时间重复频率极性脉冲上升时间脉冲持续时间
供电电源与保护接地之间
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
2 kv 60 s 5 kHz 正极,负极 5 ns 50 ns
1 kv 60 s 5 kHz 正极,负极 5 ns 50 ns
4.9 电源适应性
4.9.1 对于直流供电的装置,将电压分别调至额定值的90%、100%、110%进行试验,装置的示值误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