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1.100.20 J11 备案号:28416—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874---2010 代营JB/T8874-2000
滚动轴承 部分立式轴承座 技术条件 Ralling bearings -- Split type pluminer black hotsings - Speeifieations
2010-02-11 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8874-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图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符号技术要求
3 4 5
5.1材料 5.2 公差 5.3 表面粗龍度 5.4外观质量 6 测量方法 6.1 公差的测量 6.2表面粗度的测量
检验规则,标志、防锈包装及贮存表1 轴承座的主、次要检查项目
T
S
-
J8T8874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普JB/T88742000《渡动承座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FT74一2000相比:主要交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2000年版和本版的封面及首页)修改了部分符号(2000年版和本版的集4章):修改了结构示意图(2000年版预本题的图1)别除了轴承座内孔轴心绒对康面的平行度g的要求及算测量方法(2000年版的5.2.3和 6.1.2.2): 增加情钢材料(见5.1); -增加了轴承座内孔单一宽魔体差品的要求及其测量方法(见5.2.1和6.1.2)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演动输承标准化技术乘员会(SAC/TC驾)妇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落阳轴承研究所、落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翘草人:宋玉聪,本标准所代普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 J11 003—1987: .-HB/T$874—1999、JB/T88742000
JB/T8874--2010
滚动轴承剖分立式轴承座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形尺寸符合GB/T7813一2008的二螺柱和四螺柱剖分立式轴承座(以下简称轴承座)的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轴承座的生产制造、检验和用户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75-19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 GB/T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
轴极限偏差表·(ISO286-2:1988,MOD)
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199—2003 滚动轴承 公差 定义(ISO1132-1:2000,Rollingbearings-Tolerances—Part 1: Terms and definitions, MOD)
GB/T6930—2002 滚动轴承 词汇.(ISO5593:1997,IDT) GB/T7811--2007 滚动轴承 参数符号(ISO15241:2001,IDT) GB/T7813-—2008 滚动轴承 分立式轴承座外形尺寸(ISO113:1999,NEQ) GB/T 8597—2003 滚动轴承 包装 GB/T9439—1988 灰铸铁件 GB/T11352—200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ISO3755:1991,ISO4990:2003,MOD)
3术语和定义
GB/T4199和GB/T6930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符号(见图1)
GB/T7811--2007中所确立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除另有说明外,图1中所示符号(公差除外)均表示公称尺寸。 Das:轴承座内孔单一直径; g:轴承座内孔单一宽度: Hs:安装面到轴承座内孔直径中心线的实际距离; Hss:轴承座内孔底部轮廓线到安装底面的实际距离: t:轴承座内孔圆柱度: ti:轴承座内孔孔肩端面圆跳动: ADas:轴承座内孔单--直径偏差(△pas=Das-D.): 4Hs:安装面到轴承座内孔直径中心线的实际距离偏差(4m=H-H); 4:轴承座内孔单一宽度偏差(4g=gsg)。
1
JB/T8874-2010
K
5技术要求 5.1材料
轴承座采用HT200或ZG200~ZG400制造。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9439或GB/T11352的规定。轴承座亦可采用与其性能相同或优越的其他材料制造。
轴承座毛坏在机加工前应进行时效处理。 5.2公盖 5.2.1轴承座内孔直径的极限偏差4应特合GB/T275—1993中表A2、表A4中H8的规定:内孔宽魔的极限偏差4应符合GB/T1800.2—2009表6中H13的规定。
轴承座内孔圆柱度及内孔端面圆跳动应符合GB/T275-1993中表6的规定。 5.2.2安装面到轴承座内孔直径中心线的极限偏差4%应符合GB/T1800.2—2009表22中h13的规定。 5.2.3其他尺寸
孔按H14;轴按h14:其他按JS14执行。 5.3表面粗糖度 5.3.1轴承座内孔和孔肩端面的衰面粗髓度应符合GB/T275—1993中表7的规定。 5.3.2轴承座上盖底面与底座的配合面以及底座底面的表面粗糖度Ra为6.3μm。 5.4外现质量 5.4.1轴承座上的型砂,浇、宵口、结疤和夹砂等均应去除,清理后的毛坏表面应平整、光洁。 5.4.2轴承座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缩孔、管眼、夹砂滤铸不足以及其他能降低轴承座强度和明显损害外观的铸造缺陷存在。无损于轴承座强度和外观的微小等造缺陷可以不加修整,但缺陷的数量和大小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轴承座加工后的表面不应有砂眼、毛刺和锐边。 5.4.3轴承座外爽面应涂油漆或喷漆,内部非加工表面涂防锈漆:油漆额色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 5.4.4输承座上铸出的字体(如轴承座型号、制造厂商标等)应完整、晰。 5.4.5轴承座上盖与底座相配后。其件外形不应有明显错位:轴承座内孔与其铸件外缘不应有明显偏心;轴向不应有明显偏够。 5.4.6轴承座检验合格后,应在加工面上作防锈处理,并应在毡槽内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灰尘杂物侵入。
2
JB/T8874-2010
测量方法 8.1公差的测量 8.1.1熟承座内孔单一直径D
检查时,特上益和底座用螺检固定。然后在内孔中部按两点测量法测量。 8.1.2纳承座内孔单一宽度素
用游标卡尺在内孔中测量。 6.1.3轴承座内孔压柱度
按两点测量法在内孔全宽度上的不同微面和角位罩上测量。=D-D。 8.1.4内孔孔肩端面圆跳动
将标准件装入轴承座内。再将上益和魔应用爆栓定位(不疗燃),用塞尺分别测量标准件端面与轴承座内孔两端纳肩间惊,最大间康值与最小间障似之差即为到 8.1.5变装面到轴承度内孔直经中心绒的实际更离。(见图2)
测量时,将轴承座的底度置于平台上,用高度到量仪测量轴承座内孔底部轮廉载与平台面间的实际商,并按式(1)计算
(1)
H-H+D2
T77TT7TTA7777
图2
8.2表面相度的剂量
轴承座的表面粗度在散光灯下用表面粗糖魔比较块目测检查。 检验规则轴承座的成品检验拍样方法应GIB/T2828.1的规定:检查水单为~一般检查水平【额,其主要项日的接受质量限AQL值为2.5, 次要项目为4.0。主、次要检查项目核表1的规定。
7
裹1 纳承座的主、次要检查项目
办号 - 其他加工表面的表面粗流度
次要检查项目
序号
主要检查项目
输承度内孔单一直径做整4m 内孔匿性度:
外靓预量
2 3 内孔孔肩端面圆睡动 4 安驰丽测辅承感内孔宣径中心能的实际距离偏整A品
2
内孔配合表面粗镜度标末、防领包装及必存
5
8
8.1 轴承座上应标记型号和离标(或其制造厂代号),其位置和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爆定。 8.2 成品轴承座应按GIB/T需597进行防锈和包装。防锈期自出厂之日起计算,应保证在一年内不生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