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纺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
JJF(纺织)041-2020
生丝抱合测试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aw Silk Cohesion Testers
2020-12-09发布
2020-12-3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JF(纺织)041—2020
生丝抱合测试仪校准规范
JJF(纺织)041--2020 代替JJF(纺织)041—2006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aw Silk Cohesion Testers
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纺织产品质量检验站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合肥鹏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安徽省纺织计量站常州华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33041020
本爆苑愿章人
郭泽泉(广西社族自治区纺织产品质量检验站)轻训健(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稳群海(合肥膳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盘佳劳(广西社族自治区纺织产品质量检验站)邓新案(产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王平(安微翁飘计量站)孙伟平(常州华纺纺织仪馨有限公司)
JJF(纺织)041—2020
目 录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 4 概述· 5
(I) (1) (1) (1) (1) (1) (2) (2) (4) (4) (5) (6) (7)
.
计量特性.…· 6 校准条件.. 1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
校准结果复校时间间隔
8 9 附录A生丝抱合测试仪校准原始记录表参考格式
.
附录B生丝抱合测试仪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附录C生丝抱合测试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
I
JJF(药织)041---2020
引言
本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性系列规范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规范的术语和技术指标参数参考了GB/T1797-2008《生丝》和GB/T1798- - 2008《生丝试验方法》的相关内容。
本规范是对JJF(纺织)041一2006《生丝抱合力机校准规范》的修订,与JJF(纺织)041-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校准规范名称,将原校准规范名称《生丝抱合力机校准规范》改为《生丝抱合测试仪校准规范》。
增加了引言、引用文件、校准前准备。校准原始记录表参考格式、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等内容。
一增加了障擦刀片厚度、上下摩擦刀中心总间距、摩擦刀口高度差校准项目,
除了刀口磨损缺口深度、二排丝钩间距校准项目。
一增加了生丝抱合测试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本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JG(纺织)052--1993 —JJF(纺织)0412006。
Ⅱ
JF(纺织)0412020
生丝抱合测试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校准规范适用于生丝抱合测试仪(以下简称抱合仪)的校准,其他类似仪器的校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剩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断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 3.1抱合cohesion
构成生丝的茧丝间互相胶誉的牢固程度。 [GB/T32014—2015,定义2.28]
4概述
生丝推合仪是生丝技术指标测试的常规仪器,主要用来测试生丝抱合,检测生丝的
黄丝之间互相胶馨的抱合程度。其检测原理为:将根丝条连续往复置于抱合仪框架两边的丝钩之间,在恒定和均匀的张力下,使丝条的不同部位同时受到率擦,通过一定速度往复运动的刀片与丝条的不断摩擦,使生丝中的蚕丝发生分裂。根据生丝分裂程度,当半数以上丝条中出现6mm及以上的丝条开裂时。记录摩擦的次数。以20只丝链(简)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该批次生丝的拖合评定结果。 5计量特性 5.1摩擦刀片厚度:(0.5士0.1)mm。 5.2上摩擦刀中心总间距:(35士0.2)mm。 5.3下摩擦刀中心总间距:(28士0.2)mm。 5.4 摩擦刀口高度差:≤0.2mm。 5.5上摩擦刀架质盘:(300士3)名。 5.6 张力重锤质量(托盘十磁码):(200士2)g。 5.7 摩擦刀架往复行程:(90士2)mm。 5.8 摩擦刀架往复速度:(士5)次/min(v在60~150次/min内)。
1
JJF(防织)041--2020
6校准条件 6.1工作电压:AC220V±20V。 6.2仪器安放在工作台上应稳固、水平。仪器周边应清洁、无震源,无腐蚀性物质和其他热源直接辐射,无强电磁场干扰。 6.3主要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详见表1)。
表1生要标准器及配设备
最大允许误蒸或准确度或不确定度
序号 标准及设备名称
数量
测盘范国、分度值或分辨力
兆欧表万用表
(0~500)Mn,500V 电阻(0.1~10)0挡
±10% 1.0级 ±0.03mm ±0.10 s ①级
1 1 1 1 1
1 2 3 b 5
数显游标卡尺电子秒表 测量范显:0.1s~1h,分辨力:0.018 电子天平
量程200mm,分度值0.01mm
量程500g,d=0.01g:e=0.1g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校准前准备 7.1.1电气安全性检查
在不连接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打开抱合仪电源开关,用兆欧表测量电源插头相线与机壳金属部分之间绝缘电阻,应≥5M,用数字万用表电阻挡测量电源线接地线与机亮金属部分之间的电阻,应≤0.50。 7.1.2外观检查
a)仪器应在适当部位装有铭牌,铭牌上须标明型号、规格、制造厂、产品编号和出厂日期。
b)仪器外观完好,开关按钮及其他器件齐全。 c)用于挂置丝条的框架左右各有排丝钩,每排分别有9个和10个。各丝钩应材
质相同,大小、外形一致,表面光滑无毛刺,等间距、同一水平面排列,且两排丝钩排列的位置相互错位二分之一间距,同一排的丝钩与固定基座距离应相等。 7.1.3摩擦刀架、刀片检查
a)上下摩擦刀架检查:上摩擦刀架饺链转动灵活、上下移动无阻滞和卡顿,左右能轻微移动,且上、下魔擦力口应相互错开二分之一摩擦刀距。
b)摩擦刀片检查:上、下摩擦刀片数量分别为6片和5片,各摩擦刀片分布均匀,间距相等,安装紧固,无晃动和松动,刀片两侧面光滑、无弯曲变形、无缺裂、无刮丝。
c)每片刀口检查:每片刀口顶部为平面,应平整光滑无毛刺,刀口顶部平面与刀口两侧面的横截面交角处为圆弧形;刀口两侧刀锋应光滑无毛刺、不割手、不挂丝、无 2
JJF(纺织)041—2020
缺裂。
d)定位手柄转动灵活,放下时能有效止住丝钩基座移动。用手推动挂有张力码的丝钩基座,手感轻便灵活,无卡滞。
e)功能性检查:打开电源开关,计数器应正常显示,按启动按钮,摩擦刀架做往复运动,计数器计数准确无误。 7.2校准项目(见表2)
表2抱合仪校准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校准项目摩擦刀片厚度
计量特性条款
校准方法条款
5. 1 5. 2 5. 3 5. 4 5.5 5. 6 5.7 5. 8
7. 3. 1 7.3. 2 7.3. 3 7. 3. 4 7.3. 5 7. 3. 6 7. 3. 7 7. 3. 8
上摩擦刀中心总间距下摩擦刀中心总间距摩擦刀口高度差上摩擦刀架质量
张力重锤质量(托盘十码)
摩擦刀架往复行程摩擦刀架往复速度
注:根据被校准生丝抱合测试仪的功能和客户要求选择校准项目。 7.3校准方法 7.3.1摩擦刀片厚度校准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把摩擦刀片前、中、后三个部位的厚度,偏离标称值最大的测量厚度作为该把摩擦刀厚度。可在上、下摩擦刀中各选一把,用上述测量方法分别测量上下摩擦刀片厚度。 7.3.2上摩擦刀中心总间距校准
用游标卡尺外测量爪和内测量爪分别测量上摩擦刀中心总间距各一次,以两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上摩擦刀中心总间距。 7.3.3下摩擦刀中心总间距校准
用游标卡尺外测量爪和内测量爪分别测量下摩擦刀中心总间距各一次,以两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下摩擦刀中心总间距。 7.3.4摩擦刀口高度差校准
抬起上摩擦刀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上(下)摩擦刀架每把摩擦刀两端刀口与基座的高度,记录测量高度,找出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上(下)摩擦刀口高度差。重复测量两次,以两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上(下)摩擦刀口高度差。 7.3.5上摩擦刀架质量校准
将上摩擦刀架整体卸下,用电子天平直接称重,记下读数,重复测量两次,以两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上摩擦刀架质量。 7.3.6张力重锤(托盘十码)质量校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