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53.060 J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6952019
工业车辆 制动器 Industrialtrucks---Brake
2020-10-01实施
2019-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695-2019
目 次
前言,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工作及环境条件. 4.2基本要求. 4.3 性能要求.. 4.4 重要零部件 4.5 表面涂装及防腐要求, 4.6 可靠性 5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2 目测检查 5.3 功能性试验 5.4 制动性能试验 5.5 磨损试验 5.6 噪声试验, 5.7 密封性试验 5.8 重要零部件试验 5.9 表面涂装及防腐试验 5.10可靠性试验,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型式检验..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标志.. 7.2包装、运输和贮存
-
6
8
8
9 .9
10 10 10
表1检验项目
JB/T1369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富宏叉车制动器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明辉、盛炳坤、徐欣、赵小莉、赵春晖、路建湖、倪景忠、倪栋、冯振礼、 廖燕丽。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3695—2019
工业车辆制动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装在下述工业车辆上的制动器(以下简称制动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一额定起重量为10000kg及其以下的叉车;额定牵引力不大于80000N的牵引车;
载运车。 本标准适用于液压驱动、气压驱动或气液综合驱动的制动系统的鼓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9.2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第2部分:压缩弹簧 GB/T1972 碟形弹簧 GB/T5620 道路车辆 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 GB5763汽车用制动器衬片 GB/T6461—2002 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3934热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 GB/T23935-2009圆柱螺旋弹簧设计计算 GB/T26665制动器术语 JB/T3300一2010平衡重式叉车整机试验方法 QC/T77一2015汽车液压制动轮缸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QC/T239一2015商用车辆行车制动器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QC/T556汽车制动器温度测量和热电偶安装 QC/T29101汽车用拉索总成
3术语和定义
GB/T5620、GB/T26665和QC/T239一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制动衬垫brakelining;brakepad 用摩擦材料制成的零件,其表面作为摩擦工作面。
1
JB/T13695—2019
3.2
蹄铁shoe 背板backplate 用于安装制动衬垫的零件。
3.3
制动蹄brakeshoe 由蹄铁(背板)和制动衬垫组成的部件。
3.4
制动钳brakepincers;brakecaliper 钳形体两内侧面装有制动衬垫,并与制动盘端面组成摩擦副的部件。
3.5
制动鼓brakedrum 以圆柱面为摩擦工作面,并与制动蹄组成摩擦副的零件。
3.6
制动盘brakedisk;brakedisc 以端面平面为摩擦工作面,并与制动钳组成摩擦副的零件。
3.7
制动轮缸brakewheelcylinder 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液压元件。
4技术要求
4.1工作及环境条件 4.1.1工作条件 4.1.1.1气压式制动器工作气压不大于0.8MPa。 4.1.1.2液压式制动器工作油压不大于16MPa。 4.1.2环境条件 4.1.2.1使用地点海拨不超过2000m。 4.1.2.2环境空气温度为-20℃~40℃。 4.1.2.3大气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普通型产品使用时环境空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75%,最湿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不超过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超出此条件时应采用防腐型产品;
一环境中不应有易燃、易爆性气体和介质。 注:环境条件超出上述范围时由用户和制造厂协商确定。
4.2基本要求
4.2.1制动器表面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涂覆层不应有剥落,操纵拉索总成应完整无损,颜色和标志应正确,制动衬垫表面不应有油脂或污物。 4.2.2制动器各零件连接安装正确,动作灵活,无卡滞现象。 4.2.31 制动器应具有制动蹄(钳)退距调整功能。 4.2.4 制动器在额定制动蹄(钳)退距下工作时,驱动装置的工作行程应符合以下规定:
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制动器,驱动装置的工作行程不应大于驱动装置全行程的80%;
2
JB/T13695---2019
一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制动器,驱动装置的工作行程不应大于驱动装置全行程的75%。 4.2.5制动器设有制动衬垫磨损自动补偿装置时,应保证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当制动衬垫磨损导致制动蹄(钳)退距增大和制动弹簧工作力减小时,能够及时地、自动地进行补偿并保持制动弹簧工作力和制动蹄(钳)退距的基本恒定。 4.3性能要求 4.3.1制动性能 4.3.1.1制动器进行第一次效能试验,制动器输出的制动力矩不应低于额定制动力矩的80%,制动力矩稳定系数不应低于0.70。 4.3.1.2制动器进行第二、三次效能试验,制动器输出的制动力矩应在额定制动力矩的90%~120% 制动力矩稳定系数不应低于0.80。 4.3.1.3制动器进行第一次常温效能试验,制动器输出的制动力矩不应低于第二次效能试验中对应制动初速度下制动力矩的75%。 4.3.1.4制动器进行第一次衰退恢复试验,衰退率应在-20%40%,恢复差率的绝对值不应大于20%。 试验后制动器应工作正常,不应产生明显的拖滞现象。 4.3.1.5制动器进行第二次衰退恢复试验,衰退率应在-20%~60%,恢复差率的绝对值不应大于20%。 试验后制动器应工作正常,不应产生明显的拖滞现象。制动鼓或制动盘摩擦表面应无明显的刮伤裂纹。 4.3.1.6制动器在完成制动性能试验后,应工作正常,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a)制动鼓或制动盘工作表面应无明显的刮痕; b)制动蹄或制动钳应无影响制动性能的变形; c)制动垫表面应完整,不应出现明显的缺边、凸泡、凹坑、剥落、龟裂、刮痕、烧焦等缺陷
允许有轻微裂纹; d)制动衬垫与蹄铁(背板)应无分离现象; e)制动轮缸或制动活塞应无渗漏现象。
4.3.2磨损性能 4.3.2.1制动衬垫和制动鼓(盘)磨损量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3.2.2 2全部磨损试验结策后,制动衬垫和制动鼓(盘)应满足下列要求:
a)制动鼓或制动盘工作表面应无明显的刮痕; b)制动衬垫表面应完整,不应出现明显的缺边、凸泡、凹坑、剥落、龟裂等缺陷 c)制动衬垫与蹄铁(背板)应无分离现象; d)制动衬垫表面不应出现贯通整个摩擦表面的裂纹。
.
4.3.2.3磨损试验结束后,制动器的制动效能:与磨损试验前相比,其在规定制动管路压力下的平均制动力矩变化量不应超出土15%。 4.3.3制动噪声
.
制动器的制动噪声不应大于80dB(A)。 4.3.4密封性
鼓式制动器配备的制动轮缸、钳盘式制动器配备的制动活塞的密封性:以制动器总成在主机上的工作压力(制动器用于不同主机时,按最大使用压力)的1.5倍,进行静压试验3min,各部位不应有泄漏,压力降不超过0.3MPa。
3
JB/T13695---2019
4.4重要零部件 4.4.1制动弹簧 4.4.1.1采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时,其应设计为两端圈并紧磨平型式。设计的许用切应力不应大于 GB/T23935一2009规定的Ⅱ类负荷的许用切应力,弹簧的设计循环寿命不小于500万次。 4.4.1.2采用冷卷弹簧时,精度等级不低于2级,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239.2的规定。 4.4.1.3采用热卷弹簧时,技术条件应符合GB/T23934的规定。 4.4.1.4采用碟形弹赞时,碟媒形弹簧的设计循环寿命不应小于200方次。精度等级不低于2.级,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972的规定。 4.4.2制动轮缸
制动轮缸应符合QC/T77一2015的规定。 4.4.3制动衬垫
制动衬垫应符合GB5763的规定。
4.4.4操纵拉索总成
操纵拉索总成应符合QC/T29101的规定。 4.5表面涂装及防腐要求 4.5.1表面涂装 4.5.1.1采用涂漆时,漆膜附着力不应低于GB/T9286-~1998中的2级质量要求。 4.5.1.2涂装后的表面应均匀、细致、光亮和色泽一致,不应有漏涂、皱纹、针孔及流挂等缺陷现象。 4.5.2.表面防腐 4.5.2.1除制动衬垫的摩擦衣面外,所有不能涂装的零件加工表面的保护和耐蚀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普通型产品所有不能涂装的零件加工表面应有保护授益层; b)防腐型产品所有不能涂装的零件加工表面、驱动装置活塞杆表面应有合适的耐蚀性能,经72h
中性盐雾试验后的表面保护等级不应低于GB/T6461一2002规定的3级,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5.2.2防腐型产品的紧固件表面应有合适的耐蚀性能,经72h中性雾试验后的表面保护等级不应低于GB/T6461一2002规定的3级,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6可靠性
随主机装机强化试验1000h或台架试验20万次,制动器不应失效。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试验设备及仪器 5.1.1.1试验设备为惯性式制动器试验台(单、双轮均可),其性能指标应满足本标准各项试验要求。 5.1.1.2试验设备的制动管路压力供给系统应满足各种制动.工况对制动管路压力的要求,并保持稳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