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20.30 J61 备案号:50008—20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244—2015
冲天炉 性能检验方法 CupolaPerformancetestmethods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244—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检验项目... 4.1 结构检验. 4.2工艺检验... 4.3 材料检验... 4.4 性能检验, 5检验方法. 5.1 检验条件.. 5.2 结构检验.. 5.3 工艺参数的检验.. 5.4 熔化性能的检验 5.5 材料检验..
2 3 4
表1 前段直管长度与管径之比对照表
JB/T1224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智达环保熔炼设备有限公司、青岛金马利重
工机械有限公司、青岛炉力环保冲天炉设备厂、青岛汉唐机械有限公司、青岛聚盛源环保熔炼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仁先、段金挺、王强辉、秦玉岐、于国华、于吴辰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244—2015
冲天炉 性能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冲天炉性能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铸造厂使用的熔炼铸铁的冲天炉(以下简称冲天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2006焦炭机械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2624.2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2部分:孔板 GB/T3000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透气度试验方法 GB/T 3001 耐火材料常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GB/T 3002 耐火材料高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GB/T 3994 粘土质隔热耐火砖 GB/T 3995 高铝质隔热耐火砖 GB/T 4000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 GB/T 5072 耐火材料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 5989 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 示差升温法 GB/T 7723 固定式电子衡器 GB/T 18940 封闭管道中气体流量的测量 涡轮流量计 GB/T22341.2 冲天炉第2部分:技术要求 GB 21501 冲天炉与冲天炉加料机安全要求 GB/T 25370 铸造机械术语 GB/T 25845 工业用射线料位计 GB/T 25922 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 用安装在充满流体的圆形截面管道中的涡街流量计测
量流量的方法
GB/T 26810 可见分光光度计 GBZ132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JB/T5225 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 JJG(教委)014热分析仪检定规程 JJG640 差压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 69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JJG 700 气相色谱仪 YB/T386硅质隔热耐火砖
3 术语和定义
GB/T2537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JB/T12244—2015
3.1
铁液熔化率meltingcapacityofliquidiron 冲天炉每小时熔化铁液的质量,单位为吨每小时(t/h)。
3.2
炉料熔化率 meltingcapacityoffurnaceburden 冲天炉每小时熔化金属炉料的质量,单位为吨每小时(t/h)。
3.3
漏风量 量blastvolume 鼓风机输出风量与入炉风量之差,单位为立方米每分(m"/min)。
3.4
装炉底焦高度 coke bed height before melt 开炉上料前的底焦高度,单位为毫米(mm)。
4 检验项目
4.1结构检验 4.1.1炉径 4.1.1.1 炉径包括:熔化带炉径、风口区炉径、加料口炉径、炉缸直径、炉壳内径。 4.1.1.2常炉衬冲天炉的熔化带炉径、风口区炉径、炉缸直径随着熔炼的进行而改变,应检验开炉前和开炉后的各个炉径。 4.1.1.3无炉衬冲天炉应检验有衬部分开炉前和开炉后的炉径。 4.1.1.4各种冲天炉应检验炉壳内径。 4.1.2 炉体高度 4.1.2.1 侧面加料冲天炉应检验的炉体高度包括:炉身高度、炉缸高度、加料口高度、烟肉及火花熄灭器高度、炉底高度、炉底板高度。 4.1.2.2井式加料冲天炉应检验的炉体高度应包括:炉身高度、炉缸高度、炉气抽出口高度、导料段高度、炉底高度、炉底板高度, 4.1.3风口
检验的风口结构参数应包括:直径、倾角、排距、排数及每排风口个数、 4.2 工艺检验
检验的工艺参数应包括:底焦高度、料位高度、层焦量、批料量、送风量、送风压力、热风温度、 冷却水温度、富氧量、漏风量、前炉铁液量。 4.3材料检验 4.3.1焦炭 4.3.1.1固定碳、灰尘、水、挥发物的质量分数。 4.3.1.2 物理性能检验包括:块度、气孔率、强度。 4.3.1.3 化学性能检验包括:反应性。
2
JB/T12244—2015
4.3.2 2石灰石
CaO、MgO、Al2O3、SiO2的质量分数。 4.3.3 3金属炉料化学成分
C、Si、Mn、S、P、非金属杂质及其他重要元素的质量分数。重要元素是指对所生产铸件质量、性能有明显影响的元素。 4.3.4耐火材料的检验项目 4.3.4.1 耐火制品透气度应符合GB/T3000的规定。 4.3.4.2高温抗折强度应符合GB/T3002的规定。 4.3.4.3耐火材料常温耐压强度应符合GB/T5072的规定。 4.3.4.4耐火材料常温抗折强度应符合GB/T3001的规定。 4.3.4.5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应符合GB/T5989的规定。 4.3.5 隔热材料检验
按GB/T3994、GB/T3995、YB/T386的规定。 4.4性能检验
性能检验项目包括:
熔化率及熔化强度:碳耗量;一铁液出炉温度;铁液化学成分;铁液含气量;
—烟气成分; —炉渣化学成分;
烟气温度。
-
5检验方法
5.1检验条件 5.1.1 1冲天炉结构检验应在空炉条件下进行。空炉是指冲天炉结构完整、炉内无炉料的常温状态 5.1.2 冲天炉熔炼工艺检验应在装炉和开炉的条件下进行。检验条件应能满足真实反映工艺参数的要求。 5.1.3 3冲天炉开炉条件应符合GB/T22341.2的规定,熔炼期间检验的参数,应在正常炉况下进行:特殊生产条件下冲天炉的检验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5.1.4检验期间,冲天炉设备及操作应满足GB21501的要求,应能确保检验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5.2结构检验 5.2.1炉径检验 5.2.1.1 采用钢直尺或内径尺检验。允许配用方便操作的检验辅助工具 5.2.1.2检验不同炉高处炉径前,应经生产验证或可靠的计算确认该炉径在炉膛高度上的位置。
3
JB/T12244—2015
5.2.1.3 应保证检测的线段与炉膛轴线垂直相交 5.2.1.4检验常炉衬冲天炉熔炼后炉膛直径时,应符合GB21501的要求。同一位置炉径的检验应顾及炉圆周炉衬侵蚀的不均匀性,检验不应少于3次,取平均值。 5.2.2 炉内高度检验
5.2.2.1采用钢直尺检验。允许配用方便操作的检验辅助工具。 5.2.2.2 检验不同炉高前,应确认该炉高的位置。 5.2.2.3应保证检测的线段与炉膛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不应大于1/10,检验误差不应大于5/1000。 5.2.3 风口检验 5.2.3.1采用钢直尺检验风口直径。允许配用内径卡尺。 5.2.3.2 以水平面为基准,风口轴线与炉膛轴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采用角度尺检验风口倾角。 5.2.3.3 允许以炉壳素线作为风口倾角的检验基准线,基准线、风口轴线、炉膛轴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炉壳有锥度时,检验结果应去除炉壳素线倾角的影响。 5.2.3.4充许以风口导管素线作为风口倾角的检验基准线,基准线、风口轴线、炉膛轴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风口导管有锥度时,检验结果应去除风口导管素线倾角的影响。 5.3工艺参数的检验 5.3.1装炉底焦高度检验 5.3.1.1检验装炉底焦高度的基准应符合的要求:侧面加料的冲天炉,以加料口下沿所在炉膛横截面为基准面;并式加料的冲天炉,以加料口端面为基准面。 5.3.1.2采用钢直尺检验。允许配用方便探作的检验辅助工具。检验工具的下端应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应保证检验工具的下端不进入底焦的间隙。 5.3.1.3检验前应通过不少于两次、每次1min~2min满风量鼓风吹动底焦,使其落实。必要时,应插入长钎做辅助搅动。底焦顶面应平。 5.3.1.4允许采用透射法检验底焦高度的波动,宜采用线状源长棒形探测器射线法。采用射线法检验应符合GBZ132的要求。 5.3.2料位高度检验 5.3.2.1检验初始料位高度的基准应符合的要求:侧面加料的冲天炉,以加料口下沿所在炉膛横截面为基准面;加料口下排烟的冲天炉,以排烟口下沿所在炉膛横截面为基准面。 5.3.2.2采用钢直尺检验。允许配用方便操作的检验辅助工具。检验工具的下端应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应保证检验工具的下端不进入炉料的间隙, 5.3.2.3检验前应通过不少于两次、每次1min~2min满风量送风鼓动炉料,使炉料落实。必要时,应插入长针做辅助搅动。炉料顶面应靶平。 5.3.2.4检验工艺设定的料位,应在炉的相应高度设置料位计,料位计应能正确反映炉内料位高度。 采用射线料位计应符合GB/T25845的规定。 5.3.2.5采用透视法检验料位高度的波动,宜采用线状源长棒形探测器射线法。采用射线法检验应符合GBZ132的规定。 5.3.2.6金属料量、焦炭量、熔剂及其他炉料量的检验,应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衡器。检验结果的误差不应大于名义称重量的1%。
4
JB/T12244—2015
5.3.3 送风量的检验 5.3.3.1 采用标准孔板法检验,检验装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JJG640和GB/T2624.2的规定。 5.3.3.2孔板应满足如下使用条件:
a)空气流过孔板前、后,通过的直管段长度与管径之比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 b)孔板前后管道壁应圆整光洁: c)孔板平面与前后管道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1°; d)孔板孔与管道孔的同心度误差不应大于管道直径的4%。
表1前段直管长度与管径之比对照表
后端直管长度与
前段直管长度与管径之比
管径之比
d/D 一个直角弯头或只 同平面内多个 不同平面内多
管径有变化 全开闸阀 (局部阻力件
有一个支管的三通 直角弯头
个直角弯头 34 (17) 34 (17) 34 (17) 36 (18) 36 (18) 38 (19) 40 (20) 44 (22) 48 (24) 54 (27) 62 (31) 70 (35) 80 (40)
形式不限) 4 (2) 4 (2) 5 (2.5) 5 (2.5) 6 (3) 6 (3) 6 (3) 6 (3) 7 (3.5) 7 (3.5) 7 (3.5) 8 (4) 8 (4)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注1: d 孔板通径,D 管道通径。 注2:取括号外值时,附加极限相对误差为零;取括号内值时,附加极限相对误差为土0.5% 5.3.3.3 根据风量计检测的压差, 按公式(1)计算送风量:
10 (6) 10 (6) 10 (6) 12 (6) 14 (7) 14 (7) 14 (7) 16 (8) 18 (9) 22 (11) 28 (14) 36 (18) 46 (23)
14 (7) 14 (7) 16 (8) 16 (8) 18 (9) 18 (9) 20 (10) 22 (11) 26 (13) 32 (16) 36 (18) 42 (21) 50 (25)
16 (8) 16 (8) 16 (8) 16 (8) 12 (6) 16 (8)
12 (6) 12 (6) 12 (6)
12 (6) 12 (6) 12 (6) 14 (7) 14 (7)
18 (9) 20 (10) 20 (10) 22 (11) 24 (12) 16 (8) 26 (13) 20 (10) 28 (14) 24 (12) 30 (15) 30 (15)
Q=208.5αed2 h
(1)
.....
Y
式中: 0 -送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分(m/min); α 流量系数; 6- 流束膨胀修正系数; d 孔板开孔直径,单位为米(m); 4h - (20℃时)压差,单位为毫米水柱(1mmHz0=9.80665Pa);
工作状态下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y
5
ICS25.120.30 J61 备案号:50008—20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244—2015
冲天炉 性能检验方法 CupolaPerformancetestmethods
2015-04-30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244—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I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检验项目... 4.1 结构检验. 4.2工艺检验... 4.3 材料检验... 4.4 性能检验, 5检验方法. 5.1 检验条件.. 5.2 结构检验.. 5.3 工艺参数的检验.. 5.4 熔化性能的检验 5.5 材料检验..
2 3 4
表1 前段直管长度与管径之比对照表
JB/T1224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智达环保熔炼设备有限公司、青岛金马利重
工机械有限公司、青岛炉力环保冲天炉设备厂、青岛汉唐机械有限公司、青岛聚盛源环保熔炼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仁先、段金挺、王强辉、秦玉岐、于国华、于吴辰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244—2015
冲天炉 性能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冲天炉性能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铸造厂使用的熔炼铸铁的冲天炉(以下简称冲天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2006焦炭机械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2624.2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2部分:孔板 GB/T3000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透气度试验方法 GB/T 3001 耐火材料常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GB/T 3002 耐火材料高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GB/T 3994 粘土质隔热耐火砖 GB/T 3995 高铝质隔热耐火砖 GB/T 4000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 GB/T 5072 耐火材料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 5989 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 示差升温法 GB/T 7723 固定式电子衡器 GB/T 18940 封闭管道中气体流量的测量 涡轮流量计 GB/T22341.2 冲天炉第2部分:技术要求 GB 21501 冲天炉与冲天炉加料机安全要求 GB/T 25370 铸造机械术语 GB/T 25845 工业用射线料位计 GB/T 25922 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 用安装在充满流体的圆形截面管道中的涡街流量计测
量流量的方法
GB/T 26810 可见分光光度计 GBZ132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JB/T5225 气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 JJG(教委)014热分析仪检定规程 JJG640 差压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JJG 69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JJG 700 气相色谱仪 YB/T386硅质隔热耐火砖
3 术语和定义
GB/T2537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JB/T12244—2015
3.1
铁液熔化率meltingcapacityofliquidiron 冲天炉每小时熔化铁液的质量,单位为吨每小时(t/h)。
3.2
炉料熔化率 meltingcapacityoffurnaceburden 冲天炉每小时熔化金属炉料的质量,单位为吨每小时(t/h)。
3.3
漏风量 量blastvolume 鼓风机输出风量与入炉风量之差,单位为立方米每分(m"/min)。
3.4
装炉底焦高度 coke bed height before melt 开炉上料前的底焦高度,单位为毫米(mm)。
4 检验项目
4.1结构检验 4.1.1炉径 4.1.1.1 炉径包括:熔化带炉径、风口区炉径、加料口炉径、炉缸直径、炉壳内径。 4.1.1.2常炉衬冲天炉的熔化带炉径、风口区炉径、炉缸直径随着熔炼的进行而改变,应检验开炉前和开炉后的各个炉径。 4.1.1.3无炉衬冲天炉应检验有衬部分开炉前和开炉后的炉径。 4.1.1.4各种冲天炉应检验炉壳内径。 4.1.2 炉体高度 4.1.2.1 侧面加料冲天炉应检验的炉体高度包括:炉身高度、炉缸高度、加料口高度、烟肉及火花熄灭器高度、炉底高度、炉底板高度。 4.1.2.2井式加料冲天炉应检验的炉体高度应包括:炉身高度、炉缸高度、炉气抽出口高度、导料段高度、炉底高度、炉底板高度, 4.1.3风口
检验的风口结构参数应包括:直径、倾角、排距、排数及每排风口个数、 4.2 工艺检验
检验的工艺参数应包括:底焦高度、料位高度、层焦量、批料量、送风量、送风压力、热风温度、 冷却水温度、富氧量、漏风量、前炉铁液量。 4.3材料检验 4.3.1焦炭 4.3.1.1固定碳、灰尘、水、挥发物的质量分数。 4.3.1.2 物理性能检验包括:块度、气孔率、强度。 4.3.1.3 化学性能检验包括:反应性。
2
JB/T12244—2015
4.3.2 2石灰石
CaO、MgO、Al2O3、SiO2的质量分数。 4.3.3 3金属炉料化学成分
C、Si、Mn、S、P、非金属杂质及其他重要元素的质量分数。重要元素是指对所生产铸件质量、性能有明显影响的元素。 4.3.4耐火材料的检验项目 4.3.4.1 耐火制品透气度应符合GB/T3000的规定。 4.3.4.2高温抗折强度应符合GB/T3002的规定。 4.3.4.3耐火材料常温耐压强度应符合GB/T5072的规定。 4.3.4.4耐火材料常温抗折强度应符合GB/T3001的规定。 4.3.4.5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应符合GB/T5989的规定。 4.3.5 隔热材料检验
按GB/T3994、GB/T3995、YB/T386的规定。 4.4性能检验
性能检验项目包括:
熔化率及熔化强度:碳耗量;一铁液出炉温度;铁液化学成分;铁液含气量;
—烟气成分; —炉渣化学成分;
烟气温度。
-
5检验方法
5.1检验条件 5.1.1 1冲天炉结构检验应在空炉条件下进行。空炉是指冲天炉结构完整、炉内无炉料的常温状态 5.1.2 冲天炉熔炼工艺检验应在装炉和开炉的条件下进行。检验条件应能满足真实反映工艺参数的要求。 5.1.3 3冲天炉开炉条件应符合GB/T22341.2的规定,熔炼期间检验的参数,应在正常炉况下进行:特殊生产条件下冲天炉的检验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5.1.4检验期间,冲天炉设备及操作应满足GB21501的要求,应能确保检验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5.2结构检验 5.2.1炉径检验 5.2.1.1 采用钢直尺或内径尺检验。允许配用方便操作的检验辅助工具 5.2.1.2检验不同炉高处炉径前,应经生产验证或可靠的计算确认该炉径在炉膛高度上的位置。
3
JB/T12244—2015
5.2.1.3 应保证检测的线段与炉膛轴线垂直相交 5.2.1.4检验常炉衬冲天炉熔炼后炉膛直径时,应符合GB21501的要求。同一位置炉径的检验应顾及炉圆周炉衬侵蚀的不均匀性,检验不应少于3次,取平均值。 5.2.2 炉内高度检验
5.2.2.1采用钢直尺检验。允许配用方便操作的检验辅助工具。 5.2.2.2 检验不同炉高前,应确认该炉高的位置。 5.2.2.3应保证检测的线段与炉膛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不应大于1/10,检验误差不应大于5/1000。 5.2.3 风口检验 5.2.3.1采用钢直尺检验风口直径。允许配用内径卡尺。 5.2.3.2 以水平面为基准,风口轴线与炉膛轴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采用角度尺检验风口倾角。 5.2.3.3 允许以炉壳素线作为风口倾角的检验基准线,基准线、风口轴线、炉膛轴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炉壳有锥度时,检验结果应去除炉壳素线倾角的影响。 5.2.3.4充许以风口导管素线作为风口倾角的检验基准线,基准线、风口轴线、炉膛轴线应在同一垂直面内。风口导管有锥度时,检验结果应去除风口导管素线倾角的影响。 5.3工艺参数的检验 5.3.1装炉底焦高度检验 5.3.1.1检验装炉底焦高度的基准应符合的要求:侧面加料的冲天炉,以加料口下沿所在炉膛横截面为基准面;并式加料的冲天炉,以加料口端面为基准面。 5.3.1.2采用钢直尺检验。允许配用方便探作的检验辅助工具。检验工具的下端应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应保证检验工具的下端不进入底焦的间隙。 5.3.1.3检验前应通过不少于两次、每次1min~2min满风量鼓风吹动底焦,使其落实。必要时,应插入长钎做辅助搅动。底焦顶面应平。 5.3.1.4允许采用透射法检验底焦高度的波动,宜采用线状源长棒形探测器射线法。采用射线法检验应符合GBZ132的要求。 5.3.2料位高度检验 5.3.2.1检验初始料位高度的基准应符合的要求:侧面加料的冲天炉,以加料口下沿所在炉膛横截面为基准面;加料口下排烟的冲天炉,以排烟口下沿所在炉膛横截面为基准面。 5.3.2.2采用钢直尺检验。允许配用方便操作的检验辅助工具。检验工具的下端应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应保证检验工具的下端不进入炉料的间隙, 5.3.2.3检验前应通过不少于两次、每次1min~2min满风量送风鼓动炉料,使炉料落实。必要时,应插入长针做辅助搅动。炉料顶面应靶平。 5.3.2.4检验工艺设定的料位,应在炉的相应高度设置料位计,料位计应能正确反映炉内料位高度。 采用射线料位计应符合GB/T25845的规定。 5.3.2.5采用透视法检验料位高度的波动,宜采用线状源长棒形探测器射线法。采用射线法检验应符合GBZ132的规定。 5.3.2.6金属料量、焦炭量、熔剂及其他炉料量的检验,应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衡器。检验结果的误差不应大于名义称重量的1%。
4
JB/T12244—2015
5.3.3 送风量的检验 5.3.3.1 采用标准孔板法检验,检验装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JJG640和GB/T2624.2的规定。 5.3.3.2孔板应满足如下使用条件:
a)空气流过孔板前、后,通过的直管段长度与管径之比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 b)孔板前后管道壁应圆整光洁: c)孔板平面与前后管道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1°; d)孔板孔与管道孔的同心度误差不应大于管道直径的4%。
表1前段直管长度与管径之比对照表
后端直管长度与
前段直管长度与管径之比
管径之比
d/D 一个直角弯头或只 同平面内多个 不同平面内多
管径有变化 全开闸阀 (局部阻力件
有一个支管的三通 直角弯头
个直角弯头 34 (17) 34 (17) 34 (17) 36 (18) 36 (18) 38 (19) 40 (20) 44 (22) 48 (24) 54 (27) 62 (31) 70 (35) 80 (40)
形式不限) 4 (2) 4 (2) 5 (2.5) 5 (2.5) 6 (3) 6 (3) 6 (3) 6 (3) 7 (3.5) 7 (3.5) 7 (3.5) 8 (4) 8 (4)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0.80 注1: d 孔板通径,D 管道通径。 注2:取括号外值时,附加极限相对误差为零;取括号内值时,附加极限相对误差为土0.5% 5.3.3.3 根据风量计检测的压差, 按公式(1)计算送风量:
10 (6) 10 (6) 10 (6) 12 (6) 14 (7) 14 (7) 14 (7) 16 (8) 18 (9) 22 (11) 28 (14) 36 (18) 46 (23)
14 (7) 14 (7) 16 (8) 16 (8) 18 (9) 18 (9) 20 (10) 22 (11) 26 (13) 32 (16) 36 (18) 42 (21) 50 (25)
16 (8) 16 (8) 16 (8) 16 (8) 12 (6) 16 (8)
12 (6) 12 (6) 12 (6)
12 (6) 12 (6) 12 (6) 14 (7) 14 (7)
18 (9) 20 (10) 20 (10) 22 (11) 24 (12) 16 (8) 26 (13) 20 (10) 28 (14) 24 (12) 30 (15) 30 (15)
Q=208.5αed2 h
(1)
.....
Y
式中: 0 -送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分(m/min); α 流量系数; 6- 流束膨胀修正系数; d 孔板开孔直径,单位为米(m); 4h - (20℃时)压差,单位为毫米水柱(1mmHz0=9.80665Pa);
工作状态下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y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