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842-2011 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SY/T 6842-2011 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01.1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17:23:33



相关搜索: 能谱 油管 测井仪 6842

内容简介

SY/T 6842-2011 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ICS 75.180. 10 E.91 备案号:33558--20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842--2011
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Through-tube carbon/oxygen logging tool
2011-07--28发布
2011-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842—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原理与组成 3.1 原理 3.2组成 4 要求 4. 1 规格 4.2环境条件 4.3 技术性能 4.4 连续工作时间 4.5 可靠性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设备 5. 2 规格检验 5.3 环境条件试验 5.4技术性能试验 5.5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5.6可靠性试验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 2 包装 7.3 运输 7. 4 贮存
6
I SY/T684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仪器仪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一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大庆钻探工程公司
测井二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维龙、丁希金、王建民、陈龙、徐成、姜世莲、主宏强、王栋、严青伍。 SY/T 6842--2011
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以下简称仪器)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仪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Y/T5099一2007石油测井仪器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要求 SY/T5102石油勘探开发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K:高温高压试验 SY/T5134石油勘探开发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G:振动(正弦)试验 SY/T5221石油勘探开发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B:冲击试验
3原理与组成
3.1原理
仪器的中子发生器向地层发射快中子使地层中的元素发射伽马射线,这些伽马射线被称为次生伽马射线,仪器的探测器接收地层返回的次生伽马射线,形成相应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能谱分析后,可以得出地层中碳、氧元素的相对含量:碳元素相对含量与氧元素相对含量的比值即是碳氧比值。在子孔隙度不变的相同岩性地层,碳氧比值的大小由含油饱和度决定,所以碳氧比值高的地层具有较高的含油饱和度。 3.2组成
仪器由中子发生器、屏蔽体,近源距探测器、远源距探测器及相应的电路组成。
4要求
4.1规格
仪器规格要求如下:
仪器最大直径:45mm。 一仪器最大长度:7m。 SY/T6842—2011
4.4连续工作时间
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10h。 4.5可靠性要求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选择不小于60h或不小于150h。
5试验方法
5.1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包括: a) 游标卡尺。 b) 米尺。 c) 温度试验箱。 d) 振动试验台。 e) 冲击试验台。 f 高温高压试验装置。 g) 中子探测仪器。 h) 137Cs标准源。
碳氧比能谱测井地面设备。
D
5.2规格检验
用游标卡尺测量仪器的最大直径,其结果应满足4.1的要求;在仪器所有功能短节都连接完毕以后,用米尺测量仪器的总长度,其结果应满足4.1的要求。 5.3 环境条件试验 5.3.1 工作温度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将仪器各功能短节用快速连接线连接成整体放人温度试验箱。 b) 用电缆将仪器与碳氧比能谱测井地面设备连接,使仪器通电工作。 c) 调节温度试验箱的内部温度 d) 在4.2.1要求的最高温度条件下,令仪器工作,仪器应能正常工作6h以上。
5.3.2 贮存温度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 将仪器置于温度试验箱内。 b) 将试验箱内的温度调为4.2.2要求的下限,恒温5h。 c) 把试验箱内的温度调为25℃恒温1h。 d) 给仪器通电,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e) 仪器停止工作。 f) 逐渐将试验箱内的温度调为4.2.2要求的上限,恒温5h。 g) 把试验箱内的温度调为25℃。恒温1h。
3 SY/T 6842--2011
h)给仪器通电,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3.3最大承受压力试验
按SY/T510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 将仪器各功能短节用快速连接线连接成整体放人高压试验筒内。 b) 升压到4.2.3规定的值。
恒压30min。 d) 将试验简内的压力恢复到与外部压力相同 e): 将仪器与地面仪器连接起来,通电试验,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3.4振动试验
按SY/T513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试验前,检查仪器外观和性能。 b)将仪器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不通电 c)按4.2.4规定的参数进行试验。 d)试验结束后,检查仪器外观。应无变化,通电试验,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3.5冲击试验
按SY/T522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 试验前,检查仪器外观和性能。 b)将仪器固定在冲击试验台上,不通电。 c)按照4.2.5规定的参数进行试验。 d)试验结束后,检查仪器外观,应无变化,通电试验,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5.4技术性能试验 5.4.1中子产额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将仪器的中子管部分置于中子探测仪器的测量点上。 b)将仪器用软电缆与地面仪器连接。 c)令仪器工作。 d)每10min记录--次中子探测仪器所显示的中子产额,记录9次。
计算中子产额的平均值,平均值应满足4.3.1的相关要求。
e
f) 中子产额的每次记录值与平均值的相对差别都应小于10%。 5.4.2 探测器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将137Cs标准源置于仪器的近源距探测器位置。 b) 将仪器与地面仪器连接。 c)令仪器工作。 d)观察近源距探测器所测的137Cs标准源的能谱,通过调整增益,将全能峰位置调到18》道。 e) 计算全能峰半宽度的道数:将此道数除以180所得的百分数,即是近源距探测器对
0.662MeV射线的能量分辨率,其值应满足4.3.2的要求。 f)将137Cs标准源置于仪器的远源距探测器位置。
4 SY/T 6842-—2011
观察远源距探测器所测的t37Cs标准源的能谱,通过调整增益,将全能峰位置调到180道。 h) 计算全能峰半宽度的道数:将此道数除以180所得的百分数,即是远源距探测器对
g2
0.662MeV射线的能量分辨率,其值应满足4.3.2的要求。
5.4.3 灵敏度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 将仪器与地面仪器连接。 b) 将仪器测量点置于地层厚度不小于1.5m、孔隙度为35%、岩性为砂岩、井眼直径为
199.7mm水泥环厚度30mm~套管外径139.7mm、内径125.7mm、套管内为纯水、地层中饱和水或饱和油的地层的中间。 令仪器工作,每10s记录一次近源距探测器和远源距探测器的碳氧比值,记录50次,然后计算出近源距探测器和远源距探测器的碳氧比值的平均值,其结果应满足4.3.3的要求
5.5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选择要求仪器工作时间达到10h的现场条件。 b)仪器在测井过程中的连续工作时间应满足4.4的要求。
5.6 5可靠性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 可靠性试验应按SY/T5099一2007中5.12的规定进行。 b)试验结果应满足4.5的要求。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仪器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
表2检验项目
检验类型
检验项目规格检验工作温度试验贮存温度试验最大承受压力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中子产额试验探测器性能试验灵敏度试验连续工作时间试验可靠性试验
要求 4.1 4. 2. 1 4. 2. 2 4. 2. 3 4. 2. 4 4. 2. 5 4.3. 1 4.3.2 4.3. 3 4. 4 4.5
试验方法 5. 2 5. 3. 1 5. 3. 2 5.3.3 5. 3. 4 5. 3. 5 5. 4. 1 5. 4.2 5. 4. 3 5. 5 5. 6
出厂检验 .
型式检验 .
. . . O O . . . 0 0
. . . . . . . . . 0
注:“”表示应检项。“○”表示可不检项目。
5
上一章:SY/T 6843-2011 海上石油勘探充油电缆技术规范标准 下一章:SY/T 6841-2011 电法勘探瞬变电磁仪标准

相关文章

碳氧比能谱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 碳氧比测井仪器原理及应用 SY/T 6812-2010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校准方法标准 SY/T 6972-2013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 SY/T 6030-2012 钻杆及油管输送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 6030-2018 钻杆输送及油管输送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 6790-2010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作业规范标准 SY/T 6823-2011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