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65.060.40 B 91 备案号:47360—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802—2014 代替JB/T9802—1999
喷雾机、清洗机用三缸柱塞泵、活塞泵
Sprayer and washing machine-Plunger pump and piston pump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9802—-2014
目 次
前言 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M
产品型号及参数. 4 要求. 5 试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与处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泵系列代号编制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容积效率和总效率的测定与计算方法附录C(规范性附录)泵可靠性试验和评定方法
8 10
表1基本参数.. 表2泵容积效率利总效率规定值表A.1泵系列代号编制方法
JB/T980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802—1999《喷雾机、清洗机用三缸柱、活塞泵》,与JB/T9802—1999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系列代号及主参数的表示方法,并增加了示例(见3.1);扩大了额定压力及额定转速的范围(见3.2);增加了要求中的“总则”内容(见4.1):一将调压、卸荷装置、安全阀、压力表等相关要求集中在一个条款“安全配套件”中分列进行要求(见4.2):修改了机汕温度和温升的要求(见4.4.3):修改了耐久性试验时问(见4.7);删除了原标准中噪声的要求;修改了互换性要求(见4.9);增加了材料要求(见4.10);删除了外观质量中对JB/T5673的引用:增加了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内容(见4.12.1);增加了试验方法的内容(见5.1);删除了出厂检验“承压零部件”项目(见6.3): -增加了“警示标志或警示说明”内容(见7.1);一增加了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相关要求(见7.2.2);一增加了泵的系列代号(见附录A);修改了附录B的描述方法(见B.1)。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农业药械有限公司、浙江欧森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滢、汪建、刘仙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J116--1975: ZBB91024—1990; -JB/T9802-—1999。
II
JB/T9802—-2014
喷雾机、清洗机用三缸柱塞泵、活塞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喷雾机、清洗机配套用三缸柱塞泵、活塞泵的产品型号及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能平稳调节的喷雾机、清洗机配套用三缸柱塞泵、活塞泵(以下简称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948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型号及参数
3.1产品型号
泵产品型号由类别代号、特征代号、系列代号和主参数四部分组成系列代号按泵配套动力大小分档排列,系列代号编制可参照附录A的规定:类别代号、特征代号
与系列代号、主参数之间,以短横线隔开,标记如下:
00-
主参数:流量,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系列代号:数字特征代号:Z—一柱塞泵,H- 一活塞泵类别代号:B—泵
示例: BZ-18115 说明: B 类别代号,表示泵; Z 特征代号,表示柱塞泵; 18一系列代号,用数字表示: 115一主参数,用理论流量的整数值[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表示。
JB/T9802—2014
3.2基本参数
泵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基本参数
项 日额定压力MPa 额定流量L/min 额定转速/min
参数 ≤35 ≤200 500~3500
4要求
4.1总则
泵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与技术文件的要求制造。 4.2安全配套件 4.2.1泵应具有调压、卸荷装置。在额定压力或最高工作压力范围内应能平稳地调压。当关闭泵出口截止阀时,压力增值不应超过调定压力值的20%。装有卸荷阀的泵卸荷时,泵压应降到1MPa以下,再加荷时,泵压应能恢复到原调定压力值。 4.2.2应设置限定工作压力的安全装置。安全装置不允许旁通接,未经许可不应进行更改。其限定压力要求如下:
a)当泵最高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时,安全装置的限定压力应不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1.2倍。 b)当泵最高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安全装置的限定压力应不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1.1倍。
4.2.3泵工作时,泵上的压力表指针或压力指示器的标杆不应有明显的跳动,必要时应选用耐振压力表。 4.3承压零部件 4.3.1空气室应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在2倍的额定压力下保持1min,不应出现渗漏、变形、破裂等现象。 4.3.2其他承压零部件应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在1.5倍的额定压力下保持1min,不应出现渗漏、变形、破裂等现象。 4.4运转性能 4.4.1泵在额定工况下,运转试验30min,应无异常的振动、响声、紧固件松动等现象。 4.4.2运转中运动副不应向外滴油,漏水不应超过1mL/min(或10滴水/min)。在最高压力下,各静密封副及承压件应无渗漏。 4.4.3经30min运转后,应符合下述要求:
a)泵机油温度应呈稳定态,不再上升; b)机油温度不应大于80℃,温升不应大于40K。
4.5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泵在额定压力和额定转速下,其容积效率和总效率应符合表2中相应压力、转速区间所对应的规定
值。
2
JB/T9802—2014
4.6 可靠性 4.6.1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问MTTFF应不小于50h。 4.6.2有效度应不小于96%。 4.7耐久性
泵应在额定工况下进行300h耐久性试验。试验结束后,其容积效率和总效率的值允许下降到不低于表2规定值的95%。
表2泵容积效率和总效率规定值
容积效率 %
总效率 %
压力 MPa 0~5
转速 r/min
活塞泵 >95
柱塞泵 ≥92 ≥90 ≥85 ≥88 ≥82
柱塞泵 ≥70 ≥68 ≥65 ≥65 ≥60
活塞泵 >70
500~1500 500~1500 1500~3500 500~1500 1500~3500
5~15
15~35
4.8 清洁度
在额定工况下运转30min后,泵曲轴箱内杂物质量应不大于65mg。 4.9互换性
相同零部件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4.10材料
所用材料应具有合格证明,其性能应达到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必要时应提供理化试验报告。 4.11 外观质量 4.11.1外表应整洁,不应有锈渍、油污及其他脏物,不应有碰癌、划痕等损伤。 4.11.2涂层外观应平整光滑、均匀、无针孔、无麻点,不应有明显缺陷。 4.12说明书及备附件 4.12.1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应符合GB/T9480的规定,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操作者安全注意事项; b)主要技术参数(额定转速、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和配套功率等); c)正确的操作方法; d)清洗、保养和贮存要求; e)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f)制造厂名称、地址。
4.12.2泵出厂时应附说明书、备件(易损件)、附件。
JB/T98022014
5试验方法
5.1一般要求 5.1.1试验介质为常温下的清水。 5.1.2除另有说明外,试验应在额定工况下进行。 5.1.3耐压试验台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1.4试验用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合格的有效期内,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5.2安全配套件检测 5.2.1检查配套件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是否提供了产品检验合格证。 5.2.2必要时应复验配套件产品质量,抽样方法及接收质量限(AQL)值由供需双方按GB/T2828.1- 2012的规定协商确定,检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中4.2的要求。 5.3承压零部件检测
将空气室或承压零部件安装在耐压试验台上,先排尽其中的空气,再缓慢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持1min,观察有无渗漏、变形、破裂等现象。试验前允许对连接部位进行调整, 5.4运转性能试验 5.4.1严禁脱水运转,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将山轴箱内加入规定牌号的清洁润滑汕。30min的运转按以下顺序进行:在额定转速下、压力为0.5MPa时运转5min;提高到额定压力时运转20min;提高到最高工作压力时运转5min。 5.4.2在运转过程中,检查泵有无异常振动和声响、紧固件有无松动、各静密封副及承压零部件是否渗漏,检查有无滴油,测量漏水孔中每分钟漏水量或漏水滴数 5.4.3试验前先测量机油温度,30min运转试验结束后,立即测量泵机油温度并计算其温升。 5.5容积效率和总效率测定
容积效率和总效率的测定与计算方法见附录B。 5.6可靠性试验
泵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问和有效度的试验及评定方法见附录C。 5.7耐久性试验
泵耐久性试验可在可靠性试验后继续进行,试验过程中允许更换说明书中规定的易损件,但不能更换其他零部件。
计算耐久性试验前后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结果应符合4.7的要求。 5.8清洁度测定 5.8.1泵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运转30min后,将曲轴箱内机汕全部放出并收集。 5.8.2用煤油清洗曲轴箱内的各运动件及曲轴箱内表面后,将煤油全部放出并收集。 5.8.3收集的机油及煤油用200目/in的过滤网过滤,将过滤出的杂物烘干后称重。 5.95 外观质量检查 5.9.1目测检查泵表面是否有锈渍、汕污及其他脏物,是否有碰瘦、划痕等损伤。 4
JB/T9802--2014
5.9.2目测检查泵涂层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是否有明显缺陷。 5.10说明书及备附件检查 5.10.1按GB/T9480的要求检查说明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5.10.2按说明书要求检查泵出厂时所附备件、附件是否齐全。
6 检验规则
6.1泵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泵应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4.2、4.4、4.11和4.12。 6.3泵的型式检验按第4章中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数量应不少于2台。 6.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d)产品正常生产、上次型式检验已满三年。
6.5购货单位有权按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复验产品质量,抽样方法及接受质量限(AQL)值由供需双方按GB/T2828.1-—2012的规定协商确定。
7标志,包装、运输与赔存
7.1标志 7.1.1泵应在明显位置固定清晰、牢固的产品标牌,内容至少应包含:
a)商标、型号、名称; b)生产厂名称; c)生产日期或出厂编号: d)主要技术参数(额定转速、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和配套功率等) e)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7.1.2对操作者有危险的部位应设置防护装置:因结构原因无法设置防护装置的,应在危险部位附近设置符合GB10396要求的安全标志。 7.2包装 7.2.1总则
出厂时泵包装箱内应配带易损备件,包装牢固可靠,便于运输,并有防潮、防压措施。 7.2.2包装储运标志
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要求,包装箱外至少应有下列明显标志: a)产品型号、名称; b)产品执行标准编号和名称: c)数量,单位为(台): d)毛重,单位为千克(kg》; e)包装箱外形尺寸:长×宽×高,单位为厘米(cm); f)制造商名称及联系方式:
5